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離亂歲月
臨街的牆上到處刷滿了「中日親善」、「東亞共榮」、「建設大東亞新秩序」之類的黑字標語,街道上行人寥落,一隊隊巡邏的日軍列隊走過,樹上的蟬也噤聲不語。
梁思成也興奮地說:「看這大殿的輪廓、比例,唐代以後的建築是不會有的,這下我們沒有白來,抱上大金娃娃了。」
回到英租界紅道路家中,這裡還稍微安全一點,但睡夢中常被槍炮聲吵醒。他們不敢久住,津浦路已成畏途,決定先乘船到青島,而後南下。
東大殿內,保存著唐代和明代的五百多尊彩色泥塑,大殿正中大佛壇,有三十尊彩色泥塑,是與大殿同期的作品,壇上的塑像,有釋迦牟尼佛坐像、彌勒佛半跏像、阿彌陀佛坐像,也都有三米高下;壇上蹲踞的是供養人,手上捧著盤碗,內盛淨果。
北平出走
九月的長沙,天氣熱得像蒸籠。下了火車,在小攤上吃了幾塊榕江西瓜,暑氣稍退,他們在火車站附近租了兩間房子。這是一所二層灰磚樓房,房東住在樓下,樓後面有個陰暗的天井。
七月初,他們開始回返,一路上或騎騾子,或爬山,或坐貨車。走出五台山,經砂河、繁峙,到代縣,已是七月十二日了。
五百里鐘聲撞不醒一個泱泱佛國的長夢。
飛機走後,他們從焦土裡扒出僅有的幾件衣物,剛剛安置下來的家,又化成了一堆瓦礫,有好長一段時間,一家五口東一處西一處借住在朋友家裡。後來,他們和金岳霖一起,住在長沙聖經學院。
鐵蹄下的天津,刺刀的寒光冷凝著一九三七年八月。
千年古剎的驚奇
林徽音、梁思成不敢在這裡住宿,即刻乘上去濰坊的汽車,在濰坊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又乘上了開往濟南的第一班火車。
林徽音站在百丈石崖之下,出神地望著飛掛遙峰的瀑布,聽著那轟鳴的水聲,對站在身旁的梁思成說:「我感覺到世界上最強悍的是水,而不是石頭,它們在沒有路的絕壁上,也會直挺挺地站立起來,從這崖頂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去,讓石破天驚的瞬間成為永恆,讓人能領悟到一種精神的落差。」
這行字表明佛光寺建於唐大中十一年,印證了碑文記載的年代。在當中第三樑,又發現了「助造佛殿澤州功曹參軍張公長」字樣,大家一鼓作氣,山間南樑下的字跡也終於辨認出來:「敕河東節度觀察處置等使檢校部工尚書兼御史大夫鄭。」
台懷鎮地處五台山五大高峰懷抱之中,這個小鎮居住著漢、滿、蒙、藏四個民族,近二千人。
門窗已被震垮,到處是玻璃碎片,剛剛走到樓梯拐角處,又一批炸彈在天井裡炸響,林徽音被氣浪衝倒,順樓梯滾到院裡,樓房塌倒了,一家人逃到街上,大街上黑煙彌漫,有幾處房子燃起了大火,四處是人們驚慌的哭叫聲。
他們考證出大殿在建造
和*圖*書
時,使用了「減柱法」,大殿前後兩槽均使用有長跨三間的大內額,後槽在內額與內額之間用斜材傳遞負荷,構成了近似「人字柁架」的屋架。殿頂正脊中央裝飾有琉璃寶剎,色澤渾厚,形制秀麗,他們考證出,這是遼、金時代的建築特徵。馬不停蹄地考察了幾天,有遠視眼的林徽音,突然發現大殿的樑下,隱約有墨跡,好像是題字,大殿有九米多高,樑上浮了一層土,字跡看不清楚,便委託老僧去村裡找人幫忙。
