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自縊
鄭琰的辦法很簡單,給蕭令先所遺二女請封,都是長公主。徐瑩樂見其成,大娘封地較遠,在七百裡外之襄南,二娘的封地就在鄢郡之內,封為平固長公主。
二娘有了同齡玩伴,徐瑩就是九頭牛來拉她,也很少能夠把她拉到蕭復禮那裡了。鄭琰弄不明白,她那小小的身軀里怎麼會有那麼大的能量,坐一會兒就拉著一群跟班呼嘯著出去玩!
鄭琰對慶林大長公主道:「你們聊著,人多了有些熱,我出去透透氣。」
「婕妤葬禮,夫人要致祭么?」
「想起一件綉活兒來了,閑著沒事兒,打發時間做的。」
「啊,派人送些祭儀就罷了。」
徐瑩笑道:「你已是一品國夫人,還要如何?唔,許久不見春華了……」
鄭琰聽得這話有些奇怪:「夫人何出此言?大郎有什麼難處?何不請問太后?」
錢氏不是個笨人,但是社交的功夫還是比這些常年混跡宮中的貴婦們差得不是一點兩點。她的眼風從鄭琰身上掃過,都不用再掃第二回,鄭琰就感覺到了她的焦慮。鄭琰也沒有回望,更沒有多做表示,只是擔心錢氏的目光太明顯了,次數多了被別人看穿又是個麻煩,畢竟錢氏的身份略微妙。
急切地把兒子抱著,也不能指責什麼,如果訓斥了,且不說身份上能不能訓得著,被人聽去了,一猜猜到蕭復禮對徐瑩有怨言,這事兒就壞大了。錢氏只能解釋:「娘子是二娘的親生母親,當然要疼她啦。二娘年紀比你小,也是應該多疼一點兒的。你我母子如今這般,也要搬娘和*圖*書子的福。」說了許多。
原本有生母錢氏在身邊,哪怕是王府那樣被歧視的環境里,有人開導,蕭復禮的心理還是挺健康的。一旦成了別人的嗣子,連能開解自己的生母都不能天天得見。蕭復禮只有忍忍忍,忍到實在受不了了,他還是趁著跟錢氏見面的時候撲到錢氏耳邊小小聲報怨了幾句。什麼「寫字的時候二娘好吵」、什麼「娘子對二娘比對我好多了」、什麼「娘子總要我答應要對二娘好,得空就要問」……
「不是她,」鄭琰截口道,「杞國公家,娘子的幾個侄女、侄孫女因守孝很久不出門了,二娘也在孝中亦不得遊玩,讓她們從小親近親近,如何?」
錢氏很著急,兒子這樣犯擰可不好。就是親生父母、一母同胞,還有小孩子要說一句「我爸/媽偏心,更喜歡我弟/妹/哥/姐」呢。何況現在這一家子的複雜情況?就現在看來,徐瑩可以沒有蕭復禮,蕭復禮不能沒有徐瑩。
鄭琰無奈地笑笑:「那是。」徐瑩能做到這樣,已經算是不錯了吧?
蕭復禮懂事地答應了一聲:「您放心。」心裏難過得緊,明明眼前這個才是他親娘,卻只能含糊地稱呼這麼一聲。然而過繼之事,就算他是個成年人,也不是他能做得了主的,既然做了人家兒子,就要守人家的規矩。蕭復禮的人生,略複雜。
錢氏差點給她跪下:「這樣的事兒,從小要不掰過來,長大就難了。這不是小事兒,真的。夫人,我原就是個粗使的丫頭,也不懂什麼道理,卻https://www•hetubook•com.com明白家和才能萬事興。不管是娘子還是大郎,能有今天都不容易,一直和和氣氣的才是真的好。論起來還是我們佔了娘子的便宜了,娘子是我們恩人,我不能看著大郎跟娘子生份了,就為了孩子間的小事兒。娘子對大郎真的不壞了。」比標準賢妻承慶王妃做得都好。
「也好,省得到了下邊兒還爭吵。」
鄭琰嘆道:「這是你們家事,我如何插得了口?」
錢氏有心再說他兩句,卻已是詞窮,只能認真叮囑:「娘子就是你阿娘,二娘是你妹子,你們是一家人,一家人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
「這倒是為難,要是聖人出閣讀書就好了,偏偏太傅的人選定不下來,又要過年了,又沒出孝。老翁不必著急,我想辦法去。」
小孩子是敏感的,蕭復禮這些天來也感覺到了,皇太后不是不重視他,但是只要一遇上二娘,他就只有靠邊站的份兒了。這種感覺對六歲的蕭復禮來說,實在稱不上好。自幼環境稱不上優渥,逼得他早熟,卻也是錢氏捧在手心裏長大的,錢氏只有他這一個兒子,條件再不好,也是以他為先。驟然做了皇帝,大家都說他是至尊天子,實際上卻要處處忍讓,對於蕭復禮無疑是一種心靈上的折磨。
也是她運氣好,臨近年關,內外命婦到徐瑩面前奉承的也多了起來,少那麼一兩個人也不打眼。錢氏便尋機會,想與鄭琰單獨談談,請鄭琰多多開導一下蕭復禮。
