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和圖書 > 圖書 > 現代小說 > 啼笑因緣
啼笑因緣

啼笑因緣

作者:張恨水
類別:現代小說
字數:22.72萬字

談到「鴛鴦蝴蝶派」就不能不提張恨水,講到「張愛玲」就一定得談談她的前輩張恨水;張恨水風靡文壇八十年,號稱著作多、出版多、同時創作多,在現代文學史上有「章回小說大家」、「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他由《春明外史》初露頭角,《金粉世家》聲名大譟,而《啼笑因緣》則將他推上寫作的高峰。

《啼笑因緣》創作靈感,源自於好友與軍閥爭大鼓書女的真實事件。此書一改過去紅樓夢式登場人物眾多的特色,多著墨於情節的鋪陳與變化,敘述的是軍閥割據時代的老北平,青年樊家樹與鼓書女沈鳳喜、把式女關秀姑、富家女何麗娜的故事。除了愛情,也富含儒家、佛家思想,融入當時流行的武俠風格。

此書於當年出版後,引發了前所未有的熱潮,不但引發電視、電影、戲曲、說唱、舞臺劇的改編熱潮,版本之多,堪稱中國現代單部小說改編的最高紀錄。同時,在市面上流通的續書偽作就多達數十種,原本張恨水不擬作續篇,但在輿論的壓力之下,也不得不為之了。

改編紀錄:

1932年改編電影,由胡蝶主演。

1945年,香港《新啼笑因緣》由李麗華主演。

1956年,香港電影《啼笑因緣》,由梅琦、張瑛、吳楚帆主演。

1960年代,三度拍成電影。

1974年,香港無線電視《啼笑因緣》,由陳振華、李司棋、歐嘉慧主演。

1987年,香港亞洲電視《啼笑因緣》,由劉松仁、米雪、苗可秀主演。

1987年,安徽電視臺黃梅電視劇《啼笑因緣》,由王惠、孫家馨、李克純主演。

1987年,天津電視臺曲劇連續劇《啼笑因緣》,魏喜奎主演。

1989年,臺灣電視《新啼笑因緣》,由馮寶寶主演。

2004年,中央電視臺《啼笑因緣》,由胡兵、袁立主演。

1931、1941、1956、1962、1983、1984、1981、1993年均有越劇改編演出。

另有話劇、京劇、河北梆子、評劇、滬劇、粵劇、評彈、大鼓等多重版本。

圖書目錄
第一回 豪語感風塵傾囊買醉 哀音動弦索滿座悲秋
第二回 綺席晤青衫多情待舞 蓬門訪碧玉解語憐花
第三回 顛倒神思書中藏倩影 纏綿情話林外步朝曦
第四回 邂逅在窮途分金續命 相思成斷夢把卷凝眸
第五回 頰有殘脂風流嫌著跡 手加約指心事證無言
第六回 無意過香巢傷心致疾 多情證佛果俯首談經
第七回 值得忘憂心頭天上曲 未免遺憾局外畫中人
第八回 謝舞有深心請看繡履 行歌增別恨撥斷離弦
第九回 星野送歸車風前搔鬢 歌場尋俗客霧裡看花
第十回 狼子攀龍貪財翻妙舌 蘭閨藏鳳炫富蓄機心
第十一回 竹戰只攻心全局善敗 錢魔能作祟徹夜無眠
第十二回 比翼羨鶯儔還珠卻惠 捨身探虎穴鳴鼓懷威
第十三回 沽酒迎賓甘為知己死 越牆窺影空替美人憐
第十四回 早課欲疏重來懷舊雨 晚游堪樂小聚比秋星
第十五回 柳岸感滄桑翩鴻掉影 桐陰聽夜雨落木驚寒
第十六回 托跡權門姑為蜂蝶使 尋盟舊地喜是布衣交
第十七回 裂券飛蚨絕交還大笑 揮鞭當藥忍痛且長歌
第十八回 驚疾成狂墜樓傷往事 因疑人幻避席謝新知
第十九回 慷慨棄寒家酒樓作別 模糊留血影山寺鋤奸
第二十回 展轉一封書紅絲誤繫 奔波數行淚玉趾空勞
第二十一回 艷舞媚華筵名姝遁世 寒宵飛彈雨魔窟逃生
第二十二回 絕地有逢時形骸終隔 圓場念逝者啼笑皆非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