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林徽音傳

作者:林杉
林徽音傳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三章 非花非霧

第十三章 非花非霧

靈魂永遠醒著

這個時期林徽音的作品,大都是記事性的,卻內裏透著真實的人生的體會。如「茶鋪」中的句子:「各種的姿勢,生活刻畫著不同的方面。茶座上全坐滿了,笑的,皺眉的,有的抽著旱煙……,不都為著真的口渴……,也為了放下扁擔同肩背向命運喘息,倚著牆,每晚靠這一碗茶的生趣幽默估量生的短長……。」
漸漸地,林徽音喜歡上了這個小村。她喜歡村外的竹林,繞村的池塘,山坡上的桔樹,喜歡開著大片金黃色油菜花的田野。

艱苦不移志

蒼山洱海懷抱中的蝴蝶泉,正是一年一度的蝴蝶會,好像一個世界的蝴蝶都集中在這裏。空中是翅膀的雲朵,地下是蝴蝶的花樹,爭奇鬥艷的彩蝶,在湖面上,在花叢中,追逐飛舞,天下地下,充盈著翅膀和色彩的律動。
劉敦楨說:「這裏的石刻,大多數是密宗造像題材,反映了密宗勢力和在唐後期曾盛極一時的景象。」
大家各持一見,討論得很是熱烈。
他們沒有刻下顯赫的碑文,沒有留下蕩氣迴腸的號子,沒有留下折戟沉沙的戰事,這些都算不得什麼,只要他們的靈魂永遠貼在這故國的山崖,只要他們在這裏護守著一個遙遠的夢境,這就足夠了,這就是生命的一切。
老師傅瞇著眼睛,頭也不抬,臉上毫無表情,又一個美麗的造型出現了。林徽音焦急地等待著,可是老師傅仍舊不肯停下來,似乎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雙骨節粗大的手上。
三月節是愛的節日。漂漂亮亮的白族青年男女,匯集到蝴蝶泉邊。姑娘們多是白上衣,紅坎肩,黑絲絨領褂,下著藍色或白色寬褲。小伙子則多是白衣白褲,上穿一件黑坎肩。
洞正壁刻佛像三尊,左右壁有十二圓覺菩薩,趺坐蓮台,妙麗莊嚴,姿態各異,衣服、肌肉質感真實,好像穿了薄薄的綢紗,衣褶流暢自如。壁間刻樓台亭閣,人物鳥獸,花草樹木,幽泉怪石,近似寫實作品。
林徽音經常帶了冰冰和小杰,去張大爹臨街的小樓前看他做的手藝,一張白鐵板,在他手裏剪剪敲敲,三下兩下,就出來一隻漂亮的小水壺。
學社的辦公地址設在麥地村一個舊尼姑庵中,繪圖桌與菩薩們共處一殿,只用麻布拉了一道帳子。
大佛灣的南岩,有寶頂圓覺洞,為整石開鑿,洞頂上方開窗採光,洞頂泉水引入洞中,經壁間小溝流入龍口吐出,再注入暗溝流出洞外,泉聲叮咚,和諧悅耳,愈發增進了藝術境界,如詩如夢,為這莊嚴佛境平添了不少自然情趣。
天氣好的時候,看遠處的金馬山和碧雞山,山也帶著水的意韻,迷濛飄忽,雲夢沼沼。兩三聲鷓鴣,彷彿從水裏傳來,淡遠了一脈蒼蒼茫茫的記憶。
古龍崗山又稱北山,唐末昌州刺史,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揮韋靖,於此建永昌和圖書寨。後於唐景福元年在這裏造像,經五代到南宋紹興年間,歷時二百五十餘年建成。
寶頂山在大足縣城東北三十里,是善男信女朝拜進香的名山,素有「上朝峨嵋,下朝寶頂」之說。這天恰好是朝山的日子,山路上擁擠著一隊隊香客,虔誠的小腳老太太,拄著拐杖,吃力地在石板路上攀登著,也有坐滑竿上山的闊太太和嬌小姐,抬滑竿的後生們青布包頭,身穿蟠龍衫,下穿寬腳燈籠褲,瀟灑利索,竹滑竿在他們肩上悠悠顫動著,滑竿客們悠然自得地對著山歌。
在昆明,沒有誰能說出春天是從哪朵花開始的。
他們從曹雲鄧家河放舟而下,舉目可以望到蘇麻灣崖上的僰人懸棺。懸棺在一百多米的高處,約有五十多具,形若長匣,有兩棺並列或兩三棺重疊,懸之於木樁上,也有的將棺鑲嵌於長方形崖穴內,周圍是奇山怪石,千姿百態。
沈從文一家去了呈貢縣的龍街,林徽音、梁思成一家隨營造學社搬到郊區龍泉鎮的麥地村。
梁思成說:「那需要非常嚴密的幾何計算,而且幾百斤重的棺木怎麼能弄到崖頂上去呢?」
沈從文的夫人張兆和帶了兩個孩子,隨後也繞道香港,經越南河內來到昆明;楊振聲的女兒和兒子也來到這裏,組成一個臨時大家庭,金岳霖和他養的那隻漂亮、雄壯的大公雞也是成員。
麥地村有一座燒製陶器的土窯,能燒製出很精美的陶罐,林徽音迫切地想去看一看,當地鄉親們告訴她,燒窯的技術傳男不傳女,女人進作坊被看作是不吉利的事。
老師傅終於停下來了。抬頭對林徽音笑笑,把他的作品從轉盤上取下來,那是一隻精美的花盆。
在這裏也能吃到「戀愛豆腐果」,那其實是一種油炸米豆腐小風味,有戀人來買這種小食品,茶鋪主人便多多地放辣椒末,據說越辣二人的感情越深。因此,他們總是慫恿沈從文和張兆和、蕭乾和「小樹葉」吃「戀愛豆腐果」。
林徽音花了不少錢,終於買通了進門這一關。一進作坊,林徽音看到那個製坯子的師傅是個老年人,他把一團熟韌的泥放在轉盤上,輪盤轉動起來,老師傅瞇著眼睛,用手漫不經意的一捋就出來一個精美的造型。林徽音脫口叫起來:「美極啦,就要這個!」
為了籌措經費,梁思成曾給中美庚款基金會周詒春寫過信,詢問能否得到補助。周詒春覆信說,只要有梁思成和劉敦楨,基金會便承認營造學社,可以繼續給補助。正好劉敦楨從湖南新寧老家來了信,願到昆明來。這樣,營造學社西南小分隊就組建起來了。
林徽音感覺到,她目睹了一顆泥土的靈魂被塑造的全過程,那靈魂在一雙手上醒著,並因此獲得了骨骼和血肉,這才是藝術的質樸和本真。

