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秦始皇大傳

作者:李約
秦始皇大傳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十五章 爭立太子

第二十五章 爭立太子

「下官明白,不,小人明白,還請大神開恩!」吳石磕頭如搗蒜。
「也只有這樣想,下官才會稍微心安!」蒙毅歎口氣說。
「不錯,安排好時間我會通知你,見到主上後該說些什麼,覲見之前我會告訴你!」
「所以嘛,我當時就回奏主上,這是他的家務事,疏不間親,我無意見可提。」趙高顯出詭異的神色。
「朕本是天上掌管天池的烏龍?那你呢?」始皇不勝驚詫地問:「天池又在哪裏?」
「徐巿等人現在海外一無名孤島,缺水缺糧甚為辛苦。」
「回去罷!」山神一揮袖,幾個鬼卒擁上來,吳石又昏迷過去。
「當然,大人和主上是從小玩到大的總角之交!」吳石趕快乘機拍馬屁。
「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主上器重大人,這樣重大的事都徵求大人意見,真不愧為帝者師,大人自可順水推舟擁立胡亥公子。」吳石諂笑著說。
「這真是太可惜了,只是下官也不敢勉強,」蒙毅想了想又問:「先生看這件事有幾成的把握?」
此時,徐巿已透過趙高和始皇正式取得聯絡。據徐巿使者奏稱,徐巿率領的童男童女現停留在東海亶洲,相去琅琊萬餘里。此洲有數萬人家,飲水糧食及用品皆已能自足,不需由中原再行補給。
「聽說是問過了,而且李斯認為是立扶蘇的好,不過他的話沒有多大效果。」趙高輕蔑地說。
接著項伯又說:「良弟,你真是捨得,這樣一塊價值連城的玉璧就這樣平白送人,假若吳石貪心一起,不呈交始皇,私下吞了,那豈不是白費這許多心思?」
「兒臣願意丫角以老,永遠服侍父皇。」
這是任何臣子都無前例的殊榮。這麼多年來,始皇去到蘭池,全都是獨來獨往,只帶四名力士護衛。
身穿白色寬大長袍,頭戴黑色鳩冠的巫者,手執巫杖,兩手張開,仰首向天大聲祈禱,口中喊著只有他自己才聽得懂的祝詞。六六三十六名禮生,穿著同樣的白袍,就是頭上沒有鳩冠,分成六列跪在巫者背後。
他們剛才還看到趙高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現在突然變得驚慌失措,不禁也緊張起來。
他第一眼看到巫者的感覺是震驚,這名巫者好俊秀好年輕!眉目娟秀,唇紅齒白,簡直像個美婦人。而跟在他身後贊禮的副手倒是身材魁梧,滿臉虯髯,這兩個人的角色是否顛倒了?
「蒙毅總是感到這裏不安。」蒙毅指了指胸口,歎口氣說。
仙真人兮始皇帝,
始皇肅穆靜坐,專等海神的降臨,蒙毅側席侍坐。
他向著窗簾透進來的陽光,察看玉的透明度,突地看到一行小字,原先不仔細看,還當是玉的紋理。他極盡目力辨識,才看出是:「大秦御府珍藏」
——盡快考慮立太子。
吳石這生判罪人無數,連他自己對這件事都已模糊,因為那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要是他先前還有一點懷疑眼前這位山神是人扮的,現在這點懷疑也完全隨著山丞這話散去。
當晚始皇在南書房賜宴蒙毅和幼公主,飯後乘車一部,帶力士八名護駕,幼公主參乘,蒙毅則騎馬相隨。
張良聞言微笑不語。
始皇首先指著皇后的畫像說:「皇兒,看看母后像不像你?」
吳石審訊不出線索,自覺丟臉,老羞成怒之下,奏准始皇後,全部加以坑殺。他的用意有二:一個是寧願錯殺,絕不錯放,第二個也是立威,要以後不會有人再敢用這些來煩始皇,因為始皇整天心神不寧,最倒楣的還是他們這些伺候在左右的大臣。
「多謝大人厚愛,只是小生懶散慣了,受不了官場的束縛,承蒙大人收在門下當舍人,能為大人獻言分憂,就很滿足了。」張良連忙謙謝。
不知為什麼,他見到這名片好像女子的巫者,心中卻微微有些恐懼,也許是為他臉上滿布的神秘所震懾吧,這些巫者和帝王一樣,自有一股鎮壓人心的魅力!
有人夢見神人吟詩,說始皇活不過三年;有人白天在山頂看見異象,解答出來,預警天下五年之內就會大亂。
「依小生之見,主上性情高傲,目無歷代任何帝王,獨獨欽佩武王的功績和為人。要在氣勢壓過他,小生裝扮的武王必須要當他是後生小子!」
天詔兮吾之驕子,
蒙毅巡視警衛回來,腳步聲逐漸走近。
「當然是率領諸侯伐紂!」始皇對「紂王荒淫無道,武王大會諸侯於孟津討伐」這段歷史很熟諳。
「想不到先生這樣年輕就算無遺策,真可惜我們不能一殿為臣,共扶未來的皇帝。」蒙毅臉露惋惜。
祭拜完畢,始皇要蒙毅出外巡視一下警衛,單獨留下幼公主。
「主上一直是有自己的主見,他問別人,只是觀察哪類人有哪種想法,並不是真正徵求你的意見。譬如說他要是問蒙毅,一定會問立扶蘇好不好?假若蒙毅回答好,那倒楣的是蒙毅,因為主上會懷疑他與扶蘇結黨,或者是受了扶蘇請託。因為立嗣這種大事,不是元老重臣不能參加意見的,蒙毅和我還不夠那種份量。」
「嬴政,你在別的事上聰明,怎麼在這種事上卻如同三歲小孩子?傳人得宜自然可以延長天命,其餘就非本神所知了!」
君宇內兮永懷德,
在趙高府中密室裏,也有三個人在密商,分別是趙高、吳石和一名徐巿派來的密使。徐巿密使是報告,徐巿在海外一個島上,男耕女織,生活得很好,暫時不想回來。
不過,他要是不去沉於鎬池,將來山神找到他該怎麼辦?昨晚的恐怖情景,現在想起來背脊還發涼!山神敢交玉璧給他,一定有再制住他的方法。
「我也有同樣的想法,」項伯也歎口氣說:「天下統一已成趨勢,再打散重來過,又是打打殺殺,以前那種日子並不好過,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是一個好皇帝。」
「始皇為人主見很深,他決定了的事別人很少能更改,他知道大人心向扶蘇,假若你言明贊成扶蘇,反而會激其他的反感而誤事!」張良微笑著說。
「小人我?」密使有點想哭的說:「徐先生派我回來秘密報告船隊在海外的情形,小人可是見不得光的!」
「在天池還有種鳥,名為大鵬,背若泰山,翅膀張開有如垂天之雲,振翅一飛就是九萬里,你所謂的宇內真的是宇內嗎?」
「真的嗎?」始皇有點神往了。
但假若他獻給始皇,告訴他這個怪異荒誕的故事,他會不會相信?要是不相信,又會產生什麼可怕後果?這次他本身去辦案,就以妖言處決了兩百多人,他還要去背這個罪名?