出了殿門兒,錢氏眯起眼睛四下打量,很快就https://m.hetubook.com.com要東面梅樹下看到了鄭琰。即使是在宮中,鄭琰也是個發光體。錢氏放下心來,她原擔心沒跟鄭琰有什麼暗號,很擔心鄭琰根本不是聽到了她的心聲出來等她。
寒暄幾句,錢氏猶豫著提起了話頭:「論理兒,這事兒輪不到我來管,可是我真是不放心。自己又沒本事,只好托到夫人這裏來了,您好人當到底,再幫大郎一次吧。」
「去吧,有事兒我給你圓著。」
「稟皇太后了,皇太后倒是大方,說用才人禮葬了吧。」
「夫人喜歡梅花兒?」錢氏沒話找話,「開得可真好呢。大娘天天要戴梅花,可頭髮還沒髮長,戴不得。」
「自縊,」懷恩笑得譏諷,「蕭庶人為亂,四美人殉國,獨她偷生,早知今日怕還不如死了吧?宮裡這那麼好獃的嗎?能撐到現在,已經算不錯啦,牆倒眾人推,她又討人嫌了些,尤其為皇太后不喜,誰不踩兩腳呢?在這宮裡,整人的法子多得是,一碗飯就能逼哭一群嬌嬌女。就不說什麼餿飯、灑塵土了,頓頓給冷飯,也是四碟八碗,能吃得下嗎?生病也給瞧,盡熬苦汁子,能咽得進嗎?」
徐瑩懷裡,蕭復禮轉頭看了看錢氏:「您當心腳下。」
錢氏幾乎要跺腳:「那是個犟種,又犯了擰。也是怪我,小時候把他慣壞了。他……小孩子心性,覺得娘子對二娘比對他好,有些想不開。」
懷恩:「陪葬,陪葬了又能如何?昔日四美人,皆葬以妃禮,這婕妤與先帝,隔得遠著吶!夫人也知道,皇太后不肯與先帝合葬,必要把和圖書陵寢建在大郎旁邊呢。」
「拜託夫人了。」
「這樣就好。婕妤這樣走了,也算是解脫了。夫人也不用為她傷感什麼。」
懷恩又提起了另一件事情:「剛才掖庭來報,先帝徐婕妤死了。」
鄭琰心情複雜地看了錢氏一眼:「有你這樣的母親,是阿元一輩子的福氣。也罷,我也不想他們生隙,得空我與阿元說說。」這算是應下來了。
抬眼看徐瑩,她正摟著蕭復禮含笑跟宜和大長公主說話,宜和大長公主正在說她兒子的趣事兒:「小時候可淘呢,看都看不住,又怕他淘氣摔著了……」
鄭琰說不出心裏是什麼滋味:「陪葬?」
她關心不到點子上去,讓她壓制著女兒那是不可能的!也罷,多在阿元那裡下下功夫吧。
這個可以有!徐瑩道:「好。」
知子莫若母,錢氏知道蕭復禮還是有心結,這孩子從小雖然文文靜靜的,不怎麼像她,彷彿有一點親爹的裝X勁兒,脾氣好卻不是個老好人兒。應得勉強,不定心裏怎麼想,可她管不了他這麼多。即使過繼了,還是自己的骨肉,錢氏一萬個不放心,開動了腦筋想辦法。想來想去,她認識的、能指望的、或許肯幫她的人,也就是已經做了蕭復禮老師的鄭琰了。
鄭琰想了一下才記起這說的是徐少君,這個人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大家的視線里了。蕭令先死得不光彩,沒人計較他的喪禮上少了幾個妃嬪,徐瑩恨之欲死,雖沒殺她,也把她軟禁了起來。
如果說「別人家的小孩」是很多人童年的大敵的話,那麼「偏心的父母」就可能是很多人一https://m.hetubook.com.com生的心結。
錢氏見鄭琰出來了,不及多想,也向徐瑩告退:「突然想起做了一半的綉活兒來了,忘了是擱桌子上還是收起來了,想回去看看呢。」徐瑩笑道:「叫她們給你看著就是了。」錢氏道:「是不放心。」徐瑩也不強留,她其實是樂得錢氏少露面的,一點也不刁難地放錢氏走了。
「您怎麼出來了?」
「白天功夫少,娘子又想讓聖人學得好,白天又想讓聖人到眼眉前轉悠。」
「……怎麼死的?」
「悖 敝g不再說徐少君,「老翁多照看聖人些,晚上功課不要做得太晚,傷眼睛。」
徐瑩道:「我們阿元可斯文了,一點兒也不淘氣。」語氣裡帶著淡淡的驕傲。
蕭復禮勉強點點頭,他雖只是被鄭琰啟蒙,卻也是日日上朝天天聽政,與大臣們相處得久了,哪怕他們說的不是什麼母子相處之道,耳濡目染,很多道理也許說不出完整的意思,心裏卻有隱約的感觸。
其實,只要不拿二娘作對比,徐瑩對蕭復禮的關心也是看得見的。可人就怕比!一旦給了蕭復禮一個「她對我不如她親生女兒」、「我必須對她比親娘還親」的印象,很多事情就會變得很微妙!話說,榮安郡太夫人出現的頻率實在是太低了。
「……告訴她家裡人了么?」
錢氏欣慰地點點頭:「哎。」
鄭琰從從容容到殿外Q去了,披著皮裘也不覺冷。轉過一道彎,昭仁殿左有一小片梅林,紅梅怒綻,煞是好看。鄭琰踱過去,摸著帶著涼意的花瓣兒。
鄭琰趁機建議:「大娘二娘的喜事,娘子難道不應該讓人沾點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