人間與佛界

劉敦楨接過來說:「要是厲害的姑娘,https://m•hetubook•com.com馬上就會還嘴說,『就是你的媽』。」
寶頂山的摩崖造像,數以萬計,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模為最大。
林徽音入迷地聽著。梁思成說:「我們在綿陽考察的時候,滑竿客的對歌也很有趣。比如要是路上有一堆牛糞,前邊的人就會唱『天上鳶子飛』,後邊的立刻回答,『地上牛屎堆』,後邊的人就知道小心的避開牛糞了。路上的石板如果活動了,前邊的人就會唱,『活搖活』,後邊的人就會應,『踩中莫踩角』。要是對面走來一個姑娘,恰好這姑娘臉上有點麻子,前邊就唱,『左邊有枝花』,後邊的立刻接上,『有點麻子才把家』。」
朱自清等一群朋友到昆明後,住處離他們也不算太遠,大家見面的機會多起來,很快又恢復了北平文化小圈子的熱鬧。聚會的地方,多半是在林徽音家裏,話題不外是談文學、談戰局。談累了的時候,大家便去李公樸開的北門書店逛逛,或去順城街老城牆腳邊排檔上品嘗風味小吃。
林徽音一家住在大殿旁一間半泥土鋪地的小屋裏,屋子潮得可以浸出水來,只好在地上撒些石灰,學社的其他成員和家屬也都住在這座尼姑庵中。
他們沿岷江逆流而上,峽區河道蜿蜒,江水碧藍,兩岸風光綺麗,雄壯的川江號子,激起一天水浪。「嘿左,嘿左」,「嘿左,嘿左」,青銅般的號子聲在崖壁上蕩出四面八方的回聲。船隻過往,水手淨一色包頭赤臂,裸|露著黝黑的脊樑。
林徽音家的鄰居,是一位從四川來的做白鐵活的張大爹,他有六十多歲年紀,背深深地駝著,他喜歡喝很烈的包穀酒,臉總是紅紅的。
這裏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即使是兩華里外的李莊鎮,也只不過是個萬把人的鎮子,談不上什麼糧菜供應,生活條件比在昆明時更差了。
林徽音希望平淡的生活有些色彩,兩間簡陋的房子,總是收拾得井井有條,窗戶是用粉白連史紙糊過的,窗台上的玻璃瓶裏,經常插著她從田野裏採來的鮮花。
林徽音笑得直不起腰來。她說:「老梁,你怎麼不給我把這些記下來,滿可以編一本滑竿調了。」

