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王國的建立

作者:秋官
王國的建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王國的建立 第五章 衣冠

第八卷 王國的建立

第五章 衣冠

這一百多人,沒有經過任何勸說,就選擇了歸義,成了第一批北港歸義人。
長史府很快就得知了這個新城的存在。
在洛西郡的奴兒府,使用的語言則是唐語。
如今的安息皇族,曾經就是庫姆帝國的安息貴族,最後他們以「復興安息」為理由起兵,建立了如今的安息帝國。
最聰明的貴人們直接放棄了各自的庫姆,率領著士兵前往臨湖城,等待徵召;
昔日唐家威儀,阻卜人還都記得呢。
奴隸大隊只剩下了一陣陣嘆息。
北港。
當古河領主們多半在戰亂之中隕落或是逃亡后,庫姆府卻維持著運轉。
唐兵、林中木匠、唐人石匠、商販、醫師、教書先生陸陸續續地抵達了北港。
這之後,北港的風氣為之一肅。
古河領主們起兵的口號是「幫助布爾薩國王恢復王位」。
幾個備官來到此地,奉命檢查了城市的遺骸。
古河貴人們非常靈巧:他們提議保留庫姆組織的時候,非常的懇切,可當他們發現封君並無此意之後,便立刻主動前往臨湖城,爭相為都護出謀劃策,告訴都護如何對付別的庫姆。
古河領主們在強悍的唐軍面前,突然都想通了一件事情:與其與唐軍對抗,不如順從唐軍,做一輩子的富家翁。
長史府接到了這封信,當天就轉給了都護府:「議不許。」
唐軍這次來了就不走了。
唐人的官員告訴古河領主們,建功立業不過是過眼雲煙,及時行樂才是正道。
河兒汗曾經在這裏安置了四個庫姆,大概三百多人,準備重建這座城鎮。重建還沒有開始多久,古河人就陷入了動蕩之中。這座城鎮被叛軍攻克,再次化為廢墟。
三個阻卜人只是茫然而警惕地看著唐人們。
唐軍士兵站在高牆上巡邏,冷淡地看著布爾薩國王在院子裏面走來走去。
城內的居民只剩下了三十多個拾荒人、乞丐以及草藥師。
當然,總有一些古河貴人願意為自己的權力而死的。
最開始,北港什麼都缺,任何唐人經過這裏,都會被本地唐人邀請留下。
「上天把神一樣的天賦賜給這些人,同時也要賜給他們足夠的助手。這些助手就是庫姆。一個戰士擁有一個庫姆,就能自由地旅行,不必為瑣事煩惱;一個戰士擁有十個庫姆,就能經營商業,利用聰明的頭腦和技巧,獲得大量的財富;一個戰士擁有一百個庫姆,就能經營出一片豐饒多產的莊園;一個戰士擁有一千個庫姆,那他就能建立一支軍隊為英明的君王效力。」
這些庫姆奴隸們忍不住回頭看著遠方的宅邸,領主歡慶的音樂聲隱約可聞。
幾隊遊俠兒曾在這裏駐紮,並且修築了簡單的木頭房舍。
安息高原上,就曾經出現過兩個庫姆邦。
新移民坐在大車上進入城鎮。
庫姆府的官方文字是安息語,高級奴隸也基本是來自高原的安息奴隸。
據說新林郡修築山路極為艱苦,役夫和戰俘需要在山嶺之間小心行走,動輒跌入萬丈深淵。https://www•hetubook.com.com
三個人嘀嘀咕咕說了一通草原話,唐人官員聽不懂。
經過一個月的簡單修筑後,北港出現了六幢大屋。
唐人的工頭們忙個不停,招攬著長短工,安排他們去修復城牆、疏通港口堵塞的水道、清理城內的垃圾。
