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雲中蒼鵠
第七十一章 雪霽徑嶺關
周軍將士比打了勝仗還要高興,人們奮力清理突厥人留下的樹障,很快就開闢出了道路。
周人馬匹保留還算較好,這也是河州軍苦守輜重的功勞。如今都派上了用場,讓步戰一天的周軍將士還能回到馬背上。當然連日饑寒,馬兒嬴瘦的較多,為了輕裝,周人不得不丟掉了多餘的輜重,把軍資器仗等物委棄一地,帶了口糧武器乘馬連夜北奔。由於夜晚匆忙行軍,道路也不熟,不少人沒有跟上大隊。而大隊只顧奮力奔逃,完全顧及不到任何掉隊的人。
楊忠雖然虔誠,無奈雪花仍舊紛紛而下,四面雪霧朦朧,仍然不見一絲好轉。
周人搜抓來幾個氣息尚存的突厥人,交給大將軍王文達審問。人們見突厥人身著弊衣瑟瑟發抖,所帶的胡馬乾瘦無膘,膝以下毛髮脫盡,別說馱人了,站在那兒都微微發顫。幾個突厥人都跪下來泣訴艱苦,說馬隊到了徑嶺,遇上連日大雪,馬兒寒瘦膝下已經無毛。可汗丟棄所虜男子及老弱,命軍士拄杖牽馬,帶中原女子及財貨上山。而病弱突厥人都被丟在山下,只能望山等死。
楊忠被親隨簇擁而立,四周白茫茫,雪花不斷打在皮帽和身上的袍子上。他心內焦急,倘若天黑后待在山間,饑寒交迫的將士和戰馬如何抵禦長夜的寒冷?晉陽一役雖然失敗,但率萬騎長驅萬里如入無人之境,已令敵寇膽寒。如今若能成功翻越徑嶺,返回雲中,那就好比魚入深淵,鷹飛長空,齊人鞭長莫及了。這次出塞,千難萬險都過去了,小小徑嶺怎能阻我大軍北返?只要雪停,m.hetubook.com.com就好清理斷木翻越。他心中默念菩薩之名,請求雪停霧散,莫要將大軍折損在這山中。
周人的馬隊奔到天亮,馬力已盡,停下來戒備修整。午後不見齊人來追,繼續向北又走出了數十里,再停下等候掉隊者,藉機吃了點口糧。掉隊的騎士絡繹不絕,都說沒有見到齊人趕來,這才讓全軍心裏稍微有些安慰。
楊忠仍想得到突厥支持,派出三撥騎使去西山聯絡。大約子時,終於有騎使返回,說突厥馬隊已經從西山宵遁!
周人暗自慶幸沒有丟掉口糧,雖然一路因病凍減員和損失馬匹,但大隊尚且保存。齊人遲遲不追上來,周軍行軍也就不那麼急迫了,一日約走一兩百里,晚邊找高處宿營戒備。走到徑嶺關南三十里,周人停軍一天。分派南北探騎偵查形勢。北騎率先返報,說徑嶺無人守關,有突厥人丟下的病馬及老弱百姓,幾乎已經死盡。南騎第二天回報說,齊人追騎只在遠遠跟從,前驅才過秀容而已。楊忠詫異不已,對左右說:「齊人怎不出精騎急追?就便不能把突厥人堵在徑嶺,也不至於任其橫行燒殺啊?」本來一路敗退心境不佳,此時稍稍心安一點。楊忠略微與諸將談論齊軍得失,說段韶:「段韶雖老謀深算,膽力不夠,一味求穩,是善守之將,不是大征伐之人。」
楊纂軍雖然只有千人,但還有千余匹從馬,都沒有掉膘,他盡數交給楊忠,這樣楊忠及諸將才有了強健腳力的坐騎。楊纂又拿出所掠的糧食、衣裘等物,犒勞將士。周人既翻越了徑嶺,又得到了少量補給,暫時心安了一些。和*圖*書
左右忙答道:「不是,是雪停了,正在清理路障呢。」
他自語道:「虜人最無信義,還在苦等他作甚,壞我全軍!」急令召集諸將聽令,命連夜動身北返。
原本準備第二天一早翻越徑嶺,夜裡忽然又開始飄雪,天明的時候更大了,只得停下來待雪小些再走。直到午前,雪勢稍稍減緩,周人盤算,此時要再不走,天黑前過不了山口,於是拔營出發。山前雪地上,橫屍僵卧雪中,比比皆是,大多已被雪遮蔽,只露出一點痕迹,雪下的還不知有多少呢。而突厥人抱馬凍死者,路邊也隨處可見。
周軍當天翻越徑嶺后,找到了被大雪覆蓋的桑乾水上游。此後就沿著河道折向東北方向走,兩日後歇營黃瓜堆。不久,大將軍楊篆率軍趕來相會。楊忠南下的時候,派楊篆東守靈丘,阻斷齊人自幽州方向的援軍路線。又囑咐他倘若聽到敗報,就北走恆州去。卻不料在這裏碰到了m.hetubook.com.com。
那幾個突厥人顯然將周人當作了齊人,不住地叩頭求活。當聽說是西邊周國的軍隊后,才算心安,又忽然伸手索酒和皮裘。周人都覺好笑,置之不理而已。