家庭事業兼顧

陳明達說:「可能是從崖頂上用繩索懸吊下來的。」
林徽音和莫宗江很認真地臨摹著崖墓圖像,梁思成忙著拍攝照片,陳明達忙著測算數據,這是他們將來寫作《中國建築史》的第一手材料。
他們在麻浩灣上岸,那裏有一座東漢崖墓,是他們的考察目標。這座崖墓有著鮮明的東漢墓室風格,棺室、槨堂、墓道深近三十米,最寬處近十一米,最高處二點八米,入內門框上鐫刻「鄧景達塚」四個漢隸大字,雄勁奔放。
聽鶯橋邊的垂柳,似乎每天都換一茬葉子,永遠是翠綠中透著新鮮的鵝黃。季節的善變,只有從天空的色澤中才能感覺出和_圖_書來。早春的天空,是玻璃那樣的青,如一層薄薄的卵亮,畫家的調色板上調不出那種顏色。雲,如絲如縷,總是掛在天空的邊角上。
鄉居的日子,總是能給她添些意外的歡樂。
劉敦楨說:「還是聽聽徽音的看法吧。」
那個茶鋪,給予林徽音的記憶永遠是溫暖而新鮮的,花上一角錢,可以買到一碗香香的米線。主人是一位瑤族大媽,對北平來的幾位客人,總是特別熱情,他們吃到的米線往往是最好的。有時,還給他們端上一盤爆炒黃鱔絲,或一盤新鮮的田螺。
楊振聲、沈從文和蕭乾不久後,也結伴來到了昆明,他們住在離林徽音、梁思成不遠的北門街蔡鍔發動反袁戰爭時在雲南的舊居。這是一棟極平凡的小房子,斑駁陸離的磁磚上,有宣統二年造字樣,院子裏有兩株合抱大的尤加利樹。
安頓下來之後,林徽音、梁思成等人又開始了緊張的考察工作。
那時,林徽音的三弟林恒也在昆明航校,經常帶一群同學到家裏來玩。舅舅來了,是兩個孩子的節日,舅舅給他們做飛機模型,還帶來黃燦燦的子彈殼做的哨子。他們最喜歡舅舅講戰鬥故事,而蕭乾聽得比孩子們還入迷。
林徽音被槨堂內的浮雕圖吸引住了,那些圖像有《車輦圖》、《牧馬圖》、《宴樂圖》、《荊軻刺秦王圖》等。墓道口外的門枋上,刻浮雕佛像一尊,結跏趺坐,頭為高肉髻,佩頂光,右手作降魔印,左手放膝上,執一襟帶狀物,身軀突出額枋,是我國早期佛教造像模式。

