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豐臣一族

作者:司馬遼太郎
豐臣一族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話 金吾中納言 一

第二話 金吾中納言

但是兩個月不到,豐臣家的情況發生巨大變化:淀殿又懷孕了。
天正五年(一五七七),弟弟木下家裏又有了第五個兒子,這就是日後的秀秋。秀吉這時擔任織田信長手下中國地方的司令官,北政所住在秀吉的根據地近江長濱城裏。杉原家早就是秀吉的部屬,宅邸當然也在長濱城下,北政所以城主夫人的身分回娘家祝賀外甥誕生。
內大臣     織田信雄
再者,聽說二之丸殿(淀殿)懷孕了。
這是喜訊。然而我秀吉並不想要子女,絲毫不想。望妳也能如此理解我。
「天皇竟是如此尊貴啊!」
這位秀秋是北政所血統的人。



此時朝鮮戰爭已正式開打。十六歲的權中納言秀秋,為了追隨業已南下到肥前名護屋(佐賀縣)大本營的秀吉,正在不久前受封賜的丹波龜山城中做出發前的準備。
秀吉欣喜若狂。
最後,秀吉寫道:
他立即修書一封,差人送到大坂,把這天大喜訊告訴北政所,措辭卻很微妙:
「這孩子真可愛啊!」
心裏這麼想,看到這情景,在座眾人這才鬆了一口氣。孰料秀吉卻對這些能樂的演員說:
遵照關白殿下之建議,臣特起誓如上,保證決不違反。
她的親屬、娘家杉原(木下)家的人,向來缺少武士必須的勇氣和果斷,倒是像她這樣資質聰慧者居多,如秀秋的長兄勝俊(官至侍從,日後削髮為僧,號長嘯子),和歌素養比起大名公子毫不遜色。
喜歡熱鬧的秀吉,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妻子。秀秋就這樣被接進長濱城內。不用說,他們特意為孩子請了奶媽。由於北政所自己喜歡孩子,儘管沒生過子女,但對秀秋的養育倒也頗為周全。
妳沒兒子,又不疼愛秀秋,那究竟要疼愛誰呢?
不久,她又移居大坂城的二之丸,生了個男孩。那是同年八月三日的事。
緊接著笛師拿笛聲諧音作比喻,說道:

「夫妻吵架鬧嚷嚷,鼓槌敲在鼓皮上。」
聰明才智被認為天下無雙的秀吉也有盲點,就是對子女的教育。要說多慮,教育的出發點本就在於多慮,不是嗎?但秀吉小時候沒受過教育,因而不知不覺地輕視教育。這或許可說是豐臣家的缺陷吧。正因為這個家族是在短期內突然形成的貴族,因此尚未養成教育子女的家風。如果是在其他大名家門,這種風氣肯定已成為傳統。
誠然,秀吉有兒子,鶴松是也。他已離我他往。因此,此次非我秀吉之子,僅是二之丸夫人一個人的孩子。
秀吉反而安慰北政所:「事情就是這樣。」
按照世俗的迷信,為了向神明強調這是淀殿一個人的孩子,秀吉讓淀殿離開名護屋城,遷到山城國的淀城居住。
https://m.hetubook•com.com

聽了兩人如此機敏的回答,秀吉夫婦不禁捧腹大笑。
秀秋身旁的人都急得直冒冷汗。其中一人是近日才奉秀吉之命擔任秀秋隨身家老並兼任師傅的豐臣家老臣山口玄蕃頭正弘。山口正弘是近江人,從秀吉任近江長濱城城主時就跟隨他。此人不僅軍事方面頗有才幹,而且通曉行政事務。他是秀吉一項重要的土地政策,即「太閤檢地」的實際執行人,並因此著名。這樣一位通曉民政的人物,當然長於世故。此時他向前挪了一步,代秀秋進言道:
通過這張誓紙,秀秋在豐臣家的地位眼看著變得明確了。這可說是一次大飛躍,看來比起秀次,秀吉更有可能把權力讓給秀秋呢。

「北政所大人,微臣誠惶誠恐,想請大人為金吾將軍此次出征惠賜幾句臨別贈言。」
「臨別贈言也只有兩句話?」
「大概是我看錯人了吧。」
誓紙上預先這麼寫好了。起誓的對象竟是十二歲的金吾將軍秀秋。這麼一來,關於豐臣家的接班人,人們當然會作出如此推測:「出乎意料,竟是金吾啊!」