始皇一氣之下,就罰他鬼薪守太上皇陵三年。以後沒有任何御醫再敢說他有病,只是歌功頌德地說他太勞累,開些清火補肝的藥給他吃而已。
「遵命。」
吳石來到地頭後,將隕石周圓二十里地方的民眾都逮捕來,再留下會寫字的成人,然後一一審訊對照筆跡。然而寫字刻竹和石上刻石相差太遠,追查不出所以然,而且無論怎樣用刑,這些黔首就是不承認。
「下官是奉詔行事,身不由己。」吳石有點不寒而慄。
「經過徐巿的祭禱祝問,才知道是海神的阻撓。」
「我說你不懂,你就是不懂,主上的脾氣沒有人比我再清楚——」
「看情形,他對此次鎬池君的話是深信不疑了,只是心中還有矛盾。」張良解答說。
始皇聽罷,半晌不語,這和他在湘君祠的遭遇類似,不過不是似幻似真,而是真的整個人被擄走了。那「祖龍」又是誰?
「大人用不著歉疚,」項伯在一旁插口說:「始皇為人剛愎,又深愛胡亥,難免不做胡塗事,大人這是為天下人著想。」
「哦,不錯,朕越看你越像她,尤其是天生聰慧上。」始皇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聲音粗厲,和張良俊秀的外表極不相稱。
「你認為嬴政這樣聰明,再加上『裝神弄鬼案』的打擊,還會相信我們的鬼話嗎?」
「應該如此,」張良胸有成竹地說:「根據後宮傳出的消息,嬴政政事勞累,再加上勤練房中術及大量服用丹藥,已患上了嚴重的肝病,只是御醫們都不敢說出來罷了。嬴政本身也有所警覺,所以不願立太子的原因,乃是對徐巿的『青春之泉』還抱著希望。」
「有這等怪事?」始皇要近侍接過錦盒,仔細一看,也發現到「大秦御府珍藏」那一行字,他要近侍召御府今來問明真相。
三人同時哈哈大笑。
接著他下令會稽郡和琅琊郡,準備樓船百艘,他要親自擊敗海神,以便利徐巿登蓬萊仙島,取長生不老藥。
和圖書
當時張良是真想狠揍他一頓,但看他年老,便忍氣吞聲為他穿上,老人滿意地稱讚他孺子可教。
「是!是!」吳石連忙答應。
「小人敢肯定他沒讀過莊周的書。」張良調侃地說。
「張繼是始作俑者,還有什麼話好說,」張良微笑著說:「大人正直,不慣說謊,張繼自小流浪江湖,頗知權變,我跟去也好,以後要和主上應對,說謊的事就由小人來應付。」
門客跪倒行禮,由趙高帶出。
有漁人在德水捕魚,在魚腹中起出尺長白絹,上書「亡秦必胡」,這和盧生在渤海所得圖讖不謀而合,前後相映。
「你不想復興韓國了?」項伯詫異地問。
「君命不可違!」幼公主輕喟了一聲。
「毫無疑問的,昨晚我是碰到山神,人力不可能片刻之間就將我帶這樣遠!」他對昨晚的遭遇已深信不疑。
「什麼樣子?」始皇這一問非常厲害,因為徐巿向他形容的仙島模樣,他一直神往,所以記得很清楚,而且徐巿對他說這些時,只有很少人在當場。這一對照,就可知道這個門客說的是否真話。
池邊周圍香煙裊裊,有的民眾在池邊祭拜,更多的民眾站在高處或是爬在樹上,守視祭典的進行。數千虎賁軍在現場擔任護衛,嚴禁閒雜人接近祭禱現場。
蒙毅也走上前去,察看張良的景況。
「你不要管為什麼,我只告訴你,再不設法阻止,恐怕主上這幾天就會明命立扶蘇為太子!」趙高氣極敗壞地說。
「哦?」幼公主沉默不語,臉色變得凝重。
他派了廷尉左尉吳石為御史,到心城隕石附近調查實情。
這下始皇要不相信也不可能了,因為祖龍之事,只有蒙毅和吳石知道,而想立太子的事,除了幼公主以外,他跟誰都沒提過。
他一路上檢視把玩著玉璧,越看越愛不釋手。他是走趙高路線的人,各地包括西域和林胡獻貢來的寶物,都要先經過趙高的手,而趙高總會要他去鑒賞,他很少看到這樣質地和雕工都達到完美程度的大玉璧。
這時只聽到張良大吼一聲說:「本神乃海神是也,爾乃何人,膽敢當面辱折本神?」
「小人今後一定痛改前非!」吳石又再頓首。
張良焚香擊鐘,跪伏在地,口中唸唸有詞,突然和那天一樣渾身顫抖,口吐白沫,一個騰身,跳到半空,還連翻了幾個跟頭,矯如神龍般在空中扭轉,正好跌坐在事先安排的賓席上。
吳石復座後細說了當時經過,當然將自己乞憐求生的醜態省略掉了。
「廷尉其實不必難過,」項伯也插口說:「我們本意是為了主上好,用的方法有時候需要權變,何況立太子是有關天下興亡的事。」
張良和項伯看到他心情轉好,忍不住跟著笑。
「山丞,你看怎樣?」山神轉向穿綠袍的俊俏屬官問。
「好,朕先問你,徐巿現在何處?」始皇怒容稍減。
「如何贖法?」山神在燭光下炯炯發亮的環眼瞪得吳石心中發毛。
「始皇帝,你管你的人間,我管我的海洋,你找我來作什麼?」「海神」怒聲問。
「怎麼,不能算嗎?」始皇不服平地問。
「徐巿辯解已在奏簡說明,小人只是奉徐巿之命,負責向陛下回答疑問。」門客強自鎮定地說。
「聽趙大人一席話,真是勝讀十年書,」吳石歎口氣說:「下官在朝為官也很久了,今天才知道答與不答之間,竟有這麼大奧妙!」
多日來,始皇已經被這些異兆傳言弄得心浮氣躁,如今得到真其實據。既然有了具體的證物,他決定嚴厲追查個水落石出。
誰知趙高比他更厲害,早料到他會有這一點著,不但偽造了徐巿給始皇的奏書,還教會了他這一套。
「不行具五刑之刑,腰斬可以嗎?」山神又問山丞。
這些反朝廷分子,這件事是否又是他們玩的把戲?
