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艷陽天

作者:浩然
艷陽天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第九十七章

第三卷

第九十七章

走一路,談一路,蕭長春後來道出了目的:「大娘啊,到了家,您把我們東山塢的前途給您那閨女多講講,為這個日子奔,活著才有意思呀!」
「不累,幹完了,咱娘倆好走哇!」蕭長春挑起水桶:「大娘,井在哪邊?」
一個是東山塢的黨支部書記蕭長春,一個是青年社員韓道滿。他們每個人牽著一頭毛驢,驢上備著鞍子,鞍子上搭著幾條空口袋。他們是到鎮上的糧站歸還去年借貸的麥種,蕭長春親自跟來,一方面是聯繫交送公糧的日期、地點和手續,另外,他還要隨手辦一件重要的事情。
蕭長春說:「當然能發電。過幾年,農業社的力量大了,幾個社伙著幹,修小發電站,不光使電燈,還用電碾米、磨面,用電開機器,那時候的婦女再不用抱著碾棍推碾子了,再不用怕費油,摸瞎做飯了。」
年輕的支部書記,面臨著複雜的階級鬥爭,決心要做好「人」的工作,抓人,抓思想,抓自己的隊伍——戰鬥了幾個回合,使他深深地認識到,群眾的力量是決定一切的力量,有了眼睛明亮、警惕性高而又敢於鬥爭的群眾,就有了東山塢的農業社,就有了今年的小麥豐收,就打退了資本主義的一切進攻,就揭露了壞人的陰謀。要想讓社會主義的隊伍成群成眾,天天壯大,不是在大街上敲著鑼,吆喝一陣子就能辦到的,也不能靠光著急或是不慌不忙地等著,就可以集齊的,更不會做一次工作,就能成批跟過來,而是要一個一個地教育、團結,一點一滴地工作,要用各種不同的辦法,爭取各種不同的人。他對孫桂英早就有了一定的認識,並沒因孫桂英污辱了他而改變,經過這件事兒,反而更加強了他的信心。他甚至有這樣一個大膽的設想:在不長的幾年之內,讓東山塢的勞動人的名字,都列到他衣兜裡的那張表格上,都成為積極分子;那時候,東山塢的天地該是什麼樣呢?那時候,不論再有什麼樣的狂風暴雨,東山塢也像鐵打的一樣堅不可摧了!
「噢,跟我閨女家住隔壁呀?」
「唉,怪讓人過意不去呀!」
老太太點著頭:「是呀,您是哪莊的呀?」
「不啦,外邊還有牲口,您騎著去,我給您趕腳。」
每當他替別人辦完了一件事兒,都有這種情緒激動在自己的心裡;有機會就替別人辦事兒的和-圖-書習慣,是他在軍隊上養成的。人民的軍隊,是人民的子弟兵,處處幫助群眾是他們的優良傳統,年輕人把這個好習慣,當法寶帶在自己的身上。他經常助人,也就經常享受這種歡樂。
蕭長春挑起水桶,他的腳步瀟灑、穩當,扁擔在他肩上顫顫悠悠,活像一對抖動的翅膀。
老太太說:「我家老頭到工地上去了三個月,再過十幾天,就要回來了。」
一路走,蕭長春借題發揮,暢談他們東山塢的社會主義建設遠景。
蕭長春說:「光彩不光彩,總是自己的骨肉,不能嫁出的女,潑出的水,得盡力量幫助她進步才對。您就她這麼一個親人,她也只有您這兒一個親人,您說話,她還是肯聽的。」
蕭長春說:「沒有旁的事兒。我們來糧站還麥種,順便接您到閨女家住幾天。」
老太太跟在後邊往回走:「慢著點兒,路滑。」