金吾閣下
「既然如此,那就不好得罪這位金吾閣下嘍。」
大納言     德川家康
家定迎合她說:「姊姊要是這麼喜歡的話,那就……」
秀吉看到秀秋華麗炫目的軍裝大為滿意,興致勃勃地問秀秋:「離家的時候,從你媽那裏得到不少禮物吧!」
這個對誰都和顏悅色的女性,唯獨對金吾中納言秀秋少有笑顏。這一次,她也只是動了動嘴唇。對秀秋那張蠢如豬狗、令人生厭的面孔,她連看都不願看一眼。
秀吉有時甚至表現出這樣的傾向——比起血親秀次,他似乎更看重秀秋。天正十六年(一五八八),秀吉在京都建造聚樂第,同年四月十四日,恭請後陽成天皇行幸。天皇行幸臣下私邸,百多年來尚無前例,可說是炫示豐臣政權的穩定與威望。秀吉動員了全國力量,為這次接駕做好準備。四月十四日這天,皇都附近五國的百姓自不消說,就連偏遠地區也有許多人來看熱鬧。天皇經過的道路兩旁人山人海,盛況空前,單是十字路口擔任警備的衛兵就動員了六千名之多。天皇隊伍的儀仗更是極盡華貴之能事。
北政所就是如此性格的婦人。

秀吉多少已預料到,他立即問山口正弘:「她當時心情如何?」
北政所開始覺察到這一點,並且越來越失望。即便在御所,秀秋也常常儀容不端,拖著鼻涕,在應該嚴肅的地方會突然笑出聲,甚至在理應步履莊重、緩緩行走的走廊上,竟也劈劈啪啪地跑起來。
北政所說:「要這樣做得看是對甚麼人。對金和*圖*書吾的話,這樣是有害無益。」
「盼他成才啊!」
北政所的娘家有兩處,一是生她的家,一是養她的家。她出生在織田信長家的小臣杉原(後改姓木下)助左衛門定利的家裏,很早就做了姨母淺野家的養女。與秀吉取得天下同時,杉原家和淺野家都成了大名。奇怪的是(儘管事出有因),只有北政所的這兩處娘家日後成了德川政權的大名而殘存下來,直到明治維新。
秀吉擔心北政所不悅,故用了如此措辭,這自然不是他的本意。但是這奇特的邏輯,也與當時世間的迷信有關。「不是自己的孩子,是撿來的。」傳說這麼一來,孩子就會健康長大。早夭的鶴松出生時曾取名捨兒,這次懷孕的兒子出生之後,定名拾兒,這便是後來的秀賴。
北政所聽完點點頭,又補充了這麼一句:
一行人在三月二十二日到達肥前名護屋。秀秋身穿華美的軍裝進入名護屋城,拜謁養父秀吉。
不過在營地裏,也有人悄悄稱之為「金吾這小子」。從此時起,秀秋已失去幼年時那種招人喜愛之處,也不再聰明伶俐了。直截了當地說,這時他已開始表現出愚昧和瘋癲。秀秋身邊早配置有教他讀書識字、學作和歌的老師,以便將來不至於在公卿社會丟醜。然而,他始終沒有顯露出甚麼像樣的才華。
「比哩哩哩哩,誰非誰是?誰是誰非?」

翌年,秀秋於文祿二年(一五九三)三月南下到了肥前名護屋城,在動身離開大坂之前,曾登上大坂城向養母北政所辭行,時年十七歲。
不過,秀秋升到權中納言便停滯不前了。因為這一年,他的義兄秀次突飛猛進,當上關白,名副其實成為豐臣政權的接班人。
權中納言    豐臣秀次
連這種場合理應有的餞別紀念品也沒有,秀秋滿臉羞愧地退了下來。
「這麼下去,秀秋可會驕傲起來的。」
在好色和早熟這點上,秀吉自己也是如此,所以寧寧不敢把這事兒如實告訴秀吉。
豐臣家的兒子出征去,做為養母,光講一句「這次你要辛苦了」是不夠的。

順便一提,在這次軍旅倥傯之中,秀吉特意只帶了寵姬淀殿一人隨行。從成群側室中特地選了淀殿,按秀吉的解說是:「前幾年,小田原那一仗,因帶著阿淀,如願以償地取得勝利。阿淀是戰場得勝的象徵。」這麼說自然也有防止其他側室心生閨怨的用意。實際上,大概是因為秀吉從淀殿身上發現了生育接班人的希望吧。在秀吉同床共衾的眾多女子中,只有這位淀殿不久前曾為秀吉生了個兒子鶴松。可惜得很,鶴松夭折了。然而,淀殿說不定還可能再次懷孕。正是此一希望,促使秀吉帶淀殿隨軍吧。
「原來剛才不是拌嘴呀!」
於是當場發給諸臣一張誓紙,誓文早已寫定,只需全體在和_圖_書紙上按個血手印即可。文末有這麼一句:
有一次,夫婦倆正看著能樂的狂言時,似乎發生了口角,爭論得很激烈,雙方都用的是尾張方言,話說得又快,在座其他人根本不知道他們倆說了些甚麼。不一會兒,北政所咧嘴笑了起來。緊接著,秀吉也笑得前仰後合。
他在這方面很樂觀。秀吉對於自己少年時代由於不懂事而調皮搗蛋仍記憶猶新;另外,織田信長——他的故主,也可說是他畢生的師長,年少時候諸般惡作劇曾使織田家上下十分沮喪。由此看來,並不能用少年時的粗野和駑鈍推斷成人後的聰慧或蠢笨。

