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中國傑物傳

作者:陳舜臣
中國傑物傳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則 曹操 少機警,有權數

第六則 曹操

少機警,有權數

董卓有意任命曹操為驍騎校尉(近衛騎兵隊長)。曹操如果接受,就成了董卓徒黨中的一員。後漢也是一個盛行黨派的時代,一旦成為黨人,以後便很難脫離。
例如,拒絕董卓的任命而逃離洛陽的那一段,正史《三國志》中僅記載:
不久曹操被任命為東郡太守,但他稱病不受而回鄉。
接著,曹操禁斷淫祀。
翌年,反董聯合軍起,曹操立刻加入。聯合軍的指揮是袁紹,但諸將只是反董卓的立場一致,並非一個黨的成員。各勢力開始離合聚散,然後逐漸形成三股勢力。到三國時代,曹操即成為其中最有實力的集團的領袖。
曹操在世期間雖然沒有實現願望,但到了他的繼承者時,先是蜀投降,和圖書不久吳也投降,天下統一。
——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
濟南國有十多個縣,縣的長官(大縣為縣令,小縣為縣長)巴結地方權勢,瀆職的情形很嚴重。曹操到任後就罷免了八名長官。果然有法家之風。
天下統一的力量來源就是曹操。
另外在孫盛的《雜記》中則記載:
朝廷的權臣及貴族們雖然給他機會,但曹操判斷自己如果擔任要職,無法跟這些人同聲一氣,恐怕會因此而使家人及親族受累。可以說他是為了保身而選擇退出政壇,這點多少帶有點儒家的精神。不過,如果是一般的儒家,也許會考慮對權臣及貴族做某種程度的妥協吧!
曹操以法家一流的和圖書冷靜觀察,拒絕了這項任命。不加入董卓一黨,就等於表明了反董卓的立埸。因此曹操不得不逃亡。
三國志故事中,篡漢的魏是反派角色。接受後漢獻帝禪讓而開創王朝的魏文帝(曹丕)是曹操之子。曹操雖然位極人臣,但一直到死都不曾篡位。他被稱為魏太祖或魏武帝,而這不過是死後子孫們所追贈的稱號。
太祖(曹操)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
——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光和七年(公元一八四年。十二月時改元為中平),黃巾之亂爆發,三十歲的曹操以騎都尉(騎兵隊長)身https://www.hetubook.com.com分出征,亂後,因功被任命為濟南國之相。「國」就是皇族受封之郡。郡的長官是太守,而一國之主的皇族只有名無實,所以「相」是實際上的長官。曹操就這樣進升為郡太守。
在暢銷的《三國志演義》中,則寫成曹操在呂伯奢家中聽到做菜時磨菜刀的聲音,認為與其被殺,不如先下手為強殺了這家人,並把在半路上遇到的呂伯奢也殺了。吉川英治所著《三國志》裡的這一段,就是根據《三國志演義》而寫的。
儒家有所謂「敬鬼神而遠之」的說法,他們不太干涉民間的信仰。但是法家若判斷它為迷信邪教時,便毫不容情地打壓,因為唯恐淫祀使得民間財物有所損失。濟南建有六hetubook.com.com百多座祠,祭祀如果過度浪費,庶民將會變得貧窮。曹操搗毀所有的祠宇,禁止官民祭祀。儒官大概不會採取這種決然的舉措。
這個故事到了《世說新語》就變成:
《三國志.武帝紀》裡這樣記載。
然而《魏書》(王沈所撰)裡卻收錄下面這則故事:
在重儒的後漢,要在官場中獲得認同,非得謹嚴不可。且在士大夫階層裡,若身為男子,在這個時代除了官場之外,別無立身之地。曹操如果生於太平時代,在後漢官場中是很難有什麼大成就的。他可能會被人視為行徑乖戾而歸於傍流,就此過完忿忿不滿的一生。
——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抄小路)東歸。
董卓在長安自殺,曹操消滅了最強的敵人袁紹一hetubook.com•com族之後,與吳的孫權、蜀的劉備三分天下,保有其一。雖說天下三分,但曹操卻占有天下八成的兵力,因而形成「一強二弱」的局面。事實上可以說是二弱聯合起來,利用地勢抵抗一強。
為配合故事裡反派的角色,有很多後人刻意編造故事,其中真實性非常可疑的不少。
——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曹操的骨髓中具有「法家思想」。
中平六年(公元一八九年),靈帝崩,何進反擊宦官的起事失敗,但袁紹卻乘機殺盡宦官。被何進招來的董卓進入洛陽,立獻帝,群雄爭霸戰由此揭開序幕。
這恐怕是為配合曹操的奸惡,而將逃亡中曾有的正當防衛事件改編成故事吧!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