楊忠聞聽幾乎不敢相信,立即命親信騎士帶隊再去西山探查。人走後,他頹然坐在胡床上苦等回信,慢慢打起盹來。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恍惚之間,一腳踢倒了身前取暖的爐子。楊忠驚醒,側身翻落在雪地上,左右慌忙來扶。楊忠拄著刀緩緩坐起來,突然醒悟道:齊人所顧及的,唯有突厥。如今他們搶先跑了,天亮一旦齊人發現突厥人消失,必然上前合圍猛攻。此時不走,明日就脫身不得了。
周人收兵統計,損失了十之四五。諸將中,開府元壽受傷最重。元壽身被多創,尤其後頸被槊尖刺傷,皮肉模糊血污滿身。他的從騎為他輪番吮出傷口裡的淤血,才保住了他的性命。楊忠聽說了親往探望,他想起出征以來元壽的所作所為,曾向突厥人透露口風,也在雪地上跪諫阻止楊忠進入齊人的合圍,一時百感交集,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好。他想到人失血後會極口渴,當下又沒有乾淨的水,於是讓人提來一皮桶馬奶給元壽。
楊忠連日行軍勞頓,實在支撐不住,由親信攙扶著,靠坐在旁邊的一棵松樹下休息。坐了一會,忍不住漸漸睡去。過了不知多久,一下子冷醒了。聽得周遭人聲噪雜,楊忠一驚,立起來問左右:「齊人追來了?」
楊忠醒后只覺頭暈,無力獨自走路,便由從人攙扶上了一匹馱馬,沿著崎嶇的山路翻山。人們https://m.hetubook.com.com行軍途中,發現了被新雪掩埋在下面的毛氈,這應該是突厥人鋪在地上的,為避免道路濕滑而跌下山崖。
楊篆稟報說,前幾日見到突厥大軍沿著桑乾水而下,想必是去恆州了。胡馬寒瘦不堪,很多沒有馬的突厥人都用布條纏了足,截斷槊桿,拄著步行跟進。還見到掠來的中原女子,生病等死的,都被丟棄路邊,慘狀不可言表。楊纂軍少,就躲到山中,等到突厥人漸漸走盡才出來。
周人怨恨突厥可汗不戰先跑,將捉到的突厥人弔死在路邊的樹上后,方才上路。
楊忠慌忙睜眼觀瞧,周圍松林稀疏,見有一縷陽光從樹間投射下來!松林之外,雪霽天晴,日光皎然!日頭從西邊山頂上柔和地照耀著山間。山下白雪反射一片燦爛的陽光,竟使人不敢睜眼直視。雪不僅停了,頭上的天空雲開霧散,雲朵猶如被成千上萬縷光線所刺破,各自收縮,間隙處露出蒼穹的背景,那是久違了許久的湛藍之色!天一下子高了好多,句注的山頭頓時變動渺小而微不足道。自下徑嶺赴晉陽以來,人們幾乎沒有見過晴天,天天濃雲低垂幾乎接地,沉重氣氛壓制下,讓人都忘了天有多高了。
第二日,楊忠命高平軍儀同梁師古為前驅,儀同万俟呂陵始為斥候,自與諸將為中軍,成縱隊沿晉北大道直奔徑嶺。出發不久后,就見到兩個衣著單薄的突厥人靠著死馬坐在路邊。找來翻譯審問,突厥人說木杆可汗兄弟連夜分為三隊,分別北奔,約好恆州合會。又說突厥人馬都沒有存糧,沿途要靠劫掠度日。今日白天分了小隊散入鄉間和圖書殺掠,人馬走失了不少。
周軍連走三日,仍不見齊人追兵。倒是前面一路都是突厥人燒殺后的痕迹。走至九原,白色原野上一片焦炭的黑色,全是突厥人搶掠后縱火焚燒遺留的。從九原往北,越走越慘不忍睹,往日的州縣不見活人,沿途人畜死者相枕,綿綿數百里不絕。
楊忠收左翼和本陣殘部與李穆、王文達軍會合,讓輜重居中,騎前步后,不敢點火,只藉助白茫茫雪地的些微亮光,朝西山緩緩退去。幸而周人所擔心的齊軍尾隨攻擊,倒並沒有發生。周人斥候拖后觀察,見遠遠的營火無數,回來報告楊忠。因擔心齊人夜襲,楊忠傳令諸軍不得解甲。周軍將士大多抱著槊刀,僵坐雪地之上,忍受飢餓和疲累。實在口渴難耐,就捧起地上的雪嚼食。同時還時刻擔心齊人來襲,心中充滿了恐懼。此時周人實已為強弩之末,如果齊人不避艱辛連夜猛攻,周軍必崩潰無疑。
周人大隊從下午開始翻越徑嶺,山間道路積雪既厚,而被人馬前後踐踏,泥淖沒脛難行。山上險要處儘是橫七豎八倒下來的樹木,阻塞了向上的道路。這必是突厥人為了防止齊軍追擊所為。周人見此,又驚又怒,紛紛咒罵突厥人。偏偏山中雪勢越來越大,入山諸軍因道路被阻,一時進退兩難。從山上到山下,周軍連成一線,被吞沒在茫茫蔽空的白霧之中。眼前的白色令人窒息,人們近在咫尺,也相顧而不見。將士們渾身披上厚厚的積雪,開始還在的咒罵,隨後就變為了絕望,不再有人發出聲音。從山頂往下,雪霧迷漫,看不到人跡,似乎已經吞沒了一切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