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泰戈爾短篇小說集

作者:泰戈爾
泰戈爾短篇小說集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從前有個王

從前有個王

皇后極其仔細,親自烹飪了六十四道菜。她為他設下檀香木的座位,將食物盛於金銀器皿中。公主則立於座後,手執孔雀羽扇。經過十二年在外苦修,今朝返回宮來,公主揮扇,滿廷因她的美麗而光彩奪目。王望著女兒的臉,卻忘了佳餚美酒。
就這樣,一過又是四五年了。他的同伴仍常在問他:「住在那座築有七個廂房的宮殿裏的那位美麗女士是誰?」這個婆羅門階級的兒子從學校回來,悶悶不樂,問公主:「我的同學常問我,住在有七個廂房的宮殿裏的那位美麗的女士是誰,我無法回答他們。告訴我,啊,告訴我,你究竟是誰!」
關於這一點,王非常興奮而肯定地說,他第二天出宮所遇見的第一個人應該娶她。
但是,故事再繼續講下去又有什麼用呢?事情是愈來愈不近情理了。這個七歲的孩子並不知道死後是否有「後來呢?」即使祖母的祖母也無以奉告。
以極度欣愉的心情,我問祖母:「後來呢?」
但是,現在的讀者要求更正確的說法與更正確的求證。當他們聽到這樣一句故事的開場白時,他們會立即挑剔或懷疑。他們把科學的探照燈直射到傳奇的霧層中,並且問道:「那國王?」
在一旁的公主只揮動她手中的孔雀羽扇,王吃完了飯。
「難道會是別人嗎?」皇后嘆口氣反問道,「你不知道你已在外十二年了?」
祖母繼續講,「那個王有一個皇后。」
母親對我說:「好吧,」又轉向僕人說:「告訴老師他可以回家。」
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了解所有美好的事物;我們也能以我們不出差錯的自家的「科學」方法,去辨認一個仙女故事的美感。我們從不在乎像知識那樣無用的東西。我們只注重真理。我們那不通世故的小心靈,頗了解真理的水晶宮在那裏https://www.hetubook.com.com及怎樣抵達那邊。
但是,人人都一定知道,一個七歲的孩子想要長久保持他那不正的幻覺是多麼的困難。大約過了片刻,我抓住祖母說:「奶奶,給我講故事嘛。」
王仍舊好一陣默然驚異,而終於歡呼道:「我的小女兒已經長成一個大美人了。」
這位婆羅門階級的兒子同意了。他到了晚上數著時刻希望夜的來臨。公主在金色的床上鋪上白花,把金色燈添上香油,點燃起來,戴上髮飾,穿上漂亮的藍袍,亦數著時刻希望夜的來臨。
祖母繼續講:後來,公主把她的小丈夫帶走了,而且為他築造了七間廂房的大宮殿,就在這宮殿裏照顧他的生活。
我在床上,上下跳躍,把長枕抱得更緊說:「後來呢?」
而今,講故事的人也變得更為精確了。他們不再滿意舊式的方法含混其詞地說,「從前有個王,」而換以較有學問的開端:「從前有個王,名叫阿迦塔沙楚。」
因此,我虔誠祈禱,我的祖母又天生就是那份祖母心腸,不會像她那不幸的孫兒天生是個命運乖戾的傢伙。
我必須多次請求。奶奶跟母親繼續玩她們的牌,不予理會。終於,母親對我說:「孩子,不要吵,等我們玩完這一局再說。」但是我堅持說:「奶奶,給我講故事嘛。」我跟母親說,她們這一局明天再玩,她必須讓奶奶馬上給我講故事。
如果我的祈禱不靈,起碼也可能是應驗了某種自然律,雨是沒有停止。然而,天哪!我的老師卻沒有為雨所阻。
在仙女故事中,通常一個王總有幾個妃子,才合乎誇大其詞的敘述。不管什麼時候我們一聽到兩后時,必然心情沉重。因為其中必有一個不快樂,而祖母的故事倒無此顧慮。這個王只有一后。
最後,他和_圖_書詢問他的皇后:「請問,這美如天仙的女孩是誰?是那家的女兒?」
這位婆羅門階級的兒子也渴望知道她是誰。他只記得,曾經有一天他在撿柴,引起了一陣騷亂。但是,這件事歷時已久,已經記不太清楚了。
但是,這個王為他的皇后留下一個小女孩,現在已長成一位美麗的公主。
最後,這位婆羅門階級的兒子非常不耐煩了,說:「呵,美麗的女士,如果你今天再不告訴我,我就離開這有七個廂房的宮殿。」而後,公主說:「我明天一定告訴你。」
當我一看到他的雨傘,我儘快跑進我母親的房裏。我的母親和我的祖母相對坐著,在燈下玩牌。我跑進房裏,倒臥在床上的母親身旁,說:
那天晚上,她的丈夫,這位婆羅門階級的兒子,他幾乎興奮得吃不下東西,但是,當他一吃完了晚餐,他便上了鋪有白花的金色床,並且對自己說:「今天晚上我一定可以知道住在這座有七個廂房的宮殿這位美麗女士是誰。」
那是好的開始。他只有一后!