隨著聲音,走出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太太。她細高個子,那久經風霜的臉上刻上了條條皺紋,兩隻眼睛和善又很有精神。她一邊迎過來,一邊上上下下地打量著這個不認識的客人。
老太太說:「聽說那條新河的水大著哪,還能發電?」
「大娘,咱們走吧!」
老太太從屋裡搬出一隻高凳子。
「同志,先到屋歇歇再做活吧。」
「眼下咱們村這場鬥爭,表面上看是壞事情,仔細一琢磨,又是好事情,壞事情也能教訓人。
老太太已經在門口等著他,預備了水桶、鐵掀和抹子,還給那頭拴在門外小樹上的毛驢抱了一堆乾草吃。
「那倒是。往後你也別見外,趕集來了,渴了,餓了,只管找大娘來,可別從門口邁過去!」
蕭長春把小毛驢拴在門口的一棵小柳樹上,告訴韓道滿到陰涼地方稍等一等,就上了台階,推開了虛掩的木板門,走進這小小的院子裡。
蕭長春昨天晚上,對這件事情想了好久。他覺得,在溝北有兩個人應當利用一切機會趕快拉過來,也容易拉過來;不然,一有風吹草動,他們是最可能上壞人當的。這兩個人就是孫桂英和韓百安。他想把這位老太太接去,不獨是讓她幫助孫桂英照看孩子,也想通過這個受過苦難的老人趁孫桂英正在動搖的火候上給使把子勁兒,把孫桂英穩在正道上。他從老人的說話和神態裡,已經看出,老人家是關心閨和_圖_書女的,也很精明,覺著這條道兒沒找錯,就又耐心地用家常話勸老太太去一趟。
老太太笑了:「誰說不是呢?你這個同志真會說話兒,都說到我心裡邊去了。唉,不怕同志你見笑,這丫頭實在不給我作臉呀!要不,就這麼一個親骨肉,我哪能年八月地不去一趟呢,就是覺著不光彩。」
蕭長春說:「這掀得洗洗,不然泥糊住,長了銹,就沒法兒使了。」
蕭長春說:「那會兒,河就修通了。那河要從我們村後邊繞過去,我們要修一個大揚水站——我們那邊地高,泉水小,引不上去,全是旱地;有了揚水站,起碼有一半地水澆了,就是說,往後要有一半地旱澇保收。我們還要試著開幾十畝稻田,讓咱這窮山坡子產大米,那可多來勁兒呀!來個親戚,就不用愁沒細糧了。」
蕭長春說:「您別光顧自己進步,也得關心點兒女。閨女雖說嫁出去了,她進步,娘家人光彩;她落後,娘家人臉上也不好瞧。咱們都是窮人出身,窮人還當落後分子,大夥兒都擔心,都不光彩呀!」
蕭長春說:「好,我相信你,騎上走吧。」
「可是,你要不趁機會幫他,也許就變成更壞的事情了。你看看,這一程子,咱們村多少人都變了,我越來越有信心啦。孫桂英能變好,你爸爸能變好,好多人都能變,就要看咱們使勁不使勁了。你說我這話對不對呀?」
韓道滿騎上毛驢,韁繩一搖,小毛驢放開四個蹄子,歡快地跑起來了。
老太太沒有聽完,就奇怪地笑著問:「喲,同志,你怎麼把我的家底兒調查得這麼清楚哇,你在這村裡有親戚吧?」
韓道滿說:「我等一等,咱們一塊兒走吧,我還沒跟你把話說完哪。」
一切收拾停當,年輕的支部書記,一邊捲著煙,一邊仰著臉瞧瞧自己幹過的活兒。他那俊氣的臉上,不知道什麼時候沾了一個小泥點兒,同時又洋溢著一種掩飾不住的歡樂情緒。
蕭長春笑笑:「這是粗活。」
蕭長春走出門口,衝外邊等他的韓道滿說:「你先牽個牲口回去吧。」
老太太說:「頭好幾年前我就勸她,總是當耳旁風,那孩子,從小就浪蕩慣了。唉!」
老太太連忙推辭說:「這同志真會心疼人,這怎麼行呢?不用,不用!」