「假若他相信我們的預言,他明年會死,他鑒於天下風潮四起,怕胡亥鎮不住,就會立扶蘇,這也是我們地下組織到處放話,製造民間混亂的道理。」
甘泉宮修煉室裏,燭光搖曳,香煙裊繞,獸形香爐裏,焚著西域異香,整個屋子瀰漫煙霧,人處其中,立即進入一種似幻似真的境界。
默禱完畢,始皇連卜三次,「皇后之靈」都表示反對。
趙高閉上眼睛,半晌沒有答話,臉上流露得意微笑。最後他徐徐睜眼,看了兩人一眼才說:「對主上的脾氣,沒人比我再清楚——」
高興之餘,他的膽子也變得大了些,他避席頓首,雙手高舉錦盒過頭啟奏:「臣這次回咸陽途經華陰平舒道時,遇見一件怪事,有該地山神托臣帶一塊玉璧給鎬池君,後來臣發現到這塊玉璧本是御府珍藏,不敢自專,特地稟明陛下,請陛下聖裁!」
「聽我把話說完,」張良耐心地說:「你也說過嬴政聰明,但為情所使,他一心一意想立胡亥,卻又明白胡亥愚騃任性,不可能做個好皇帝。只是他抱著希望,胡亥也許能改,同時再多等幾年,讓天下完全安定,胡亥能當個無為而治的太平天子,笨一點就沒有關係——」
副手和禮生忙著用冷水澆他,想弄醒他來。
「叩謝趙大人!」密使又再避席頓首。
「東海離這裏萬餘里,能召得來嗎?」始皇驚奇地問:「即使能來,又要等多久的時間?」
「朕不和你扯這些,」始皇有點老羞成怒:「只請你告訴朕,為什麼要阻撓朕尋取『青春之泉』?」
原來博浪沙一擊不中,張良逃到下邳,在那裏得到一項奇遇。黃石老人故意將腳上鞋子踢到杞橋下,要張良拾取,考驗他是否有敬老尊賢的品德。張良從橋下撿起鞋子後,老人更要他為他穿上,看他是否有忍辱負重的耐力。
他再打開錦盒,裏面的玉璧還在,超出尋常的大,而且質地和手工之好,在民間很難找到,很像是宮中流出的。就是有人裝神弄鬼,也不會將這樣貴重的玉璧平白無故地交給他。
張良又是全身顫抖,口吐白沫昏倒在地,項伯連忙上前救醒,用冷水噴臉,並為他按摩全身。
張良避席頓首說:「小生並不認為如此!」
「就是你,我要用你來挽回大局!」趙高格格地笑著。
因此他深信昨晚是遇到了山神。
「這倒是個好辦法!」蒙毅高興地擊案說。
「還有一件事朕想不通的是——」他又問。
始皇怒火填膺,正想發作,只見「鎬池君」兩眼翻白,口吐白沫,渾身顫抖,狂吼了一聲:「本神去也,嬴政你好自為之!」
始皇沉吟一會,轉向吳石說:「這樣吧,鎬池君那裏由朕親自去,這塊玉璧暫時物歸原主。」
蒙毅只覺得背脊發涼,他想說點什麼,卻又不敢。
「那該怎麼辦?」兩人異口同聲問。
突然他想到,祖者始也,龍者帝也,祖龍者始皇帝也!他神色沮喪地對吳石說:「這次案子你辦得很好,沒事就退下吧!」
「當然。」始皇回答。
「那當然。」趙高得意作鷺鷥笑。
「鎬池君」相傳為周武王死後為神,由天帝所封。始皇對這位首次以武力統一中原的君主,有著惺惺相惜的特殊感情,他不敢託大,身著全套大禮服率領百官跪伏在地。同時為了表示親民,准許民眾在外圍自由參加祭祀,因此現場參加祈禱求福,以及想瞻仰始皇丰采的民眾,高達數萬。
「唉!」張良也許被他問累了,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才說:「前因後果分析起來太複雜,我只能簡單說明。嬴政深愛死去的皇后,所以這麼多年都不扶正蘇妃——」
「趙大人,怎麼啦?」吳石等兩人齊聲問。
「本神就是掌管海洋的海神,也就是上帝座前的金龍,天池乃在天上,窮發之北,有冥海謂之天池。」「海神」從容地回答。
但他的話還沒說完,就為「鎬池君」所打斷,他反而問他說:「本神在人間留下什麼功績受後人所景仰?」
這名密使乃徐巿多年來最相信的門客,算得上是飽讀諸子百家,有著極好的口才,這些年來專負責他與趙高之間的聯絡。他見過的場面不少,卻是第一次見到帝王這種威嚴。
在再出發途中,吳石坐在騎馬高車內,手執玉璧,心中卻在考慮,應該遵照山神的話,將玉璧直接沉於鎬池,傳達祖龍明年將死的消息,還是將這件事先稟明始皇,還是兩者都不要,另選第三條路——將玉璧收歸己有。
在蒙毅府中密室,燈光黯淡,室外警衛森嚴,禁止任何人接近整棟房子十丈以內,於是整個院子都空曠無人,伺候的婢女也必須奉召才准前來。
始皇在咸陽宮便殿接見吳石,聽取他報告辦理隕石案經過,廷尉蒙毅侍坐。
「這我就更弄不懂了,我們以反秦復國為目的https://m.hetubook.com.com,立昏庸的胡亥,將來弄得天下大亂,不是正好?要是扶蘇當國,以他這次代父巡狩的成績來看,一定是天下大治,我們豈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了!」項伯不以為然地說。
「這是眾所皆知的事,那我們想借鬼話來促使他立扶蘇,不是簡直不可能嗎?」項伯瞪大了環眼插口。
始皇回顧身後依然跪在地上的群眾,只見他們人人滿臉狐疑,似乎不了解他們在打什麼啞謎。
「先生言之有理,只是還是有點過份,」蒙毅剛直的臉上出現了歉意:「以前下官罵趙高裝神弄鬼欺騙主上,想不到自己也要玩這種權術手段。」
「朕看得出他很聽你的話。」
張良微笑不語。
「今後問案,得饒人處且饒人!」山神又說。
「算了,起來吧,」始皇強作微笑說:「什麼都不算,就當沒發生過這件事。」
「吳石,本神知道你心裏在想什麼。」山神哈哈大笑,聲震四壁。
「張繼,楚地下邳人。」
始皇猶豫了一下,當著這麼多眾臣面前,他想問的事當然問不出口,他轉念一想,自己功德遠超三皇五帝,在武王面前也不必這樣自卑,儘管武王成神,而他卻是天之驕子!於是他站起來說:「鎬池君乃正神,應該不說也會明白朕所想問的事!」
侍衛扶他上馬後,還詫異地問道:「大人興致如此之好,一大早就來觀望山景,害得小人們到處找。」
「大人可以說這是主上的家務事,疏不間親,不便回答。」張良說。
「要是朕代胡亥求婚呢?」
「多謝項兄和我有同樣的想法,」張良感激地說:「下一步是投向蒙毅,借他之力,促立扶蘇,但項兄是否肯屈身事仇?」
「嬴政,想不到你謫落人間,也就變得目光如豆起來。你在天上所掌管的天池之大,真凡人所不可想像的!舉例來說,其中產有無數鯤魚,每條魚都背寬數千里,自頭到尾的長度,更無法以人間長度來計算,你想想看,天池有多大!」
「你不說,本神還忘記了,」山神向一位侍衛說:「將江神送來的那塊璧拿來。」
「沉璧之事不多,而且這塊玉璧在御府算是上品,無論尺寸、形狀和紋理,臣都記得很清楚,的確是廿八年祭江所沉之璧,尤其那行與紋理相合的字,更是巧匠精心之作。」御府令肯定地說。