「是做什麼的?」唐人官員用古河話詢問道。
大屋一幢又一幢地拔地而起。
其中許多人暗自想著:什麼時候新的征服者又會前來將一切焚毀。
幾十裡外的荒原上。
唐人的官員身邊,歸義人備官則緊張地等待著前來歸義的居民。唐人官員不得不一再起身招手,讓熟悉某些語言的同僚過來。
唐軍抵達此處的時候,所見的就是一片荒蕪的景象。
這些歸義人被安置在了一幢大屋之中。
這幾個阻卜奴隸看起來和唐人很像,這讓歸義司的官員不得不好奇。
有些蔬菜歸義人能夠認出來,還有些蔬菜歸義人則沒有見過。
唐人官員感到好奇:「問問他們,為什麼會在古河人這裏,古河人不是從安息來的么?」
夏末。
只是,唐人越來越出乎歸義人的預料之外。
前來北港駐紮的唐軍士兵,多半都是即將退役的兵士:他們在服役了幾年後,就可以離開唐軍,同時獲得一塊耕地,如果他們主動前往邊境,就能獲得八年到十年的免賦期,這段時間他們開墾的耕地不必繳納任何糧稅。免賦期結束后,唐軍退役的官兵也只需繳納很少一點的糧食,直到他們的子嗣成人為止。
這兩個歸義人得到唐人的委任,去給其他的歸義人分發糧食,但他們卻利用這種權力訛詐別人:索要一件首飾、要求女人獻出貞操、索求一件衣服等等。
在格拉摩根周圍的庫姆府,使用的語言則是布爾薩語。
阻卜奴隸走到了歸義司的面前,茫然地看著唐人的官員。
有個林中備官走來,用幾種草原話詢問,最後才聽出來,這幾個傢伙說的是阻卜草原上的土話。
在臨湖城加強戒備的同時,古河郡唐軍發動了撲滅叛亂的戰役。
不過大雨過後,唐人便再次樂呵呵地前來營建嶄新的家園。
備官們判斷這裏很適合開闢成為一個港口。
古河領主們這幾年來雖說沒有像是唐人一樣,建立了基本完善的官府,也談不上釐定賦稅,但是古河領主們也有一整套統治體系。
北港城內的唐人官員告知了城內居民一個新消息:即將有七百人進入城市。
城內處死過兩個歸義人首領。
唐人的郡兵、良家子、遊俠兒縱橫各地。
處決非但沒有降低歸義熱情,反倒讓更多的古河人、諾曼人選擇了歸義。
歸義司的官員接著詢問道:「會說唐話嗎?是不是唐人之後?」
這種庫姆類似於「街道、甲坊」的意思,比如河兒汗的庫姆聚居的地方,就被成為河兒庫姆;河兒汗妻子的庫姆聚居的地方,就被稱為可敦庫姆;古河皮匠奴隸聚居的地方,就被成為皮hetubook.com.com子庫姆。
歸義司的官員短暫地沉默了一會,合上了歸義人的冊頁,打開了另一個簿子,簡單地記錄了起來。
更讓唐人奇怪的是,這個小據點裏面竟然有不少的古河女人。
在去年冬天的時候,唐軍士兵拋棄了這裏,今天夏天,唐軍再次返回。
整個古河郡成了獵場。
一句唐話里,塵封著唐人遙遠而光榮的記憶。
官員在歸義簿子上找到了歸義人一欄,準備將三個阻卜人籍名歸義了。
官員彼此商量:「阻卜人,可以算與唐人親近的草原人了。如果會說唐話,多半是我唐人之後。可以算作唐人,不必算作歸義人。」
這些高級奴隸除了人身依附於主人之外,與自由人毫無二致。
古河郡,河兒汗建立了六七十個庫姆,並建立了一個庫姆府。
因為有古河領主效力,唐軍進展很順利。
比如古河郡內,庫姆領地使用的官文,已經變成了諾曼語。
接著,章白羽同意了長史府的批複。