上起大名,下至百姓,所有看到的人大概都會這樣想吧。這正是秀吉通過這次盛典期望達到的政治效果。讓普天下的人都知道天皇之尊貴,知道了天皇的尊貴,就一定也懂得僅次於天皇的關白之神聖。由於秀吉的天下是短期內取得的,手下大名多是他擔任信長部下時的昔日同袍。例如德川家康,當初是織田家盟國的主公,比秀吉的地位還高。至於織田信雄,更是故主信長之子。秀吉靠自己的武力和幸運使這些人俯首稱臣;然而由於有此淵源,人們很可能並不心悅誠服。這世上再也沒有比對人的尊卑看法更頑固的東西了,秀吉此舉就希望能打破原有觀念,他想借天皇的尊貴與此次的宣傳,在人們心目中建立起對尊卑和秩序的新觀念、新感覺。
正弘如實向秀吉稟報。
為了穩定政局,豐臣家必須造就接班人。從這意義上說,此乃豐臣政權最重要的政治作為。然而不幸的是,秀吉的近親為數極少。是的,他已經讓外甥秀次做了自己的養子。除了秀次,身邊再也找不出合適的人。為此,他甚至把非親屬的宇喜多秀家都收為養子,算做豐臣家的一員。此外,與秀吉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金吾中納言小早川秀秋之所以成了豐臣家的養子之一,也是緣於上述情況。
先寫上這麼一句,意思無非要表明,即便寫信,也是先寫給妳北政所。
天皇在聚樂第駐蹕四晚。這期間,每當天皇要到園中遊逛,執掌天下實權的秀吉總是像奴僕一樣替他擺好散步穿的草屐。後來,秀吉又把豐臣家六個最大大名召集到聚樂第一室,請求天皇接見。這六人是:
秀吉笑著點點頭,心中卻甚是困惑。對他而言,萬一秀次遇有不測,將會立這秀秋做豐臣家的後繼人。而自己的妻子、秀秋的養母,對他卻是這種態度。
秀吉和妻子一樣,喜歡貓和小孩。而且,他早就暗地認為妻子的優點在於能夠識人,也有不少這方面的實際例子。自然,秀吉也對秀秋抱有很大期望。在家裏,雖然秀秋為首席養子秀次的弟弟,位居第二,但秀吉有時甚至m.hetubook.com.com想,萬一秀次有個三長兩短,把豐臣家的繼承權讓給秀秋也沒問題。
北政所很是擔心。對此,秀吉卻聽之任之,隨眾大名去奉承秀秋,就如聽任大名從前奉承秀次一樣。他不僅不擔心,毋寧說還有點喜滋滋呢。
右近衛權少將  前田利家

秀吉又寫道:
好像是在講別人家的事,秀吉彷彿順便一提似的接著寫道:
對秀吉來說,讓諸大名在天皇面前起誓效忠也許是此次行幸的最大目的吧。出人意料的是,這張誓紙形式很特別,受信人不是秀吉,而是他的代理人秀秋。不知秀吉選擇秀秋時心中是何打算。
秀吉能做的就只有給他的子弟晉升官位。天正十九年(一五九一),秀吉將年方十五的秀秋提升為參議,兼任右衛門督。文祿元年(一五九二),十六歲的秀秋出任權中納言,官居正三位,世人因而稱他「金吾中納言」。
然而北政所仍怏怏不樂。因為儘管還只是個九歲少年,秀秋對異性的興趣卻強烈得異乎尋常。例如當宮中女官在屋裏換衣服時,秀秋常常躡手躡腳潛入房內,目不轉睛地窺視。要是說他幾句,他便像瘋子似地大吵大嚷。不過這事兒寧寧可沒告訴秀吉。要是說了,他準會笑著這麼答:「對異性的追求是人的癖性,與善惡賢愚沒有任何關係。啊,是嗎?金吾這小子已經會偷看啦?從年齡來看是早了些。」
北政所仔細看了這嬰孩一番,不禁高興得拍起手來。她想,乾脆從襁褓起就撫育這孩子,便對弟弟家定表達了這個意思。
如此暗自盤算的大名,紛紛前去討好這位嘴邊剛長出幾根絨毛般細鬚的少年,競相饋贈禮物。
另一方面,如果秀秋能厚著臉皮討好養母,那倒還好。可他一見養母不高興,就會突然像一條膽怯的狗尾巴下垂,眼睛朝天,一副呆滯麻木的表情。這副蠢相,更教北政所生氣,冒上來的火氣蓋過原有的一絲憐憫,滿臉厭惡更加明顯。
在秀吉取得天下的前後,北政所出生的杉原家已由少她一歲的弟弟家定當家了。弟弟家裏子女眾多,北政所早就講過:「我想從你們家這麼多孩子中要一個做養子。」
在這之後,秀吉曾修書一封差人送往大坂的妻子那兒,信裏流露對她的責怪之情,表示「妳不該這樣」。
「對我們剛才的吵嘴,怎麼看哪?」
「好哇,這可是個好主意。就領來做咱們養子吧。」