另外,他將海神挑戰的事交由太卜占卜,所得到的結果是游徙大吉。於是他首先遷北河榆中三萬戶到咸陽,並各進爵一級,以應卜象。
「天下之物各有其主,這塊玉璧本來就是嬴政之物。上次他渡江水遇風浪,用來沉江祭禱江神之用,我在無意間得到,這塊璧會給他心理上莫大震撼,『祖龍明年會死』的預言,他也就會深信不疑。至於吳石,就算不怕『山神』會再找他,見了『大秦御府珍藏』那幾個字,諒他也不敢吞沒!」張良分析事理,頭頭是道。
「你真的想知道原因嗎?」「海神」問。
「徐巿這麼多年在海外尋找長生不老藥,久無消息帶回,而且還偷偷將家眷接走,實在可惡之極,這次派你回報,到底還有什麼可強辯的?」
「不然,」趙高正色地說:「應該說是同懷之交,你知道嗎?雖然主上小時有他的奶媽,但我娘常是一邊奶頭奶一個孩子,這不是同懷之交是什麼?」
這位門客天生個子就小,一進入大殿,環顧四周都是身材特大的彪形大漢,再加上殿中什麼都大,更顯得自己出奇地渺小,他兩腳發軟,幾乎都要不聽指揮了。
蒙毅不便說什麼,吳石聽到這句話,等於是得到稱讚和肯定,不覺喜形於色。
「你要說實話,」始皇雙目似箭,直視門客,沉聲地說:「你們可曾見到仙島?」
「海神」仰天大笑,室內回聲激盪,正如大海波濤。
想到這裏,忽然他又發現一個疑問想不通了——為什麼山神千里之間頃刻可到,自己不送去,卻偏要借這個凡人之手?「也許,沉璧要經過一道繁複的祭禱儀式,山神也是神,不願向鎬池君低頭。」他只有這樣來解答自己的疑問了。
「你能確認無誤嗎?」始皇也感到有點頭皮發麻。
始皇的近侍郎中正想有所動作,卻為始皇所喝住,他想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祖龍是誰?」吳石忍不住問。
「起來,起來,請復座!」趙高笑著將他扶回席位:「你別驚慌,我沒有惡意,明天我就安排你覲見主上。」
在吳石行禮退出後,他又對蒙毅說:「蒙毅,你留下,今晚你和幼公主陪朕一起去見見皇后!現在你就去找幼公主來南書房!」
他越聽越感到毛髮悚然,正想起來叫侍從問時,忽然聞到一股異香,人就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
始皇自接到海神挑戰,以及求取「青春之泉」再度出現希望後,他不再提立太子的事,也就沒有人敢再向他提。
「是!」左右兵卒一擁而上,將他五花大綁起來,就拖著往殿外走。
門客照著趙高所教的說了,對蓬萊仙島外形的描述和徐巿所講的大致相同。這位門客本身當然也是精明之輩,他結尾加了一句:「至於仙島內裏的事,徐巿從不對別人說,所以小人也完全不知道了。」
上首官人喝道:「吾乃華山山神是也,你奉詔審問隕石一案,為何殘殺無辜?」
簫剛開始吹出的是他沒聽過的一些曲子,但由曲調風格,他聽得出是楚地之歌。過了一會兒,簫又吹出了新曲,原來竟是新近傳今天下通唱的〈仙真人詩〉。
「大人可借由丞相李斯,請求扶蘇回來留守,這樣扶蘇雖然沒有太子之名,卻有太子之實,只要主上准許,我們便知道他的心意,同時希望大人你也爭取留守,就不必整天要對著主上說謊,內心不斷愧疚了。」
李斯看了看始皇憔悴的臉色以及明顯逐漸瘦弱的身體,明知他肝病已重,應該立嗣,但始皇最忌諱的就是別人說他病,更別說提到死了。有位御醫自認忠誠,說了實話,診斷始皇患了肝疾,建議他必須停服任何丹藥,少近女色,完全不理政事,好好休養一段時間,否則後果堪慮。
相反的,蒙毅遭到挫折,感到非常沮喪。那天他私底下對張良和項伯說:「蒙毅承祖蔭得到主上寵幸,一向自命行事方正,想不到要用裝神弄鬼來蒙騙主上,而且事情還終歸失敗!」
始皇一聽他這樣說,也就深信他們是接近過仙島而無法上去了。
「大人博學,正是。」張良說。
門客為始皇看這一眼,全身有如遭到雷擊,差點說不出話來,可是他想憑趙高的交代,只得硬起頭皮回答:「多次見到,只是靠近不了。」
「螢火怎敢跟月亮比!」幼公主也歎了一口氣:「皇后駕崩這麼多年,後宮至今人人都還稱頌她的賢德,兒臣怎敢相比?」
「大人說笑了,這種方圓幾十里沒有人煙,鳥都不生蛋的地方,哪會有人吹簫?再說大伙白天行路勞累,吃完飯,洗個澡,一躺下來就睡著了!不說這些人中間沒有人會吹簫,就是會吹,也吹不動啦!大人有什麼發現?」侍衛也跟著上了馬。
「另一方面是阻止你侵犯我的掌管範圍,你的野心太大,徐巿雖說是主要為你求取仙藥,實在也是幫你在尋找海中島嶼,你要是不死,遲早會侵入我掌管的領域,祖龍,既然已知明年會死,為什麼不早點安排後事,以便早日歸位,掌管不知要比你所謂宇內大多少萬倍的天池!」
「嬴政在別的事上聰明絕頂,但只要遇到和死去皇后有關的事,他就會變成八歲,要是談長生不老,他就只有三歲了,」張良微笑著又加一句:「這是情和欲望害人之處!」
他只有拖著滿身酸痛的身子,一個接一個山頭翻過去。
公主聞言連忙下跪,始皇還當她是下跪謝恩,但雙手想要扶起她時,卻發現她滿臉淚痕。
「你不但要見光,而且要面見主上。」趙高突然這樣說了一句。
項伯身高八尺有餘,不是別人,正是楚名將項燕的長子,也就是項梁的同胞兄長。他性喜闖蕩江湖,四海遊學,從小就在外面很少回家,前幾年因殺人被通緝,逃到下邳,後來張良博浪沙一擊始皇不中,也逃到下邳和項伯會合,同時合組了一個遍佈各地的反秦組織。
「孽龍,你聽著,不管你如何阻撓,朕一定會戰敗你,取得長生不老藥!」始皇怒氣油然而生,也大聲吼起來。
「吳石,你還有什麼話說?」
這些問題他越想越不通,乾脆不再想,而是做成兩項決定:
「嬴政,你很聰明也很狡猾,」鎬池君哈哈大笑,一派帝王氣度,完全不是巫者原有的聲音:「你的心思本神當然清楚,但在這種場合,你不便明問,本神當然也不hetubook.com.com便明告。」
「是。」李斯無可無不可地答應。
雖然是在偏殿,沒有朝殿那種盛大排場,但也是警衛森嚴,殿下站滿執戟武士和帶劍郎中。
山丞的話未說完,吳石叩頭流血,口中狂喊:「冤枉!大神,冤枉!小人只是奉命行事,罪不至此!」
「這就非小人所能知道的了。」
奉天命兮下牧民,
項伯仰天哈哈大笑,豪邁的笑聲嚇得林鳥紛紛展翅而飛。
莫非是另有其人?但在這樣的荒郊野外,怎會有人?剛才要宿營時,找營地的人員報告,二十里方圓內沒有人煙,莫非是——?近來鬧神出鬼的事太多,吳石雖不全然相信,但也不敢認為全無其事,尤其是坑殺這樣多不知是否有罪的人之後。
祖龍又是誰?他的死與江神和鎬池君又有什麼關係?假若他將這樣貴重的玉璧沉在鎬池,是不是太可惜?