我記得很清楚,在加爾各答那個晚上,故事是這樣開始的。這天整日都在下雨。整個的城市都洪水氾濫。我們住的那個巷子,水深及膝。幾乎可以確定的是,那個晚上老師因洪水不能來的那線希望是可能的。我坐在走廊外角的小櫈上俯望著巷道,我的心愈跳愈快。我的眼睛每一刻都望著雨,當雨下得小一點的時候,我就虔誠禱告:「主啊,祈求雨下到七點半。」因為我確實認為,只有雨才能保護一個無助的孩子,整個晚上在加爾各答的某個角落,不為他的老師抓住。
第二天,這位婆羅門階級的兒子,從學校一回來便說道:「現在,你告訴我你是誰。」公主說:「今天晚上晚飯後,等你上床了,我一定會告訴你。」
母親屈服和*圖*書了,我便馬上衝向祖母,抓住她的手,高興地蹦跳,把她拖進我的床上蚊帳裏。我興奮地兩手抱住長枕,愉快地上下跳躍,最後,較為安靜下來,說:「呃,奶奶講故事吧!」
公主說:「今天不說好吧。以後我會告訴你。」後來,這位婆羅門階級的兒子每天都要問:「你是誰?」公主仍回答說:「今天不說好吧。改天我會告訴你。」這樣一過又是四五年。
第二天早晨,當王出宮的時候,他看見一個婆羅門的兒子在宮外森林裏撿拾柴火。他大約八歲。
「但是,你為什麼不給她找婆家呢?」王問道。
但是孩子的信念永遠不容許被擊散,為了不讓孩子聽死亡神殿的事,故事到此急速結束。老師不在的這個晚上,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卻又這樣急速結束,也許使孩子憤怒。因此,祖母必須回想起仙女故事中的大結局。只是她講得太簡單了——僅將屍體用蕉筏浮於河上,叫一位巫士唸唸呪文。但是,在那個雨夜,黯淡的燈光下,死神在孩子的心裏已失去恐懼感,因為整夜除了沉睡以外什麼也沒有。當故事結束時,疲乏的眼皮已經垂下入睡了。就這樣我們的上一代把孩子小小的身軀漂浮在時光的夢鄉,而到了第二天早晨,唸幾句呪文詩句,又把他喚回到這個光明真實的世界來。
在我心底我暗自許願,我就是那個七歲撿柴的小男孩多好。這天晚上雨聲淅瀝。我床邊的土燈火光黯淡。祖母講故事的聲音漸漸懶洋洋的。所有這些事情都已記入我那簡單的腦袋裏,相信終有一天,我在某一不知名的國王領地內,黎明時分在那裏撿拾柴火,一下子會有像希臘女神那麼美的公主與我交換結婚飾物。她的頭髮上繫著金帶,耳朵上戴著金耳環。她還戴著金項鍊,金的胸飾物,腰上圍著金帶,腳踝上有和*圖*書金圈,走起路來鏗鏘發響。
終於,母親摔下牌說:「你最好隨他的意。我管不了他啦。」也許她想起我該去做那些乏味的功課,卻又沒有了那煩人的老師。
即使我的祖母與她的批評者無所爭辯,那門婚事的本身仍大有問題。首先,這樣的婚姻從未有過。其次,一個貴族階級的公主和一個婆羅門階級的七歲男孩結婚,怎麼可能呢?她的讀者馬上會認為,作者是以間接不平的方法在反社會習俗而且說教。他們將訴諸報章,以求公斷。
而後,皇后派人去請王回來,告訴他只要回來一個晚上,只吃一頓飯即可。王答應了。