諾曼總督在二十年前訪問這座城鎮的時候,本地的居民曾經盛裝打扮,用天鵝絨和絲綢裝點門楣,在地面灑滿鮮花,把小孩高高地舉起讓總督看見孩子們的笑容,麵包房免費供應著食物,大街上擺滿了小木桌,每一個木桌上都盛載食物,把桌腿壓得深陷泥土之中。
林中備官手舞足蹈詢問了幾句。
布爾薩國王的甲區被封鎖了,他和王后兩人被禁止出門,看護他們的唐軍士兵增加了一倍,任何侍奉他們超過三個月的僕人都會被替換。
城牆上的衛兵室被修復了,唐軍士兵開始在城牆上巡邏守望。
穩重的一些的貴人則一邊周旋一邊斤斤計較著條件,他們索要財貨、美人,只有這樣才會將庫姆解散;
這一下,臨湖城也變得緊張起來。
本地居民發現,唐人不光是建設者,卻也是極為苛刻的裁決者。亂世之中,正義往往只能通過暴虐來實現。
從南郡來的糧隊正在一批批地將糧車送來。
這幾頂小帳篷是歸義司的,其中也有不少農吏椽和工吏椽。
叛亂來的倉促,被撲滅的也快。
諾曼人的城鎮只剩下了斷斷續續的城牆,城門坍圮在護城河中,鐵閘門已經被古河人拆走熔煉取鐵了。城內的建築只剩下兩處,石頭磨坊以及改成監獄的城鎮大廳。城內的小運河堆滿了垃圾,裏面還有許多諾曼市民屍體的殘骸。城外的小港口也已經荒廢,磚塊無人打理,荒草從其中竄出。狐狸和野狗在城鎮的廢墟之中做巢,絲毫不懼怕人類。諾曼人的漁船在海灘上腐爛成了碎片,延綿數千尺全是碎木片,可見當初此地的繁榮。
有些時候,布爾薩國王會突然發起怒來,朝牆上的唐軍士兵拋擲石塊。
唐軍士兵迎娶歸義女子已經變得非常普通了。
本地的歸義人卻愕然萬分:他們見過一幢房屋的落成、他們見過一艘船的修造、他們見過一副鎧甲的鑄就,但他們從來沒有看見過唐人這種從平地上召喚一座城和_圖_書鎮的本領。
普通的古河人尤感恥辱和絕望——他們被領主封君拋棄了,他們失去了古河人的身份,以後只能自稱為唐人。諾曼人和羅斯人的心頭也只是一片麻木,這幾年的時間他們經歷了太多的事情,軍人們來了又去,將他們視為私產隨意出賣。
一個阻卜人伸出了雙手,指了指天空的唐旗,艱難而滯澀地開口了。
模樣古怪但卻整齊劃一的大屋,讓北港的歸義人看了嘖嘖稱奇。
如今,唐人在城內紮下木樁和地基,規劃著未來的新城鎮。遇到下雨天,唐人也不會出門,整個城鎮只剩下隨意堆積的石料、被澆熄的爐膛、坑坑窪窪的路面、茁壯生長的荒草。
他們會教育新來的奴隸學習安息文,教會他們使用弓箭、刀劍、長矛、騎術,其中的佼佼者會被選拔|出|來,成為庫姆維吉,也就是奴隸管理者。
古河女人最早從聚居的大屋之中搬走,她們明白怎麼改變命運:嫁給叔兒汗的士兵就可以了。古河女人都是很聰明的女人,她們很早就從父兄的最終聽到了對唐人的畏懼。對於遊牧的居民來說,畏懼的另外一層意思,便是尊敬。
林中人揮著手,對阻卜人說著。
他們發現當初留下來的房舍已經被流民佔據,廢墟上棲息的人口超過了一百人,這些人還弄到了兩艘小漁船。
唐人已經見慣了城市從荒地上崛起的景象,對此絲毫不感驚訝。
《唐臣法》與諸臣定約,領地之民籍名歸義不得阻攔,違者棄市。
碎石嶙峋的山間,叮噹作響的敲石聲寂寞無比。
一旦這些古河領主同意,唐兵就會將領主們帶走,將他們送到唐人修築的城市之中,為他們善治宅邸、精修花園。
北港城內,出現了新的地名單位「庫姆」。
經歷過戰亂的居民都是馴服的。
歡歌笑語的宅邸之中,諾曼的琴手和古河女人互遞眼神、古河領主們用美酒灌醉自己、人們聚集在夏天的院落裏面舞蹈,男人穿著女人的衣服,女人穿著武士的戎裝,整個古河郡在悠揚的音樂聲中欣欣向榮著。