仙真人兮始皇帝,
「前幾天蒙毅介紹的那個巫者裝得真好!」趙高氣憤地說:「聽主上近來的言語,似乎有了想立太子的意思。」
始皇對著神桌高坐,這次是召神而不是祭祝,所以始皇是坐在主位,以貴賓之禮等候神的降臨。
「小人我?」密使哭喪著臉問。
全國各地紛紛出現各種異兆和讖言。
巫者竟這樣像殭屍一樣,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在長安西南的鎬池,正在舉行一項盛大隆重的祭禱典禮,由始皇帝親自主持。
「那當然,」趙高摸摸沒有鬍子的下巴微笑,不過他想了想又說:「不然,像李斯這類老臣倒是應該可以回答,否則主上會懷疑他們沒有誠意。」
「即使神祇要轉念之間立到,為什麼江神不直接和鎬池君會晤,還有待山神居中轉交玉璧?」
「還在,只是他上次冒犯了陛下,至今仍日日惶恐不安,絕口不再提祭禱占卜這類的事。」蒙毅回答。
吳石清醒過來,已是紅日當空,發現自己睡在荒山野外一道山溝裏,渾身上下還在發痛,那是鬼卒捆綁拖拉所留下的,兩手手腕也都浮顯勒出的烏紫。
那年暮春,東郡太守煢惑上奏,有隕星墜地變成大石頭,而有黔首在上面刻字:「始皇死後地分。」
「準備當皇帝的人,不只是為個人擇偶,而要為天下人選后!」始皇鄭重地說。
室內只有蒙毅、張良和項伯三人。
贊禮副手和幾名禮生上前去扶他起來,誰知這名美婦人般的巫者,一手抓一個,像丟稻草人似地將他們丟得七葷八素。
來到階下,他跪地行禮,高呼萬歲已畢,奉命起立回話。
巫者祝禱祈神降臨,沉璧儀式完畢,本該由奉常代始皇念祭文,誰知這時巫者突然摔倒,全身顫抖,口吐白沫,現場稍有混亂,但因始皇在場,誰也不敢亂動。
「要他日後在廷尉多積功德,還有要他帶樣東西給鎬池君。」山丞回答。
事先始皇召見了張良,問他召什麼神來問最好。張良認為召別的神來都是旁敲側擊,恐怕問不出個所以然,不如直接召海神來。
「從小遊蕩四海,早以天下人自居,眼界不會只限於一國一地!」
另外,為了沖淡這股異兆讖言逆流,始皇也主動發起攻勢,命博士為他作〈仙真人詩〉,傳令天下樂工及民間習唱,詩曰——
車行中,始皇目不轉睛地看著已發育良好的幼公主,發現她越大越像皇后,無論是言行舉止,或者是聰慧才智,尤其是那股孩子氣的狡黠,恐怕皇后在世見到,也會自歎不如。
不過,徐巿也上書稟奏,希望始皇能早日擊敗海神,他們將再度前往仙島取「青春之泉」,否則時間已過了這麼多年,童男童女都已長大成人,男女情慾方面的事很難控制,一旦不再是童男童女,又得返回中原換人,耽誤時間就太多了。
除了中隱老人外,誰敢這樣直言申斥他?儘管鎬池君生前為王,死後為神,而他卻是天之驕子!
秦始皇帝三十六年。
自泰清兮玄洲戲,
「不錯,不錯!」吳石與那徐巿密使異口同聲地奉承。
吳石報告此案株連到兩百多人,而且是當地菁英分子時,蒙毅臉上流露出不忍之色。
「那是否能請大神今晚降臨,嬴政在咸陽宮闢密室,焚香等候?」始皇恭敬地說。
那位瀟灑山丞從袖袋裏取出一編竹簡,打開查閱後說道:「據查卷,吳石殘殺眾多無辜,該受具五刑之刑!——」
他面色凝重地說:「張先生今天表演得很好,只是後面幾句話說得過重了些,主上回宮後一直含怒不語。」
「讓他將功贖罪吧!」山丞恭敬地回答說。
「唉,也只有用這些話來撫慰自己了!」蒙毅長長歎了一口氣又說:「主上已決定出遊,日前向我說,希望張先生能隨去,因為他這次要與海神決鬥,可能有仰仗張先生的地方,張先生意下如何?」
「下官不敢這樣想。」吳石被道破心意,嚇得魂飛天外。
始皇若有所思地坐下,半晌沉默不語。
「上次的事,當時朕的確有點生氣,但再一想,對朕無禮的是鎬池君,這怪不得你的那位門客,對了,他叫什麼名字?」
「先生言重了,」蒙毅說:「聽到說謊和欺騙,我內心就感到愧疚,面色就會不自然,哪像張先生這樣,裝鎬池君就是鎬池君,裝海神就是海神。」想起張良裝海神的神態,蒙毅忍不住笑了。
「如何擊法?」
但再仔細一想,沉落在江底的玉璧,不是江神還有誰有這個能耐,能將它撈起來?人稱海無邊,江無底,只不過江神為什麼不將這個訊息直接告訴他,而要告訴鎬池君?