那座寺廟在佛光山腰,因山勢而建,坐東向西,三面環山,寺內建築高低錯落,主從有致,因年久失修,雕樑畫棟的油彩剝落,好像一群蓬首垢面的阿羅漢疲憊地歇息在山坡上。
他們決定立刻趕回北平,但平漢、津浦兩條鐵路已不再通車,只能繞道返回,又恐平綏不得達,只好囑紀玉堂帶上圖錄、稿件,暫返太原,等候消息。
朋友們經常到這裡來,討論戰局和國內外形勢,有時晚上大家聊得激動了,就一起高唱救亡歌曲,有時用中文唱,有時用英語唱,梁思成總是擔任指揮。小冰冰也學會了好幾支歌子,天天唱著「向前走,別退後。」
那一脈雲橫九派的蒼茫,那一脈煙籠霧鎖的蓊鬱,那一脈松風丹霞的靈秀,浮沈在五百里五台清幽的鼻鼾聲中。
在濟南住了兩天,他們繼續南下,經徐州、鄭州、武漢,九月中旬到達長沙。
佛光寺也有許多古塔,幾乎全是國內建築的孤例。在東大殿南側,是開山祖師願誠的墓塔,上半截塌掉了,只留下了雕有蓮花瓣和寶珠的塔座。
梁思成說:「你記得父親生前向我們說過的話嗎?失望和沮喪,是我們生命中最可怖之敵,我們終身不許它侵入,人也需要水的這種勇敢和無畏。」
從北平逃難的人,大部分都集中在這裡,車站的廣場上擠滿了人,氣氛卻靜得可怕。
一道寬約三十多米的水帘凌空蹈虛,飛懸在萬丈峭壁上,憑高作浪,發出轟然巨響,雲垂煙接,萬練倒懸,跌入犀牛潭中,飛瀑跌落處,掀起軒然大|波,迷濛的水霧,化作數道長虹,懸掛在半空,若隱若現,幻影重重。
林徽音說,這種局部裝飾的手法,是典型的北魏風格。整個墓塔林中的塔,有唐代的,也有宋代的。他們真像走進了一座古老年代的迷宮,林林總總,讓他們目不暇接。
這時烏鴉一樣的機群,嘯叫著投下了黑壓壓的炸彈,梁思成還沒有反應過來,炸彈便在樓底下開了花,他忙抱著小杰衝到屋裡,林徽音抱起了冰冰,扶著母親下樓。
聽到林徽音和梁思成考察歸來的消息,朋友們相邀來到他們家,那時北平馬路消息很盛,人心惶惶。大家相約以實際行動支持宋哲元,林徽音、梁思成同劉敦楨一起,在北平教授致政府要求抗日的呼籲書上簽了名。
四人翌晨從代縣出發,徒步到www•hetubook•com•com同蒲路中途的陽明堡,匆匆分手,各奔南北。林徽音、梁思成出雁門關,過大同、張家口晝夜兼程,趕回北平。
過貴陽、安順和鎮寧,前面就是舉世聞名的黃菓樹大瀑布了。很遠就能聽到那雷鳴般的水聲,車子在離大瀑布兩公里的路邊停下來,大家便急不可待地循著那轟鳴的水聲跑去。
第一天考察,他們就有了很豐碩的收穫。
車子在轟鳴的水聲中徐徐起動,過普安,下富源,奔曲靖,春城昆明已遙遙在望,那裡將有一片新的生活天地。
他們到鳳凰的那天,是個趕場的日子,通向城裡的各條山道上,湧滿了盛裝的人流,這些都是苗族、瑤族、侗族、土家族的山民,有的挑著擔子,有些背著背簍。
不一樣的人間
北平文化界、教育界的許多朋友也陸續到了長沙,他們大多是北大和清華的教授,準備到昆明去辦西南聯大。張奚若夫婦、金岳霖和梁思永一家也來了,林徽音剛剛安置下來的家,立刻又成了朋友們聚會的中心。
這座寺院創建於北魏時期,是五台山頗負盛名的大寺之一。唐武宗「會昌滅法」時,佛光寺被毀,十二年後,才由逃亡在外的該寺僧人願誠法師募資重建。