泥土的靈魂

林徽音不得不抽出大量的精力來操持家務,這是她最苦惱的一件事,每當大段大段時光在無聊的家務勞作中流逝,她便莫名其妙地想發火,可是家務又不得不做。她給費正清夫人慰梅寫信時,曾訴說自己的心情:「倘若家務活兒老幹不完,並且一樁樁地不斷添新的,我就會煩躁起來。所以我一向搞不好家務,因為我的心總一半在旁處。」
林徽音帶著冰冰和小杰穿行在翅膀飛動的世界裏,孩子們目不暇接,看得已經發呆了。
林徽音一家租用了兩間低矮的陋室,牆是竹篾抹了一層泥巴,大大的牆縫能爬進淒冷的月光,頂上的席棚年深日久,是老鼠經常出沒的地方,偶爾還有蛇猙獰地探出半個身子。床上的臭蟲成群結隊,吃水用水要到村邊水塘去挑,晚上只能靠一兩盞菜油燈照明。
三月十五日,是白族傳統的三月節,是大理最熱鬧的時候,十三省的客商雲集這裏,遊人如織,沿街搭起十里長棚,名土特產琳瑯滿目,有白藥、蟲草、普洱茶、楊林肥酒、松香、象牙芒果、宣威火腿、鄧川乳扇、屏邊蠟染、阿昌「盧撒刀」等。
陳明達說:「我覺得是在靠地面處,搭上木梯,然後登梯送棺。」
石刻分布在佛灣、白塔寺、營盤坡、觀音坡、佛耳岩等處。佛灣一處m.hetubook.com.com有二百六十四座龕窟,岩高七米,長五百米,南段多晚唐和五代雕刻,北段多宋代雕刻。
在寶頂山聖壽寺西側,有著名的大寶樓閣,現存造像六百餘尊,遍布石壁四垣,中有小室,名毗盧庵,內外壁鐫刻唐柳本尊行化圖,以及地域變相圖,雄偉壯觀,前面的方形石塔,共有三層,刻滿十二部大藏經目錄。
北山的摩崖造像,讓他們眼界大開,寶頂山以另一種魅力在吸引著他們。
大佛灣是一個幽深的馬蹄形山灣,長五百米,崖壁陡峭,雕刻分布在東、南、北三面,有三十多幅巨型雕刻,最讓人讚嘆的是「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岩三聖像」、「千手觀音像」、「九龍浴太子」、「十大明王像」等。
再看經變龕,人物生動活潑,瓊樓玉宇,山水樹木,飛禽走獸,雕刻得是那樣細緻真實。林徽音在石刻上竟然找到古代匠師的名字。
一九三八年一月,林徽音和梁思成來到昆明後,借住在翠湖巡律街前市長的宅院裏,與他們毗鄰的還有張奚若夫婦。
莫宗江說:「古代缺乏吊裝設備,這幾百斤重的棺木,是怎麼弄上去的?」
林徽音仰望崖壁,她的心被深深激勵著。那個遠去的民族,把死亡的旗幟高高懸掛在這裏,讓他的靈魂呼嘯飛揚,如同江濤擊打天空和岩石,生命的一切奧秘已無須破譯,時間終究會同石頭一起風化,人生是走向久遠的一個過程,禮讚生命的人,才會把死亡當作慶典。
之後,他們取道大足,登古龍崗山,去考察摩崖造像。
醫生讓他找點簡單的事情做,可以分散注意力,免得服用過量止痛藥引起中毒,於是他就找了件舊毛衣來拆。過了一段時間,能下床走動了,林徽音便攙起他,到翠湖邊散步。
下山的路上,林徽音大談著考察的感受,在這裏她所看到的是一種頓悟和詩的意境,訴諸更多是人文精神,花即非花,讓人在心裏看到各自的燈光。
一九三九年初,明淨的春城天空也不再安寧,日本人的飛機不斷來騷擾,空襲的警報一響,大家便攜家帶口出外躲避。昆明文化圈的朋友和營造學社的同仁,紛紛搬到鄉下。
莫宗江、陳明達、劉致平也先後來了。在北平時,營造學社已有普查全國古建築的設想,現在營造學社的幾個骨幹都到了昆明,梁思成和林徽音便設想把大家組織起來,恢復營造學社的工作,對江南地區的古建築進行考察。
林徽音說:「這裏的造像與北山不同,都是很有趣的佛教故事,很有些人間煙火味。」
僰人是個古老的民族,春秋前後居住在以僰道為中心的川南及滇東一帶。他們有過自己的黃金時代,創造了自己的燦爛文化,但是他們似乎是在歷史的一場夢境裏神秘地消失了,從此無影無蹤,只留下這崖壁上的懸棺,也把一個千古之謎懸掛在這峭壁上,讓後來者去詮譯,去猜度,他們像瑪雅和*圖*書人一樣,消失在自己的輝煌中,好似來自另外一個星球。
「我想的不是棺材如何懸上去的。」林徽音說,「這個謎大概只有他們才能夠解釋,在這裏我看到的是人類早期文化和藝術的另一番天地,一個強悍的民族消失了,除了崖壁上的懸棺,他們沒有留下任何文化藝術形象的信息,歷史的朦朧才顯出了它神奇的魅力。」
一九四〇年初冬,中國營造學社西南小分隊在昆明恢復工作以後,為了便於利用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的圖書資料(此時梁思永在該所供職),也同史語所入川。林徽音一家和營造社同仁乘一輛卡車,經曲靖、六盤水,過敘永直下濾州,在離宜賓六十華里的南溪縣李莊鎮上垻村安營紮寨。
劉敦楨說:「我認為可以用聯樁鋪道的辦法,用棧道將棺木送到崖頂上去。」
那些故事,不是林恒肚子裏編出來的,故事的主人公,大都是早他一兩年畢業的兄弟,而且他也即將畢業,很快要成為那些英雄故事的主人公了。蕭乾被深深激動著,林徽音鼓勵他把這些故事寫出來。不久,蕭乾寫出了那篇在當時文壇頗有反響的《劉粹剛之死》。
張兆和和「小樹葉」不堪那火一樣的辣,咽下一口,眼淚全冒出來了。大家便一塊起鬨:「全吃光啊,吃不光感情就不深!」