從小出生在尼塔的諾曼人,也弄不清楚北港是什麼地方,面對其他奴隸的詢問,諾曼人只能搖頭說自己不知道。
比如唐人的活躍,歸義人則只是默默地服從著封君的調遣。
接著,唐人士兵開始在城內的荒地上種植蔬菜。
離開了宅邸,朝著更遠處望去,古河郡的奴隸緩慢地挪動著腳步,朝著唐人安置的幾張小桌走去。
歸義司的官員嘆息了一聲:「果然是個生阻卜,還指望問問他們阻卜郡的情況呢。」
北港居民們立刻開始著手準備:新的大屋開始修建、石料和木料開始堆積起來、衣物糧食藥材開始囤積起來、新的甲坊也在籌建之中。
唐兵發現城牆還算高大,便將這裏作為了臨時的營地。
王后則站在一邊啜泣著安撫他,讓國王返回家中。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裏面,城牆的缺口被用土夯磚塊封死了。
歸義人時隔多年,又一次得到了高牆和和-圖-書士兵們的守衛。
安息人入侵的時候,城鎮拚死抵抗,被圍困了六個月後終於淪陷。安息士兵進行了屠殺,幾乎將這裏變成了一片廢墟。
埃蘭畫師在長史府官員的面前稱讚說:「他是很好的學生,如今畫畫已經可以分辨出來石榴和蘋果了。」
數百首級被送到古河各地后,古河領主們「自願獻土」、「以土換金」的速度明顯加快了。
他們聽說自己會被送到一個叫做北港的地方。
「讓庫姆留在戰士們的身邊!讓戰士護衛在您的身邊!在您的汗旗下,彎刀將會為您舉起!」
另外兩個阻卜人都點了點頭:「唐家阿舅。」
隊列之中不時會傳來叫罵聲和嬰兒的啼哭聲,瘦削的騾子艱難地拉著大車,所有人都在日頭下面惹得流汗。
阻卜人依然沒有說話。
原野上聚滿了各種模樣的居民:帶著尖角帽的諾曼農夫,赤|裸著腦袋的羅斯漁夫,將弓箭裝在皮囊中的古河人,穿戴者寬大褲腿的安息人,還有幾個唐人模樣的阻卜人。
北港逐漸變得熱鬧起來。
長史府對古河郡下達了「剿滅賊寇」的府令。這是長史府第一次直接指揮郡兵,雖然官員們感覺有些手忙腳亂,古河郡尉卻在唐軍營兵的幫助下,肅清了多處抵抗堡壘。
唐人似乎會魔法,在夏天結束的時候,北港已經成為了一座稍顯忙亂的小鎮。
庫姆府強大的生命力就在於它們的靈活多變:它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對當地風俗做出讓步,安息語只不過起一個的粘合作用,如果它不再和乎適宜,就會被庫姆武士們拋棄。
北港附近最後幾位古河領主,已經交出了土地,解散了他們的庫姆。
「北港,有唐兒沒于外域,久之化為外人。今歸我唐,賜給唐家衣冠,使髮髻衣服宛然如舊,復為唐人也。」
古河郡除開河兒汗留下來的庫姆領地外,還有大大小小的古河貴人建立的庫姆領地。
歸義司的官員在這裏來回走動,將人們的名字記載到一本冊頁上。
那些奴隸,將會在歸義後進入北港,成為新的唐民。
牧民且敬且畏,稱唐王為可汗,親近唐人者,稱呼唐王為「唐家阿舅」。
糧食被堆積在兩幢大屋之中,唐人的官員每天都會給歸義人分發糧食。
心情絕望而沮喪的庫姆奴隸們默默地前行著。
北港成了一大片被石牆圍起來的荒地。
古河郡的庫姆領地被打散之後,也開始陸陸續續遷徙來到北港。
三個阻卜奴隸是從馬廄裏面放出來的。