最生動的是從水路來趕場的苗族山女,她們的頭上包著比頭還大的帕子,帶著碗口大的銀耳環,穿的衣服是一種侗錦,裙子上邊按著許多銀釘。剽悍的小伙子們撐著長篙,船頭上堆著他們出售的山貨,有五彩斑斕的山雞,有長著鬃毛的野豬,還有棕色的山麂。林徽音對梁思成說:「這個沈從文,真把他的湘西寫活了。」
梁思成跑到陽台上,用手遮額向天空望去,以為是中國的飛機,把小杰抱起來高興地說:「真的是舅舅的飛機來了。」
結束了佛光寺的考察,他們一路北上,看了靈境寺、金閣寺、鎮海寺、南山寺,最後到了五台縣最北端的秀麗山鎮台懷。
老僧人說:「前些年,這座寺院還沒有破敗到這個樣子。如今願誠大師的塔也倒了,寺廟也敗了,這裡就有我和一個啞巴徒弟續著香火。」
九月初,他們搭乘一艘英國的商船,從新港出發,駛入煙波浩淼的大海。船到煙台,那裡也已戰雲密布,中日軍隊正在煙台對峙,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這一帶人煙稀少,老僧和啞巴徒弟去了一整天,才找來兩個老漢,七手八腳地又忙了一天,才搭起一個架子,林徽音第一個爬了上去。
佛光寺獨立黃昏。古木參天,掩映著巍峨的殿閣,山門深深,幽閉著青燈佛卷,墓塔林留駐晚照,迎迓著簞路藍縷的造訪者。
幾天之後,國軍卻悄悄地撤走了。七月二十八日,日軍佔領北平,看著滿街的太陽旗,民族的恥辱感油然佔據了林徽音的心頭。
沱江自貴州銅江東北流入湖南境內,過鳳凰城北,再東北向,注入湘西著https://m.hetubook.com.com名的武水。城中多清泉,那泉水是從山岩的縫隙中滲出來的,人們在石壁上鑿成壁爐式的泉井,泉井的四周長滿了羊齒型植物,映得四周清翠幽碧。
這個季節,院子裡的丁香花比往年開得更加燦爛,汪洋恣肆地散發著濃鬱、和平、寧靜的芬芳。而林徽音一家人卻在一個黃昏,帶了簡單的行裝,匆匆離開了北平。
林徽音說:「這個功德主可能是個宦官吧。唐貞元以來,置神策軍護軍中尉,由宦官充任,時號兩軍中尉。此後中尉就掌了天下大權。甚至連皇帝的廢立,也由他說了算,這是個顯赫的角色啊。」
為了弄清大殿準確的建築年代,他們爬上了頂板,殿宇建造的年月按常規多寫在脊檩上。頂板上光線很暗,他們從檐下的空隙往裡爬,踩著幾寸厚的浮土,林徽音爬在最前頭,而且手腳輕快。
宛如走進歲月迷宮
濟南所有旅館都已爆滿,梁思成跑到山東省教育廳,由他們幫忙,總算在大明湖邊找到了一家條件不錯的旅舍。
他們決定離開北平,到後方去,到大西南去。儘管北平有他們溫暖安適的家和優越的治學條件,然而戰爭迫使他們必須離開這裡的一切。
林徽音在車子上把一路走過的地方,畫了詳細地圖,交給小冰冰辨認,讓她記住走過的路程。
東台望海峰,西台掛月峰,南台錦秀峰,北台葉斗峰,中台翠煙峰,五峰競秀。萬綠叢中,不時閃出一座座寺院琉瓦的飛簷,在陽光下金碧輝煌。塔的群落中,舍利塔凝脂砌玉,超凡脫俗,托舉起一種神秘的力量。這是命運與日月星光同存於世的意興,讓靈魂逾越更為高峻的峰嶙。
五百里伽藍盛景,五百里文殊道場,五百里佛剎棋布,鐘一聲,磬一聲,無盡的叢林顯得異常淡泊。
忽然一天,林徽音和梁思成收到了署名「東亞共榮協會」的請柬,約他們參加一個會議,林徽音憤怒地把請柬撕碎了。