體會真實人生

梁思成由於脊椎病復發,背部肌肉痙攣,即使穿了那件從未離身的鐵背心,也難以站起身子。發作厲害時,他痛得晝夜不能入睡,醫生診斷,說是扁桃腺化膿引起的,於是切除了扁桃腺,但又引發了牙週炎,滿口的牙也給拔掉了,只能躺在一張帆布床上。
月亮升起來的時候,蝴蝶泉成了歌的世界,歌的海洋。那優美的對口山歌和白族調,讓林徽音聽得如醉如痴。姑娘和小伙子對歌都是即興發揮,充滿著智慧,情深意摯。林徽音記了滿滿的一本。
西南的民風民俗,陶冶著林徽音的藝術情感,她對這裏的一切都發生了濃厚興趣,她不僅考察了當地的民居,畫了許多圖紙,而且對民族工藝也一往情深。
離南溪縣不遠的興文,有建武僰人懸棺集中區,因此成為他們考察的第一個目標。
最使林徽音感嘆的是神車窟中的蟠龍「心神車」,正壁為佛,左淨寶瓶觀音,右多羅。左壁為文殊、玉印觀音、如意珠觀音。右壁為普賢、日月觀音、數珠手觀音。林徽音入迷的是那對稱的雕刻,是那樣嚴緊有條,渾然一體。八軀菩薩像豐腴圓潤,典雅大方,實在是石刻中的精華。
三月的大理,是翅膀的季節。
這裏的小屋也吸引了上垻村的鄉親,林徽音性格爽朗,大家都喜歡與她接觸,閑暇時便聚在這裏擺龍門陣。來得最多的還是姑娘和年輕媳婦,有什麼悄悄話總願意和她講。哪一個姑娘出嫁辦嫁妝,都找上門來請她出主意。誰家媳婦生了娃娃,總也忘不了給她送上幾個紅雞蛋報喜。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