退出閱讀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作者:賀六渾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雲中蒼鵠 第四十四章 黃河清(上)

第四卷 雲中蒼鵠

第四十四章 黃河清(上)

歧豐在宇文護府上盤桓多日,又去登華山探幽訪奇。等到臨別前一天,薩保在園中水榭設宴和他痛飲。
不久,李岐豐回長安給宇文護賀壽。薩保非常高興,特邀歧豐到同州府第遊玩宴飲。同州在長安東兩百里,東臨黃河,兼顧河東和崤坂兩個戰略方向。作為抵禦北齊入侵的機動樞紐,也是東出爭衡天下的基地。自從宇文泰建立幕府,一直以同州為大本營。宇文護獨攬大權,冢宰府形同幕府,也在同州屯聚重兵,即可外御強敵,也可內控京師。
此時歧豐的幕僚史念佛病重,被安置在岐州武功郡靜養。歧豐抽空去探望念佛,說起河清的事情。念佛說:「河清,然後聖人出。即便屬實,此聖人也不過剛出生,或將要出生。即便要建立不世奇功,也須等到三五十年後了吧。硬要應在當下貴人身上,卻未免牽強。」歧豐覺得念佛說的很有見地。回來的路上,他騎在馬上胡思亂想,突然想起昆莫公說他家有「不利長子」的宿命,並曾勸他多生子嗣。此時生子,莫非是https://m•hetubook.com•com個「小聖人」?
五月五日,黃河下游青州段的河水突然變清,上下十里河段澄澈如鏡,北齊因此特意將年號改為河清。不久消息傳到關中,惹來時論紛紛。據說晉失其鹿,天下分裂數百年,遇黃河清而聖人出,天下將重新統一。這種說法越演越烈,搞得來朝野盡知。奇怪的是,朝廷絲毫沒有禁言的意思。於是長安城中有傳言說,黃河清聖人出,這聖人應在大冢宰晉公宇文護身上,他必建立當年周武王那樣的大業,滅齊平定東方。甚至有傳聞說,宇文護小字薩保,其實就是彌勒菩薩轉世,天下必由他而得重新一統。
哪知這次才過了三天,宇文護的信使就飛奔岐州山中,送來宇文護親筆手書。信既簡短又潦草,上書:「莫要有入道的念頭,天下沒平,還不到歸隱時候。過了這個冬天,我必大用你。盛洛在隴西卧病不起,寫信向我乞骸骨,你莫在此刻增我憂愁!」
當年夏,河清的傳聞還沒有散去,正趕和圖書上晉公宇文護過壽。薩保屬蛇,按北地風俗(生下時為一歲),今年滿五十歲。人生五十為大壽,又正值宇文護手握國柄、位極人臣的時候,自然少不得鋪張喧嘩。不僅朝臣和各地總管、刺史、郡守的賀禮堆積如山,當今天子宇文邕也特賜輅車冕服及金石之樂。緊接著,又加封宇文護之子宇文至為莒國公,宇文至原來的爵位崇業公,則改封給年紀更小的宇文靜,其餘幼子也各有賞賜。
而王文達熟悉邊陲,所轄的河州軍經過多年曆練,也成為一支出色的勁旅,尤其善於攻堅和步戰。王文達雖然不如歧豐善理民事,但廉朴寬恕,也頗得眾心。加上西面暫無大事,宇文護乾脆就讓王文達暫代,不再考慮他人了。
從保定元年春開始,歧豐漸漸不問軍政之事,同長安友人書信往來,只說佛老,無關國事。該年冬,歧豐寫信給大冢宰宇文護,請求辭去大將軍之職。過了半月有餘,仍沒有回信。歧豐索性再修書一封給宇文護,告之他說,自己準備剃髮入道,師從曇延m.hetubook.com.com法師行八關齋戒。
正在這時,又有群臣十餘人聯名上奏,奏章中引用了周公輔佐成王的典故。在西周初年,因為周公德重,周公的兒子被分封建立魯國,並且可以在魯國建文王之廟用於祭祀。奏章中稱宇文護功比當年的周公,也應該用此禮祭祀先祖。於是天子下詔,命在同州晉國公的府第,建立太祖宇文泰父親德皇帝的別廟,讓宇文護方便祭祀。這個奏章,是把宇文護的輔政,比作了當年周公輔佐周成王,藉此抬高宇文護的聲望。皇帝對此既無異議,朝野上下也是一片贊同之聲。
從春至夏,史念佛的病情日益加重,竟在當年秋季病逝。念佛比歧豐還小兩歲,長期居於歧豐幕中出謀劃策。他文采超然,遺有詩作百余首,其中就有將鮮卑文改譯漢文的《敕勒川》。誰也沒想到的是,他年紀尚輕就因病離世了,令歧豐悲慟不已。依照念佛的遺願,將他歸葬家鄉安定。念佛留下一子一女,都沒有成年,全由李家出錢撫恤。
正值夏季,夕陽餘暉還沒有落盡,無和_圖_書數的燈籠卻已沿著湖岸和彎彎曲曲的走廊點了起來。湖面和風陣陣,讓人倍覺清涼。水榭很大,兩人坐在極寬的大榻上,前面擺放著無數的珍饈瓜果。除此之外,只有一個美艷無比的少女,抱著裝滿美酒的蛇嘴玉壺侍立一旁。面對空曠的湖面,四周靜悄悄的。伺候的下人都退到燈火暗處,屏息靜氣等待主人的召喚。
盛洛就是賀蘭祥,自從李岐豐解職后,賀蘭祥以大司馬兼河州總管之職屯兵隴西,抗禦白蘭虜和土谷渾。秋天的時候,賀蘭祥重病的消息傳到了長安。宇文護心中非常憂慮,有重新起用歧豐的念頭。歧豐卻在這個時候辭官入道,難怪讓宇文護不高興了。
經過這幾年不斷翻修擴建,晉公府第宅院非常寬闊,僅大小房間就有百余間。尤其是議事大堂,寬闊高峻,虎踞龍盤,其規模彷彿帝皇殿宇。宇文護升堂議事,左右環列武士百人,如怒雲之擁日,又如金剛之護佛,令人不敢仰視。
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正月,柱國大司馬兼河州總管涼國公賀蘭祥病死在隴西。二月和-圖-書,賀蘭祥的靈柩被運回長安下葬。河州總管之職,由軍司河州刺史王文達代為行使。朝野議論,河州總管統領西北邊陲,重任在肩,接替賀蘭祥的合適人選,當在這三人中選擇最為合適:柱國少傅吳國公尉遲綱,柱國小冢宰許國公宇文貴,還有一個則是新進的柱國隨國公楊忠。
但是宇文護心中,卻在猶豫是否起用李岐豐擔當此任。不過歧豐西征失利,如再度重新執掌西面藩鎮,恐怕惹出議論。而且起用李岐豐,必得調動高平軍。高平軍駐守原州,拱衛關中平原的北大門。既為防禦突厥的需要,同時也是東擊北齊的一支重要戰略機動力量。宇文護不願調動高平軍去隴西,就像不願現在將尉遲綱調去西北一樣。
薩保壽誕還沒過完,又有大將軍侯伏侯萬壽、中外府司錄尹公正等人,各自上書,奏請依河清之事而改元。有人建議改元「致聖」,有人則建議改年號為「開聖」。不過也有人反對改元,畢竟新帝登基才一年多,剛剛改元保定,不宜頻繁換年號。爭執不下之中,這事慢慢也就不了了之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