到代縣之後,他們聽到北平發生了「蘆溝橋事變」的消息,一路上的興奮,如迎頭潑了一盆冷水,大家的心情立刻沉重起來。梁思成想起「九一八」事變前日軍在瀋陽的種種暴行,忍不住仰天長嘆。
林徽音和梁思成曾讀過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圖錄》,那上面記載了五台山的佛光寺,然後他們又從北平圖書館《古清涼志》、和《高僧傳》、《佛祖統計》、《法苑珠林》等史料中,查閱了有關佛光寺的記載。
十一月下旬的一個下午,空中突然出現了大批的飛機,五歲的小杰在陽台上喊著:「媽媽,媽媽,你看舅舅的飛機來了。」
林徽音、梁思成等四人,看了附近的顯通寺、塔院寺、萬佛閣、羅侯寺、圓照寺等二、三十所廟宇,大都是明清時代的建築,這更讓他們對佛光寺的發現充滿了欣喜。林徽音和梁思成即致信太原教育廳,詳細陳述了佛光寺歷史hetubook•com.com的價值,建議他們立即制定出一個永久性的保護辦法。
樑上的積土年深日久,拂之不去,她招呼梁思成把被單撕了,浸了水遞上去,擦拭了一下,字跡顯了出來,然而水一乾,字跡又不復見,如此折騰了三天,才算把樑下的題字辨認清楚:「功德主故右軍尉王」,字體宛然唐風。
不久,沈從文、曹禺、蕭乾、孫伏園也從武漢來到長沙。沈從文在軍中當團長的弟弟沈岳荃同日軍作戰負傷,從杭州來長沙醫院治療,這時,傷已痊癒,正準備重返前線。見到哥哥,興奮異常,便問沈從文有多少朋友從北平來長沙,表示願以沈從文的名義,請大家吃頓飯,以盡地主之誼。
鳳凰是沈從文的家鄉,林徽音早就在他的小說中領略過這裡的山水。鳳鳳城在湘、川、黔三省接壤處的山窪裡,環城皆山,處處可見造化的神工鬼斧,茂密的原始森林,為這座石頭城拉出一道亙古的屏障。
他們輕叩山門,開門的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僧人,他們先去看大雄寶殿前面的石經幢。林徽音打開手電筒,拂去石碑上的浮塵,依稀讀出「女弟佛殿主寧公遇」,「大中十一年十月四日」斷斷續續幾行文字。她脫口叫起來:「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東大殿橫列七楹,縱深四間,單檐廡殿頂,質樸剛健中,益顯古色蒼勁。層層斗拱承托的樑架和屋檐,斗拱翻飛,翼出深遠,彷彿是大鵬展翅欲飛。殿頂用板瓦仰俯鋪蓋,脊獸全為黃綠色的琉璃藝術品,一對高大的琉璃鴟吻屹立在殿頂的正脊兩端,令殿宇更加壯麗勁健。
佛光寺的中庭,左為觀音殿,右為文殊殿,分峙南北,文殊殿面闊七楹,進深四架,單檐懸山頂。殿宇的前後檐補間的斗拱施以龐大斜拱。檐下補間作斜拱,很寬大,結構精巧,形制特殊,猶如怒放的花朵。
十一月末,林徽音一家離開長沙,乘汽車取道湘西去昆明,一路經常德、桃源、濾溪、吉首、鳳凰,西出川、黔。
車子在如畫的山色中慢慢地行駛,林徽音耳畔不停地轟響著黃菓樹大瀑布雷奔雲泄的水聲。這一段餐風飲露的逃難生活,給她的內心帶來深刻的洗禮。