秀吉的正室夫人名為北政所,一般稱寧寧。不用說,她是豐臣家庭的主宰者。為人爽直,性格開朗,即使官居從一位之後也一點不擺架子;始終操一口故鄉尾張的方言,與秀吉說話時也不避人前。
北政所對秀吉嘀咕說:「只有這孩子沒看準,真慚愧。」
參議左近衛中將 宇喜多秀家
北政所僅僅說了這麼一句:「這回你要辛苦了。」

天正十三年(一五八五),秀吉升任關白。這時他奏請朝廷,讓虛歲九歲的秀秋擔任從四位下右衛門督。此一官職在中國稱為「金吾將軍」,www.hetubook•com•com為宮門的警備隊長。「金吾」這個名稱,大概來自「披金甲,守宮門」之意。因此,大名都稱這位豐臣家少年為「金吾閣下」,以示特別敬意。
「肥前地方水多,你要當心一點。」
「依我看,這孩子將來會成個了不起的人物。」北政所這麼對秀吉說。
然而,秀吉在家裏對孩子的溺愛近乎愚父。他道:「沒關係啦,妳這是多慮。」
前幾天患了感冒,不能提筆。現已痊癒。此乃病癒第一次寫信。
他甚至曾對北政所這樣說:「寧寧,必要時讓這孩子繼承咱的家業也是可以的。妳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啊。」
當秀吉從播磨戰線回到長濱城時,北政所對他講了這件事。
大名心裏只顧盤算一個問題:秀吉之後,執掌天下的該是誰呢?不消說,大家都明白,會是各方大名中位居首席的德川家康。此人不僅實力雄厚,出身高貴,而且才幹超群,官位顯赫。於是不少大名,一方面對豐臣家恭之敬之,卻又悄悄與家康交好。例如藤堂高虎,此人可說自秀吉一手栽培提拔,是與家康處於同等地位的大名,但他竟然偷偷對家康說:「請閣下把敝人當做家臣吧!」
權大納言    豐臣秀長(秀吉的親弟弟)
「是嗎?」
秀秋平安地長大成人了。他小名叫辰之助,圓圓的臉龐,白淨的皮膚,眼珠兒滴溜溜地轉得很快。即便與其他同齡的少年相比,這孩子看來也特別聰明伶俐。
金吾一行於二十二日抵達名護屋,隊伍人數眾多,軍容整齊華美,我大大嘉獎了他一番。聽說金吾登大坂城辭行時,妳心情不佳,連必要的日用品都未為他準備。這到底是何緣故?
太閤致寧寧夫人
誰知秀秋卻回答說甚麼也沒有得到。
秀吉說:「用不著擔心嘛。」
秀吉向他們宣佈道:「各位大臣,今天諒已為陛下的尊貴和恩德而感激涕零了吧。為了表示世世代代忠於朝廷,請各位都向陛下呈上效忠信吧。」
倘使她生有子女,豐臣家的命運興許會發生巨大變化。豐臣家沒有子息,這是豐臣政權自成立那天起就具有的致命缺陷。各地大名嘴上雖然不說,心裏卻想:「這個政權怕長不了,只有在秀吉殿下這一代保得住。」
「他們願意送厚禮,讓他們送就是了。好讓天下人知道秀秋的身分有多麼尊貴。」
秀吉的脾性是:任何事都喜歡開開玩笑。他特別喜歡狂歌的快問妙答,演員們都知道這一點。首先,鼓手擊打太鼓,開口答道:

視金吾的心理調適與對將來的展望,我打算把自己辭官退休後的年俸讓給這孩子(因為其他東西要讓關白秀次繼承)。連我秀吉都做了如此打算,妳可千萬不能過分地捨不得財物啊!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