「你不必管,只要照話做就行了!」山神吆喝。
他搖搖頭,擦擦眼睛,頭仍然有點暈,就像宿醉剛醒一樣,耳邊聽到有人大聲吆喝:「吳石!你認得這是哪裏嗎?」
「到時候下官要如何回答?」
李斯當然不會重蹈這個覆轍,他恭身回答說:「恭喜陛下,海神為什麼阻撓,只要找出原因就不難解決。」
他們按照往常一樣,經由秘密通道,進入大殿皇后棺槨厝放處。
「張先生真是摸透了人性!」蒙毅哈哈大笑。
可是吳石卻一點也不見怪,仍然聳肩前傾,陪笑著說:「那大人是怎樣回答的?」
「不知臣錯在哪裏?」張良恭敬地問。
「小哥的年齡是到了該擇偶的時候了。」幼公主說。
「——」始皇一時無話可答,他雖貴為天下之主,卻實在想不起什麼時候真正快樂過。
簫聲順風飄來,他聽不出遠近,但從人護衛中誰會吹簫,而且吹得如此之好,他一時想不起來。
兩人無語很久,始皇心想這層紙不戳破,話就永遠說不明白,因此他徐徐地言道:「皇兒,你和胡亥相處得怎樣?」
「下官不知身在何地,還望貴官指點。」
「哦?先生有何高見?」蒙毅不悅地問。
算了,到咸陽還有段時間,向始皇報告結案經過,還要經過一段時日,再到鎬池的時間加起來,他玩賞這塊玉的時間夠長了。
那位官人濃眉深眼,滿臉虯髯,相貌威猛,很像傳說中的山神。旁立一位穿著綠袍的俊俏屬官。
張良又換上白色法衣,戴上鳩冠,由項伯贊禮。
「原來如此!」項伯有點懂了。
——祭禱鎬池問吉兇。
「應該說兒臣像皇后。」
「什麼也不要做,靜觀其變,假若小生推測不錯的話,始皇會主動問及大人此事。」
「本神乃鎬池君是也,嬴政,你來找寡人,有什麼要問的?」
「鎬池君生前為帝王,當然雍容大度,海神則只是東海一條孽龍!」蒙毅也恭敬地小聲回答。
突然,蒙毅又皺起眉頭說:「主上準備出巡,又不再談立太子的事,下一步起我們該如何走?」
「朕想你做他的皇后,你意下如何?」始皇硬著頭皮說出。
祖龍明年死!他彷彿見到那個山神說話的神情,吳石描述得太活靈活現了。
張良閉目沉思一會兒,才睜開眼睛回答說:「假若不成的話,始皇很快就會立胡亥,那就不必說了;假若他不再提此事,扶蘇就有六成的勝算;要是他主動向你問起,那他已是決定立扶蘇了。」
侍衛遵命從後面黑暗處拿出一個小錦箱,裏面放的是一塊上好的玉璧,晶瑩潤滑,一看就知價值不菲,吳石官居廷尉左尉,當然識貨。
始皇回到南書房,感到有點頭暈,他早發現自己身體不好,卻沒有近來這般嚴重,他常感到四腳乏力,胸中鬱悶,時有想嘔吐的感覺,而且人很明顯的在逐日消瘦下來。
經他這一催,始皇開始著急,二十八年派出這和-圖-書些人,當時最小的就算十二歲,如今已是三十七年,算算也是二十一歲的人了,其餘更大的就不必說了,要是換人,往返又得多加兩年的時間,到時候不知又會有什麼變化,當然不可以。
趙高皺著眉頭,拖著猥瑣的身子,就在室內踱步起來,他這個習慣多少是從始皇那裏學來的,他雖然是邯鄲小兒學步,倒也發現像這樣踱步,頭腦會靈活不少,很多困難問題因此迎刃而解。
「暫時收藏好,等朕決定好祭禱鎬池君時,再取出應用,這裏沒事了,你退下吧!」始皇向御府令說。
「遵命!」吳石即席俯首。
他踱到徐巿的密使面前,一雙小眼睛一轉不轉地盯著他,看得這位密使心裏發毛。
「你不是說我進步了嗎?」張良苦笑著說:「這就是我突破性的大進步。幾年來和家師書信往返討論的結果,家師判定幾年內天下必亂,百姓又要受到戰亂流離之苦。我們再次商議,想由我來做一點『人定勝天』的事,促成扶蘇立位,以免天下又陷於過去幾百年混戰的痛苦。」
蒙毅離席在室內踱來踱去,每到張良和項伯席位之間,就環顧兩人一下。
「朕如今統一宇內,貴為皇帝,還能算是謫放?朕在泰山頂上,明明聽見上帝稱朕為她的驕子、愛子,這還錯得了嗎?」始皇驕傲地說。
不知過了多久,他感覺臉上一陣清涼,人醒轉過來,發現不是睡在帳幕裏,而是跪伏在冰涼的青石板上。
「沒有誰比我更了解主上的了,」趙高又說了一句他的口頭禪:「他沒有決定事情以前,不會問別人,依照目前的情形,他為顧全大局,一定會立扶蘇!」
「有是有了,可是朕正在徵求她的同意。」始皇也露出微笑。
「這是江神託本神轉送鎬池君的,今由你帶去長安鎬池,沉璧於水,然後祝禱三遍:『祖龍明年會死!』」山神將璧交給他說。
項伯笑著回答說:「良弟自遇黃石老人後,可說是一日千里,進步太多,不再是博浪沙山上的魯莽少年,而變成神機妙算的半仙了。」
自始皇在咸陽公開坑殺了四百六十餘名儒生後,不再有人敢公開或私下聚集批評時政,但越聚越多的民怨,卻利用別的途徑發洩出來。
只見巫者神色和舉止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頗有帝王雍容風度,他向跪在地上的始皇說:
「不錯,不錯,大人與主上乃是同懷之交!」吳石等兩人異頭同點地說。
因此他決心今年等到一切準備好,就趁出遊的機會,親自解決海神的問題。
「語病?」始皇一時會不過意來。
始皇親自在皇后畫像前點好香燭,行禮後默默祝禱,蒙毅和幼公主叩首後仍俯伏在地。
「先生果然高明!」蒙毅讚歎地說:「先生要是能入朝為官,一定是大有作為的能臣,要不要下官代為推薦?」
「那只有由我單方面作主了!」始皇搖頭苦笑。
始皇臉色鐵青,不發一言,登上六騎黑馬駕的轀輬車,在萬民高呼「萬歲」聲中,絕塵而去,眾大臣連忙各自乘車騎馬紛紛相隨。
四海一兮慶太平。
始皇轉臉看了他一眼,又轉過來對吳石也像是對他說:「辦案固然要以少殺戮為原則,但有時除惡務盡也是應該的。」
「你要他為朕再召別神,當然不要鎬池君,朕想問問,海神為什麼要跟朕作對。」
「這豈不是坐失良機嗎?」蒙毅不解地問。
他心裏卻在想——又是一個裝神弄鬼的騙局!但他還是很感興趣地對吳石說:「卿家將經過情形詳細說給朕聽,請復座。」
「島上會沒有淡水嗎?」始皇不解地問。
「望山跑死馬!」他不得不拿這句秦地俗語來自我解嘲。
「推下去斬了!」山神大喝一聲,有如雷鳴。
開始時,始皇也懷疑是他們在中間搗鬼,但追查之下,又不太可能,因為異兆、讖言和預言,東自遼東,西至臨洮,北由燕代,南到南海,全都有發現,他們兩個人不會有這麼大的能力。
「你認為本神祇管山魈和飛禽走獸,管不到你這位欽命御史,對吧?」
他驚嚇得兩手一抖,差點將璧掉下來跌碎,他歎了口氣想:「手上的錦盒很多人都看到了,將來追查脫離不了關係,看樣子只有走向主上稟明這條路了!」
這時他忽然聽到一陣簫聲,淒惻低迴,如泣如訴,他不自覺地傾耳而聽。