叛亂的古河士兵被送去了受降城或者新林郡。
林中人指著嘴巴:「唐話,唐話!說了算唐人!唐話?說話啊!」
古河人參照安息人,設置了許許多多的「庫姆」,庫姆就是安息語之中對奴隸的稱呼。
北港的唐人甚至考慮跑到懷遠郡去,招攬一些林中人前來定居。
唐軍士兵在處死罪犯的時候,召集了全城的居民,在宣布了罪行之後,直接將兩人斬首。
此地曾是諾曼人的一個城鎮,是接收唐地、阻卜、羅斯地區貨https://www•hetubook•com.com物的中轉站之一,外海就有天然的豐饒漁場。
唐軍一手持刀、一手持金,慢慢地從古河貴人的手中取得了大塊的土地。
庫姆可能只是忠於主人家僕,但若是經過訓練、擴大規模,庫姆卻也可以成為一支軍隊。
庫姆府的制度對唐人其實也有滲透。比如洛西郡的奴兒府,就是一種庫姆制度的變種。
「敬告吉祥的白羽汗、大草原上的雄鷹:庫姆是天地之間長盛不衰的東西。有人天生適合挽弓,在草原上獵狼、在沙漠中捕獵豹、在旱地上殺戮獅子、在城鎮中管理居民,這些人被上天賜予了稟賦。這些人獨自行走的時候,便是少有的勇士;這些人結成戰團時,便是讓敵人聞風喪膽的戰士;這些人組成軍隊的時候,那就是整個世界的征服者!」
他們帶來了石料、工具、糧食、武器,準備將這裏開闢為唐城。
唐軍進入城鎮的時候,居民站在泥漿之中,用破毯子蓋住頭頂,獃獃地看著唐軍士兵。
布爾薩國王終於找到了事情做,開始在家中學習臨摹繪畫。
許多古河領主希望叔兒汗保留庫姆制度,併為此集體上書叔兒汗。
古河叛軍既沒有唐軍準備充分,也得不到諾曼人的支持,就連過去的戰友也幫助唐軍搜索他們。
其中一個庫姆邦最後奪取了沙阿沙的寶座,建立了庫姆帝國。
比起格城來說,此地距離唐地稍遠,可是它卻距離洛峽更近,很適合未來的唐軍水師停靠。
各地都爆發了反對解散庫姆的暴動。鄉間的古河貴人們糾合起了庫姆衛隊,豎起了反抗的大旗。
幾天前,這幾個奴隸看管的一匹馬病死了,他們的主人用木枷拴著他們的脖子,今天卻將他們釋放了。
這些古河人都得到了唐男的職位,如果他們願意放棄土地,就能通都護府得到一大批財貨。
阻卜從此奉唐為宗主。
在原野的盡頭,一些華麗的宅邸中,古河領主正在宴飲狂歡。
庫姆未必指那些在土地和作坊之中整日勞作的努力,為主人撰寫詩歌、為主人表演舞蹈、為主人帥軍打仗、為主人營建宮舍的都可以是奴隸。
見到阻卜人還是不明白,林中人就指著天空飛揚的唐字旗:「怎麼稱呼?」
百十年前,唐軍大破草原諸部,聲震草原千里。
如今,戰俘不光可以送去受降城挖礦,也可以送去新林郡修繕山路。
「唐家——阿舅。」
阻卜人勉強回答了他們的來歷:他們雖然是阻卜人,但卻沒有生活在阻卜郡中,他們被稱為「生阻卜」,在草原上遊牧。羅斯人的拓荒隊侵佔了他們的水源,在水源修築羅斯式的木頭寨子,把他們賣作奴隸。這些奴隸又被烏蘇拉人買去做馬夫,輾轉來到了尼塔行省。烏蘇拉人撤走後,他們被古河人接管。現在,他們又被唐人接管。
古河貴人和他們的高級庫姆全部被處決,首級被送到各地。
長史府不久之後給布爾薩國王送來了一些顏料、畫布,還有一位從厄爾班尼城來的埃蘭畫師。
太陽將地面灼曬得乾裂生灰。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