老太太見蕭長春說得誠懇實在,也就不好再攔擋了,嘴裡不https://www.hetubook.com.com住地嘖嘖著:「你這同志,真是個熱心腸的人呀。」說著,就進屋找傢俱去了。
老太太遠遠地看到了桃行山、新春山,說:「快到了吧?」
「是呀,這回是下了決心,今個就要下地。」
「在呀!」
「怎麼離不開呀,大爺到挖河工地做飯去了,肥豬剛賣了,有兩隻雞,您西院的侄媳婦就給您照看了……」
老太太一聽立刻就慌了,釘在屋門口,臉上變了顏色。她當是閨女家出了什麼意外的事兒。因為在農村裡除了突然發生不吉祥的事情,是不習慣託村裡的生人給親戚送口信的;何況,老太太又知道自己的閨女孫桂英是個不安分守己的人呢。於是,她一邊往屋裡讓蕭長春,一邊想追根問底兒,可又怕人家說出口似的問:「出什麼事兒了嗎?不會吧?」
老太太又忍不住地讚美:「哎呀,多快當,你真是個能幹的把式!」
走一路,談一路,他們談得非常親切。
蕭長春拿過鐵掀,幾下子就把土堆扒成個小盆子形。他把桶裡的水倒到裡邊,又挑了一趟,又倒在裡邊,轉眼間,黃土變成了泥漿。
「不,前後街。」
蕭長春笑了:「有什麼不好辦的呢?這是為工作,為集體嘛。我跟翠清談過了,也跟你振茂大伯談過了,三股勁兒擰成一股兒,還拉不住他一股勁兒呀!先把思想搞通,搬家的事兒也就好辦了。這回可是對你的考驗呀,有信心沒有?」
路上遇到的行人,都錯以為是兒子從什麼地方接回自己的媽媽。
老太太說:「就是嘛。自己過不好,對農業社也不好哇。別看我這大年紀,抽空摸空地還活動著點呢;幹不多,還幹不少嘛,總比吃飽了呆著強。趕上這個好社會不容易,得生著法兒多出點力氣。」
開鐮收割的第二天大清早,離東山塢十里遠的森林鎮北街東頭、坐北朝南的土門樓外邊,走來了兩個外村人。
「噢,她還想起幹活兒啦?」
蕭長春很和氣地問:「您是孫桂英的母親嗎?」
「到您這兒喝水的日子多著哪!」
蕭長春說:「我知道您很進步。」
蕭長春說:「家裡正忙,別讓兩個人都在這兒耽誤著了。你的事兒,今晚上,咱倆守場的時候再好好談,行吧?」
老太太這才放下心,臉上露出了笑容:「麻煩了。同志貴姓呀?」
「哎呀,她也沒先來個信兒https://www.hetubook.com.com,我這幾天離不開呀!」
蕭長春笑著,扶著老太太騎上驢,在後邊趕著,跟著,在那金黃色的麥地中間和樹林裡的沙土路上走著。
蕭長春說:「我年輕力壯的,幹點活兒不算什麼,您就不用客氣了。找副水桶,找把掀,再找把抹子;我抹,您給我供作,一會兒工夫就完了。」
「姓蕭。」
蕭長春笑笑:「這是簡單的活兒。」
蕭長春又囑咐他說:「道滿,剛才我跟你說的那些話,你回去再跟翠清談談,最要緊的是你自己多想想。我說的那片話,千句歸一,就是希望你們趁熱打鐵,幫助你爸爸轉轉腦筋。
韓道滿兩隻手揉著韁繩頭說:「全對。就是,你讓我馬上搬回去,我覺著不大好辦……」
蕭長春用掀端著泥,又高高舉起,一掀一掀,扔到門樓的頂上。隨後,他又登著凳子,很靈巧地爬了上去。他把門樓頂上的舊土鏟掉,把歪了的磚頭擺正,就用抹子抹弄著泥漿,一片連著一片地抹。
轉眼之間,他把一面抹完了,一轉眼,另一面也抹完了。新泥抹過的門樓頂,那褐色的濕泥,平得像是鏡子面兒,在太陽照耀下,放起光來。
