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孔子

作者:楊書案
孔子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二十三

二十三

仲尼聽說這事,很感慨:曾參這些想法,足以使他保持節操。
「你並沒有向人要東西,人家主動送給你,怎麼不接受呢?」
「不,這不是求!」馬上有人站起來,反對這種說法,「這不是先生主動請求參與,而是人家主動給他參與的機會。」
仲尼撥絃、按琴的雙手停下來,疑惑地抬起雙眼,望著門口。進來的,是弟子子貢。
「琴聲浮躁、貪婪,似乎心中忽然有異念來襲。先生這樣的道德長者,應該心清如水,怎麼容得下浮土、沉渣呢?」
仲尼正在鼓瑟,忽然聽到咚咚的腳步聲,琴思頓時被打斷。平時,只要聽到先生彈琴,學生們走路、說話,甚至喘氣都是輕輕的,生怕擾了先生的琴思,今天怎麼了,來人是誰?
弟子們很快分成兩派,一派說,先生是「求」;一派說,這不是「求」,而是「與」。究竟是「求」,是「與」,爭執半天,相持不下,不了了之。
子貢姓端木,名賜,二十幾歲,老家就在衛國。子貢聰明能幹,辦事能力很強,是仲尼特別喜歡的學生之一。
同學子禽不同意這種說法。他說,夫子也有所求。爭辯轉至夫子有無所求的問題上來,大家要子禽舉出例子,夫子在什麼事情上有所求。
仲尼與弟子在衛閒居,又有時間讀書論道,彈琴自娛了。
仲尼這才叫門人將曾參喚進去。
「夫子到一個國家,想方設法參與這個國家的政事,這不和圖書是『求』嗎?」
子貢覺得曾參的話很有道理,轉身便往屋裡走。他要看看,彈琴的究竟是不是仲尼先生,先生又是怎樣在彈琴。
仲尼並不怪子貢問得唐突,但是,也不直接回答他的問話,而是委婉道來:
子貢細聽,果然琴聲變了,不像剛才那樣悠揚悅耳,徐疾有致。
開始,那琴彈得徐疾有致,悠揚飄逸,合於律,中於節,很有韻味。一聽這琴聲,便知道是仲尼先生彈的。先生幼年就學習樂器,青年曾從國手師襄子學琴,技藝很高。
「確實不知道。」
仲尼說,土呀,掘它能夠得到甘泉,種它能夠收穫五穀。草木靠泥土繁榮,鳥獸魚在大地上棲息。生,在地上站立;死,入土裡安息。功勞多不自誇,對世界貢獻不斷。位卑在下,卻又能默默奉獻的,大概只有土地了。
他好學多問,平時常陪先生坐,一起討論學問。很虛心,也很尊重老師。有一次,他問仲尼,賜是學生、下輩,卻不知道做下輩的為人之道,請先生教我。
「你還不知道你近來做錯了什麼事嗎?」
忽然,曾參皺起眉來,一副很不高興的樣子。子貢見聽琴的曾參忽然改變了怡然欣賞的模樣,奇怪地問:
「曾參要面見先生,曾參究竟有什麼過錯,請先生當面說個明白,也好改過。」
今天,又談到「求」,何不趁機問問夫子本人,對這事如何看法?
子貢聽了,很受https://m.hetubook•com•com感動。他說,賜雖然笨拙,願意按先生這番話做。
「你怎麼啦?」
子貢將曾參的話如實告訴仲尼,先生淨手潔身,彈琴時清心寡欲,不應該有浮躁、貪婪的邪念。
仲尼讓子貢去把曾參叫來,以便當面說清這事。
仲尼聽了,驚嘆說,曾參真是天下賢人,年紀不大,對音樂的理解卻十分深,難得,難得!
「曾參說,先生沒有貪求之心。就方才彈琴這件事說,那是對的。可是,先生是不是從來無所求呢?比如說吧,夫子到一個國家,必定想法參與政事,這是夫子求來的呢,還是人家主動給予的機會呢?」
曾參最終還是不肯接受使者的賜予。
仲尼給弟子們講學論道,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將弟子們召集到一起,讀書、講解,是上課的方式。更普遍、更經常的方式,是師生數人聚在一起,不拘形式地討論問題。
「弟子明白了,剛才是貓貪求鼠,並非先生自己有貪求心思。」
不久,曾參果然來了。門人攔住他,不讓進去,說是仲尼先生吩咐的。
曾參回答:「我聽說,接受賜予的人,怕人,賜予的人驕人。就算你賜我衣物而不傲視我,但我受了你的衣物能不怕你嗎?」