「還有一件事要請問,」始皇又說:「假若祖龍傳人得宜,是否可以萬世不替的傳下去?」
「為什麼你敢如此肯定?」蒙毅驚詫地問。
在吳石醒來剛離去不久,山溝那邊樹林中,轉出來十幾個人,帶頭的赫然是張良和一位虯髯客。時隔七、八年,張良雖然俊秀依舊,可是氣度舉止成熟許多,他正是昨晚山神廟中裝屬官的人。他笑著對那位虯髯客說:「項伯兄,一切在預料中。」
「據下官看,鎬池君真是降臨了。」吳石有點不服地說。
張良和項伯也跟著笑。
「為什麼?」吳石問。
「不必!」鎬池君說:「嬴政,你是聰明人,本神祇要提示你幾句,你就會悟透了。」
始皇接著談了一些皇后生前的事,思慕之情,溢於言表,幼公主也聽得入神,始皇突然話鋒一轉說:「希望胡亥將來立位時,也能有這樣一位皇后!」
「這要分兩方面來說,一是為了你好,假若你取得長生不老之藥,你就一直待在凡間受盡七情六慾之苦,嬴政,你告訴我老實話,自你懂事以後,你有真正的快樂過嗎?」「海神」哂然而笑。
祖龍明年死!也許他該立太子了。但要立誰呢?胡亥和扶蘇的影像,在他腦中又重疊交錯起來。
打消了始皇立即立太子的原意,最高興的當然是趙高,他有把握,只要不在這種緊急狀況下立太子,時間一久,這個位置自然而然是胡亥的。
這一問的確將張良難倒,而且山神這件故弄玄虛之事,正是他所為,免不掉做賊心虛。但他是何等機智的人,心念一轉,表面一點聲色未動地回答說:「神無形無影,固然轉念之間任何地方都可立到,但玉璧是凡間濁重之物,卻需要按照凡間俗物處理。」
「張先生,下一步我們該怎麼辦?」蒙毅又問。
盧生和石生,如今不知藏居何處,始皇費盡心思想追捕他們,卻始終緝拿不到。
「我才沒有你這樣笨!」趙高對堂堂的廷尉左尉毫不客氣,就像對家奴一樣直斥。
「大人要多注意趙高的動向!」
他一面掙扎抵抗,一面哀聲高叫:「大神,冤枉!冤枉!你總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就這樣將下官殺了!」
「可借此作最後一擊,看看是否能夠挽回。」張良沉吟地說。
「因為小人知道他的老師中隱老人不喜莊周,而主上學的是『帝王學』,與莊周的學說格格不入,他也沒時間去讀與自己興趣不合的東西。」
始皇又轉向蒙毅說:「先前你的那位門客是否還在府中?」
始皇雖然跪在地上,但他的頭仍然是昂起的,一直注意看巫者的表情,因為他對鬼神的事,經過歷次受騙,已經是半信半疑。
聽到幼公主如此問,始皇不禁又回想到那晚他自己向皇后求婚的事,他在心中暗歎,真的什麼都像,連求婚回話都像!他長歎一口氣問:「要是朕的詔命,如何?」
老人沒說其它的話就走了,以後也未再見過面,但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封信給他。張良日夜研習揣摩,氣質及才智都有了莫大的變化和進步。
始皇不再說話,陷入沉思很久,才同時對李斯和蒙毅說:「立太子的事後儀,等海神的問題解決了再說。」
吳石定神一看,只見自己似乎是置身一個廟裏,但又像是一座朝殿,四周一漆黑黝黝,看不清楚,只有正中席案上點有兩支蠟燭,一位穿紅色錦繡官服,頭戴高冠的人坐在中間,兩旁站著十多名刑卒模樣的人,全都手執長戟,腰帶佩劍。
但他忽然像想起什麼似的,沉吟了一下,一拍大腿,高叫了一聲:「不好!」
「每次我們看到仙島出現時,就會風浪大作,波濤洶湧,將船隊打得四分五散,還曾經有多艘船翻覆。」
忽然他靈光一閃,要是能讓她的聰慧來補胡亥的愚騃,那立胡亥為太子,就沒有太大的關係了。
「好,拖他回來,聽聽他還有什麼遺言!」山神喝道。
「那豈不是坐失良機?」吳石歎口氣說。
始皇一字一字的威嚴說出,回音在空曠的大殿中激盪,更增加了恐怖氣氛。這位門客明白,回話稍不小心,就有掉腦袋的危險。
「求大神開恩!」吳石懇求。
御醫們診斷沒有病,只是說他操勞過度,肝火上升,唯一的治療方法就是休息,另加一些降肝火的補藥。
山丞沒有理他,繼續徐徐說道:「不過,據查和-圖-書,吳石多年前尚為廷尉推事時,曾審理一件孝子為父報仇殺人案,吳石不惜得罪權貴,判孝子義憤殺人,只罰三年鬼薪,這是他唯一的陰德,應該減刑。」
他習慣性地踱到南窗邊,推開窗戶,見到的又是一勾新月,不知為什麼,每逢見到新月,他就對皇后有股難以形容的思念。
「你們昨夜可曾聽到簫聲?」吳石問。
「本神此次也是奉天帝之命行事,」山神撫摸著臉上的虯髯說:「因你殘殺無辜太多,天帝命我在你路過此地時拘捕你,得以便宜行事!明白了嗎?」
御府令行禮告退,始皇仍在心中一直咕噥——祖龍明年死,這祖龍到底是誰?
他這一殺就殺了兩百餘人,這些人在當地都算得上是輿論和精神領袖的知識分子。
「明明是裝神弄鬼,」趙高鷺鷥般笑了幾聲:「這些事哪能逃得過我的眼睛!」
吳石兩腿發抖,全身都軟了下來,一點都不聽指揮,他根本就無法行走,一步步都要鬼卒往外拖,平日他判案殺人如麻,這時候才知道挨殺的滋味不好受。
「請說。」
「張生這句話就錯了!」始皇抓住他語病似地得意微笑。
「朕問你到底是為了什麼?」始皇有點不耐煩。
「他只喃喃自語一句話:『山鬼只知一年事!他怎麼能知明年?』」蒙毅回答:「下官不明白主上說這句話的時候,心中作何想法。」
「父皇是詔命,還是徵詢兒臣意見?」幼公主仍然跪著沒有起來。
「下官不敢胡思亂想。」吳石趕快壓制住心中那股想法。
這巫者是蒙毅介紹的門客,始皇絕對信任。據蒙毅說,他自小得到異人傳授,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對易經及占卜,搜鬼通靈等奇學,更有獨到的本領。
吳石還想爭辯,但想到趙高裝神弄鬼受罰,到如今還是庶人身份的事,他不敢再提,只是討好地說:「主上要立太子一定要立胡亥公子,將來他一繼位,趙大人就是帝師了,還望多加提拔。」
三人又談了一些細節,張良和項伯才起身告辭,臨行時,張良又向蒙毅叮囑一句:
「當然,」海神豪邁地笑了:「俗語說:『三山六水一份田。』水你管不到,山你管不到,你所管到的只是這一點陸地,但你可知道,不說西域之西還有很多國家,東海和南海以外更有無窮大的陸地和無數多的島嶼,區區一個中原就能算是宇內嗎?真是寒蟬春生夏死,不知有秋冬,鳥雀騰躍不過幾丈,便自以為高了!」
「父皇的話有語病。」幼公主笑著說。
「很好。」幼公主低下頭。
秦萬世兮不更替!