蕭長春扭頭看看那個土門樓子說:「加上一層泥就行了吧?好辦,我給您抹,抹完了,咱們一塊兒走。我帶來牲口了,順便騎上,免得您明天起早自己走道兒。」
老太太認出了從畔莊拐向東山塢的道兒,指點著說:「北邊這股是吧?」
老太太仰著臉,不住誇獎:「這同志什麼活都會,你真是個巧手的莊稼人!」
老太太說:「土現成,昨個求人推來的。」
「哎呀,連口水都不喝?」
老太太頭前跑幾步:「東邊,東邊,我領著你去。」
「那敢情好。」
韓道滿答應著,把紙條捲了卷,塞進衣兜裡。
總共不到一頓飯的時間,連傢俱都收拾好了。
蕭長春說:「不用,你騎一個走吧,快當點兒,到家,好再幹一陣子活兒。」又從兜裡掏出一張紙條兒遞給韓道滿,「這是糧站給咱開的種子收條,回到家就交給小樂,讓他馬上下賬,寫清楚。別忘了啊!」
蕭長春扳著轆轤把打水,轆轤在他手裡轉成一朵花,那「吱咀」的響聲,就像拉胡琴。
蕭長春望著他走遠,這才轉回來。
老太太說:「去,一定去,沖同志這幾句話兒、這一片心,我也得去。這樣吧,我明天早上hetubook.com.com去。」
老太太心裡已經有點活動了:「要說是去幾天合適,也好多日子沒看見他們了。那孩子還胖吧?」
蕭長春說:「對啦,過幾年,這兒要修一條大公路,通汽車,您再來,就不用騎毛驢了,往汽車上一坐,嗚一下子,到了!」
老太太說:「唉,進步什麼哪,老了,追也追不上了。」
老太太說:「快放下,我收拾吧。」
蕭長春說:「孩子、大人都好。最要緊的,還是您那閨女參加勞動的事兒。咱們都是勞動人家,一說全明白,過日子不勞動,怎麼能夠過好呢?」
蕭長春說:「那兩座山全是我們村的,桃行山就在村後邊,我們秋天就要把它封上了,全種果樹;過幾年,蘋果、鴨梨,我們這兒全產,婦女們走娘家,就有禮物帶了。」
蕭長春也笑著搖搖頭:「沒有,全是路上和交糧食的時候跟這村的人打聽的。您收拾一下,咱們走吧。」
「快屋裡涼快涼快吧。」
韓道滿只好聽從,就收整牲口的鞍屜,想動身,又停住說:「我走回去,把這兩個牲口都給你留下吧,一會兒你們一人騎一個走。」
蕭長春說:「東山塢的。」
老太太覺著這個年輕人替別人辦事兒挺熱心,也不好推辭了:「要說事是沒啥大事。唉,窮家破業,離開總是不放心。」
「您說遠了。天下農民是一家嘛!特別是咱們這些窮人出身的,更是一家了。」
蕭長春說:「您把東西收拾進去,再把門一鎖就行了,還有什麼事兒沒有辦完嗎?」
韓道滿看看蕭長春,大聲說:「有。」
蕭長春說:「這回我們社裡也下決心要幫助她,她也表示要重打鑼鼓另開張。剛插手參加幹活兒,總有些不習慣的地方,等人了門也就好了。社裡成立一個托兒組,她捨不得把孩子送去,我們也沒有硬強著。這一回您去了,幫她照看照看孩子,也幫她過了關;幫了她,也就算幫了我們社。您還是去一趟吧。」
蕭長春見老太太願意去,心裡十分高興,就又動員說:「您還是去一趟好。連福上工地了,您閨女要參加勞動,把孩子送托兒組。她好像有點不放心;您去了幫她看看孩子,讓她把這頭三腳踢出去,以後就好辦了。住久了不行,您就少住幾天嘛!」
「大娘在家嗎?」
老太太說:「門樓子該抹抹泥了,我求下人,今晌午幫我抹來;要不,我離開家,來一場雨,就坍啦!」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