你呢,明明知道父親大發雷霆,看到他要拿大棒子打人,還站著不動,等他打。如果,你父親一氣之下,一棒子下去,把你打死了,你豈不是殺身陷父親於不hetubook•com.com義?你不是天子的子民嗎?殺天子的子民該當何罪,你不是不知道。如果讓父親陷入殺人法網,你不是更加不孝嗎?
現在,他帶著情緒進屋來,好像對先生有什麼意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仲尼放下手中琴,等子貢說話。
「君子如果有所求,那是靠溫、良、恭、儉、讓的態度求取。君子的求取方法,是不是和常人的求取方法不大一樣呢?」
曾參莫名其妙,不知道先生為什麼這樣對他,請門人進報:
仲尼心平氣和地分析他的錯誤:你聽過古時帝舜的故事嗎?古時候,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有個兒子叫舜,舜是怎樣侍奉他的父親呢?有事情喊他,使喚他,隨叫隨到,舜時刻都在父親身邊侍候著。瞎子父親心煩意躁,有時候嫌兒子侍候得不好,要提刀殺人,找兒子就找不到了。輕輕打他一巴掌,受著;如果看見瞎子父親抄起大棒打人,就趕快逃走。
硬撐著,把瓜鋤完,回到屋裡,曾參又淨手潔身,彈琴唱歌。想讓父親聽到琴聲、歌聲,心裡踏實,知道他沒事。
仲尼說:你問得好,作為下輩,做人之道,是不是要像土一樣呢?像土一樣?子貢說,我還不明白。
這一天,讀書的間歇,弟子們在室外閒談。一陣琴聲從戶內傳出m.hetubook•com.com,大家沒怎麼在意,各人說各人的話,只有曾參和子貢二人沉默不語,傾耳聽那琴聲。
這番話入情入理,說得曾參心服口服。
他年紀雖小,卻十分注重修身。少年時代,在家鄉穿著舊衣服耕種,魯君聽說他的賢名,派使者送去布帛說,用這做幾件衣服吧。曾參不受,讓使者原物帶回。使者奉命,第二次又送去,他還是不受。使者不能理解,問:
剛才,我鼓瑟的時候,有一隻老鼠從牆洞裡偷偷爬出來,耳朵豎起,鼻子嗅著,試探著往前走,似乎想覓食,又似乎在洞裡憋久了,想出來蹓躂蹓躂,活動活動身子。屋樑上蹲著一隻貓,看見了出洞的老鼠,牠順著屋樑,跟蹤老鼠,打算伺機撲下。老鼠十分機靈,敏感到什麼,轉身溜回洞去。貓子沒有抓到老鼠,四爪亂刨,拱起背脊,一副焦躁失意模樣。
有一次,曾參在園裡鋤瓜,不小心,鋤斷了瓜根。父親曾點也在旁邊鋤瓜,看見兒子把一兜長勢正旺,快要結瓜的秧子鋤死了,心痛得很,火冒三丈,手提棍棒,一棒子夯了過去。曾參挨了一悶棍,當時昏死在地。過了半晌,慢慢甦醒,皺著眉頭,忍痛站起身來,沒有半點惱意,反而向父親認錯:
曾參,字子輿,魯國人,是仲尼早年弟子曾點的兒子,今年才十幾歲。
「你細聽那琴聲!」曾參嘆了口氣,「唉,想不到夫子竟突然奏出邪僻不正的樂音來。」
「剛才是兒子做了錯事,得m•hetubook•com•com罪了大人。父親棍棒教訓兒子,沒有用力過猛,扭傷身子吧?」
「曾參來了,別讓他進門!」
有弟子把這件事告訴仲尼,仲尼聽了,大不以為然,對門人說:
子貢茅塞頓開。夫子雖然沒有直說,但意思十分明白,他和老子道家不同,承認自己是有所求的。只是,他十分注意方法、氣節,不能諂媚以求,不能不擇手段地貪求。夫子將求的方法、態度,歸結為溫、良、恭、儉、讓五個字,算是說到節骨眼上了。
現在,曾參應|召進來,一旁侍立。仲尼先誇他音樂學得好,理解深,再說明方才彈琴時遇到貓捕鼠,貪求意念滲入琴曲的情況。曾參聽了,誤解也就消釋。他說:
這種意念,不自覺就滲透到我的琴聲裡去了。曾參說,我的琴聲裡有貪婪之心,邪僻之念,很對。
說到「貪求」兩個字,子貢聯想起幾天前的一件事。那一天,同學們在一起討論學問,也說到「求」字,幾乎所有同學都承認,自己有過求人的時候。但是,老子似乎是主張無為、無求的。接著,談到仲尼先生,有人說,夫子一生是無所求的,到哪裡都是合則留,不合則去。
曾參也很講孝行,但有時講得過分,仲尼就批評他。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