「始皇回宮以後,真的一句話都未說?」張良沉思一會又如此問。
「哼,那可不一定,」趙高搖搖頭說:「主上今天問起我,要立太子該立誰?」
「大神開恩!大神開恩!」吳石喊得聲嘶力竭。
「這次江神託華山山神持玉璧作信物,勸言本神祖龍可以討伐了!」
蒙毅聞聲連忙跪倒,連連謝罪失言,始皇也起立以主人身份延坐。
御府令奉詔前來,叩首行禮後檢視玉璧,剎時間臉色變得蒼白,彷彿看到了極其恐怖的事物。他聲音顫抖地說:「啟奏陛下,這正是前次渡江水,適逢風浪,陛下祭禱江神,沉於江中的那塊玉璧,不知怎麼會被人撈起。」
「趙大人真是明智,」吳石拊掌稱絕,然後不解地問:「趙大人和主上這種交情都不能提意見,那就沒有人夠資格提了。」
「蒙毅的裝神弄鬼,再加上李斯的進言,可是非同小可!」趙高像從美夢中醒過來一樣驚惶:「李斯是最會揣摩上意的!」
那天在華陰平舒道野外宿營,從人為他張好臨時帳幕,他上床後,思索著該如何回奏始皇的事,興奮得無法入睡。
「原來如此,那我們現在就開始作法吧!」始皇滿意地說。
「你認為嬴政相信了這個神話,就會急著立太子?」項伯仍然不解地問。
「你本為天上烏龍,掌管天池,因有凡心,謫到人間贖罪,如今你竟然忘本!」「海神」笑著說。
他費了全身力氣,總算爬上山頂,原來他睡著的山溝離昨晚的宿營地並不遠,站在山頂遠遠看得到他的黃色帳幕,還隱約看見人馬在附近山溝及道路上亂轉。他大聲喊了幾聲,只有空谷傳來陣陣回音,那些人仍然沒有反應,他明白他們聽不見。
始皇望著皇后的畫像,在心中默念說:「玉姊,你生前雖然不贊成我立胡亥,但胡亥是我們唯一的兒子,不立他,立誰我會甘心?如今江神言我明年會死,立太子已是豈不及待的事,現在我幫你找到一個媳婦,不但相貌舉止和你相像,聰明才智也可和你相比,願你在天之靈也表示一點意見。」
「我再問一句,」項伯問話真有執著精神:「我們是想要他立扶蘇,他相信了我們的鬼話和立扶蘇又有什麼關係?」
張良了解他內心的痛苦,只得這樣安慰他說:「主上為人做事都極度自信,除了用這方面的辦法,根本就影響不了他。再說,我們的對手是最了解他個性的人,他們用這種方法,我們也不能不以這種方法來對付。」
這名密使嚇得避席頓首,磕頭如搗蒜,哀聲喊著:「趙大人,這不是開玩笑的!」
「沒有,本官只是問問而已,走吧!」吳石臉色蒼白地揚鞭,一拉嚼環,白馬急馳而去。
「還有,」蒙毅微笑不止地說:「那天張先生裝海神的談話,好像是出自莊周的《逍遙遊》。」
「雖然眼下他頑劣一點,但一旦繼位,朕相信他會改。」
「當天我在一旁擔心,深怕主上識破,主上讀的諸子百家不少。」
鬼卒又將吳石拖回神案前,將他推跪在地。
「為什麼?是否島上的人不歡迎你們,還是你們所見到的只是海市蜃樓的幻境?」
「父皇可曾為小哥選好了人?」幼公主頑皮地笑。
「嬴政,那你就來試試看吧!」「海神」仰天哈哈大笑:「本神去也!」
最後他約張良在橋上見面,故意提前到達,然後責怪張良與老人約會卻遲到,這樣接連三次,第四次張良乾脆不睡覺,前一天晚上就在橋頭等候,這次總算比老人先到一會兒,通過了測驗。老人大喜,傳授了他一套《太公兵法》,並且告訴他:「好好讀這部書,學成即可為王者師矣,十年後,你會大展事業,十三年後,到濟北來見我,谷城山下有塊黃石,那就是我!」
還好,在他翻過第三個山頭時,他的屬下終於發現到,連忙派了一名侍衛帶著他的座起飛馬來迎。
「祖龍乃天上星宿,明年應該歸位,這是第一;行其所當行,立其所該立,不要被私情所蔽,這是第二個你想得到的答案。另外有句話要奉勸,稍存上天好生之德,免得為血所污染,歸不了天上星位。」
「退下去吧,朕自有主張。」始皇爽然若失地說:「補給與糧食的事,你去和趙高商量辦理。」
「不是,的確是蓬萊仙島。」門客只有一口咬定。
「海神這一問問得甚好,既然你知道你我奉上帝之使命各管一方,為什麼要阻撓朕尋取『青春之泉』?」始皇顧著主人的立場,說話非常柔和。
御史吳石辦完心城隕石妖言案後,取道洛陽經函谷關回咸陽,前後隨從護衛也有百餘車騎。
始皇在偏殿接見徐巿的使者,趙高沒有食言,前一天晚上教了使者一番話,要他記熟以便臨時應對。
「海神阻撓?他為什麼要阻撓朕求取仙藥?」
「莊子曰,鵬之徙於南冥,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九萬里,這還只是有生有形的神物,」張良微笑著說:「至於成神以後,無生無死,無形無影,思想所及,轉眼卻至,已不再受距離的限制。」
大家都認為吳石是貪看風景迷了路,吳石也順水推舟地承認。
「韓國的復興和天下生民的痛苦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張良笑得有點淒涼。
始皇退至南書房後,召李斯和蒙毅來見。他向李斯說:「徐巿有使者回來,說是接近了蓬萊仙島多次,只是為海神所阻,看來求取仙藥『青春之泉』還是大有希望的。」始皇心有未甘地說。
始皇愛憐地撫摸一下幼公主的秀髮說:「把眼淚擦乾,就當什麼事都沒發生過!」
「無論怎樣,下官也是始皇帝欽命御史,不能讓下官死得不明不白。」其實他心裏想的是——憑你一個山神怎麼敢隨便殺欽命御史,不怕觸犯天條?可是口裏不敢說出來。
吳石在一旁滿頭霧水,猜不透是怎麼回事。
「海神怎麼跟鎬池君不一樣,舉止如此野蠻?」始皇細聲問蒙毅。
「主上問過李丞相沒有?李丞相又如何回答?」吳石好奇地問。
「島上雖有少數山澗,但因地勢陡削,下雨水即流入海中,存水處甚少。」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