如今,我們為應所需只寫些事實的東西,而真實的情形正是:
王說:「我將把我的女兒嫁給他。」
我希望沒有孩子會被強迫去唸這個故事。我真的認為這個故事不要用在教科書中,或低年級教科書中。我的行為很糟,但未受到處罰。相反地,我那不正當的請求卻獲得允許。
如果我的祖母是個作家,她就會把這一則小故事說得更精彩些。首先,聽故事的每個人都會問,為什麼這個王要在森林裏逗留的歲月是十二年呢?再要問:這位公主那時怎麼不結婚呢?這樣把婚姻耽擱下來是不合理的。
皇后拍拍前額叫道:「哎呀,我的命多苦!你連自己的女兒都不認得了?」
祖母繼續講:這個小男孩上學了,從老師那裏學會了許多東西,並且,當他長大了的時候,班上別的孩子問他:「跟你住在那座有七個廂房的宮殿裏的那位女士是誰?」
「媽,我的老師來了,而我的頭痛得那麼厲害;我能不能今天不上課?」
「你不在,」皇后回答說,「我怎樣去為她找個合適的對象呢?」
誰能干預王的命令呢?這個孩子立即被叫過去,在他與公主之間互換結婚飾物。
這位公主吃著她丈夫剩和_圖_書下的晚餐後,輕輕走進臥房。她就在這個晚上,必須揭露住在有七個廂房的宮殿裏這位美麗女士的身份。然而,當她爬上床要跟他講的時候,她發現一條蛇從花裏爬出來,並且已經咬了這位婆羅門階級的兒子。她的童養丈夫躺在花床上,臉色蒼白呈死亡狀。
十二年過去了,王仍在苦行苦修,並未念及他那美麗的女兒。公主已屆亭亭玉立,該是如歸的時候了,王卻沒有回來。皇后坐立不安,憂心如焚說:「難道如是金枝玉葉命中註定要老死閨中不成?而我的命又何其苦哉!」
「從前有個王。」
祖母的故事下一情節是該王無子嗣。在我這七歲的稚齡,我還想不起來一個人沒有兒子會有憂慮的必要。也許他以後會有。
祖母說:「後來……」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並不想知道仙女故事裏的這個王是誰。並且,他叫席拉底提亞或沙利伐罕,他住在卡西或康諾吉,都沒有關係。能激起一個七歲的孩子心中無比高興的事,是他的統治權這一事實,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從前有個王。」
講到這一高潮,我向我精明的祖母靠近些,並且熱切地問:「後來呢?」
我的心幾乎停止跳動,含著眼淚問:「後來呢?」
就在那個時刻,在巷道的轉角處,我看見他的雨傘慢慢過來。我的希望化為泡影,我的心已崩潰。真的,如果一個人死後確有因果循環,罪與罰互易,那麼將來我的老師再投胎將是我,而我也將轉世投胎成為我的老師。
當我聽到這個王進入森林苦修以得子嗣的事,我也並不怎麼興奮。唯一叫我往森林裏跑的情形是逃避我的老師!
「從前有個王。」
很明顯,她沒有想到我的毛病已很嚴重,因為她繼續玩她的牌,而沒有進一步加以注意。而我把頭埋入枕頭中,暗自發笑。母親跟我相互間都甚為了解。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