過了兩天,沈從文邀請了林徽音、梁思成、張奚若、金岳霖、楊振聲、聞一多、朱自清、蕭乾等人,由沈岳荃在「三湘大酒樓」設宴招待客人。席間,他的弟弟還介紹了上海「八.一三」戰役,大家聽了很受鼓舞,不時爆發出陣陣掌聲。
這些彩塑,塑工精細,身體比例恰當,線條流暢,面容豐|滿,顯然是佛教極盛時期的藝術成就。
屋樑上棲著大群大群的黑蝙蝠,手電光一照,呼呼啦啦驚飛起來,直往人身上撞。拍照的時候,鎂光燈一閃,蝙蝠更像沒頭的蒼蠅,把屋頂上的塵土飛揚開來,讓他們睜不開眼睛。
到了晃縣,林徽音突然得了肺炎,高燒到四十度,整座城沒有一家醫院,梁思成便找了同車的一
hetubook.com.com
位留學日本又懂得中醫的女醫師,給林徽音開了中藥,半個月之後,林徽音才退燒,一家人又繼續趕路。林徽音、梁思成、莫宗江、紀玉堂四人一大早騎毛驢上山,在崎嶇的山崖小道上,走走停停,上上下下,找了一天,才看到了那一角探身松牆之外的飛簷。
回到北平,他們立刻聞到濃烈的火藥味,宋哲元二十九軍的兵車從大街上呼嘯開過,回到北總布胡同三號家中,又見士兵們在門口挖了塹壕,好像是要打一場大仗的樣子。
由於戰雲壓城,營造學社的工作已無法再進行。林徽音和梁思成終日憂心如焚,營造學社的同仁們最擔心這幾年積累的大量調查資料落入敵手,他們決定把這些資料,轉移到天津英租界英資銀行保險庫中存放。
下山之前,林徽音給讀小學三年級的女兒冰冰發了一封信,詳細地描述了他們上山和下山的路線,並畫了一張地圖。離家越久,她越是想念女兒和兒子。每次外出考察,她都要給女兒寫信,敘述旅途生活和考察成果,把一個八歲的孩子當大人看待。
林徽音一家下了從北平開來的火車,眼前的情景比他們想像的還要糟糕。車站裡到處都是荷槍實彈的日本兵,天橋上日軍架起了機關槍,每一個過往的旅客,都受到了嚴厲的盤查,日軍把他們認為可疑的人,集中到站口的角落裡,用槍托在他們頭上、身上打著。
第二天,他們開始了全面考察。寺廟的建築,東殿是唐代的,文殊殿是金代的,還有天王殿、伽藍殿、萬善堂、香風花雨樓,尚不可知建築年代。
安頓下一個家徒四壁的居處,林徽音的母親幾乎心力交瘁,身體本來就不好,這時就更支持不住了。林徽音、梁思成只好學習燒飯、洗衣服等家務勞動。
台懷鎮有一靈鷲峰,亦稱菩薩頂,佛教史籍記載,東漢時期佛教在中國最初的傳播人鳩摩騰和竺法來到台懷鎮,看到菩薩頂的形狀,頗像印度的靈鷲峰,因而名之。
不得安頓的日子
膠東半島也已滿目瘡痍,火車在膠濟線上行駛,不時有日軍的飛機從上空呼嘯著掠過。每到這時,火車便立刻停下來,拉響警報,男男女女便慌慌地跑下車去。日機飛得很低,幾乎可以看到機身上紅色的「太陽」標記。
餐風飲露的生活
離他們住的地方不遠,是清華、北大、南開大學挖的臨時防空壕。他們一家往那裡跑的時候,飛機再次俯衝,炸彈呼嘯而來,有一顆就落在他們附近,林徽音、梁思成緊緊護住兩個孩子,只有一個瞬間,他們絕望地對望了一眼,然而這顆炸彈卻沒有炸響。
佛教史籍記載著,台懷鎮大白塔的地底下,藏有釋迦牟尼的舍利,因此,歷代以來,朝廷和佛門信徒紛紛於台懷鎮及其附近修寺廟,使這裡形成了佛寺鱗次櫛比、寶塔如林的五台山佛教中心。五台山的佛教寺院有一半以上集中在台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