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篇
誰怕上電視?
六、笑容可掬,不卑不亢:咄咄逼人和唯唯諾諾都不是最佳的應對態度。筆者以爲:『萬般皆下品,唯有微笑高』。在電視裡保持笑容,會增加言語的公信力和說服力。攝影機是照妖鏡,觀衆的眼睛是雪亮的,在針鋒相對,意見相左時,能夠保持『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往往會是最後的贏家。
五、段落分明,長短適中:中文發言每分鐘以不超過兩百字爲宜(英文發言一百廿五字),每次發言一般以兩分半鐘爲度。因電視是一個分秒必爭的媒體,座談節目一般半小時,扣去廣告只有廿二分鐘。不宜長篇大論,引經據典。趙子曰:『滔滔不絕易,簡單扼要難。』如收放不能自如,不免會和_圖_書被製作單位刪減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播出時邊看邊罵,也會損失不少細胞。
二、適度化粧,服裝大方:化粧不見得是美化,而是要『遮醜』。因爲強燈照射之下,鼻尖、額頭一定出油,不打粉底會顯得狼狽。臉胖胖如趙茶房就要適度『下腮』(兩腮抹點黑)就清瘦多了,忌著黑白細條紋衣服,因爲會在螢光幕上左右閃動,十分詭異。女士項鍊搭配太多會與胸前小蜜蜂(夾式小型麥克風)碰撞發聲,影響收音。電視與舞台劇或宴會不同,宜淡抹,不宜濃粧。服裝雖因各人喜好而異,但仍宜素雅大方,免得置身五光十色佈景前,就像是一顆會說話的耶誕樹一般,搶和_圖_書眼而難看,何苦?
八、知己知彼,互諒互重:電視台、攝影棚、製作人、主持人,各有行規,隔行如隔山,入境宜隨俗。發言被打斷,重複兩三遍,枯等不耐煩,頭銜被叫錯,都是司空見慣,兵家常事,不宜動輒翻臉,怒氣冲天,日後相見,徒增難堪。何必呢?
一、行前溝通,錄後要求:節目是何性質?主持人用意何在?討論主題與搭檔是否適合?均宜事前溝通,免得乘興而去,敗興而返。錄畢對自己發言得當或失當之處,皆可提出合理要求刪減或保留,免得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或一世英名付諸流水,多麼遺憾。
以上『天龍八部』絕非金科玉律,純屬個人意見!野人www.hetubook.com.com獻曝,敬請卓參,祝您錄影快樂!
知識爆炸、資訊氾濫造就了『媒體就是訊息』的時代。而電視挾其『易得性』、『普遍性』、『經濟性』,因緣際會竟然變成了廿世紀的寵兒。在可預見的將來,電視的功能將不再侷限於娛樂,而將大步向新聞、教育與政治邁進。密如蛛絲的有線電視和無遠弗屆的衛星電視,更如天羅地網一般把我們的視聽感官團團圍住,從此『上電視』將不再是演員歌手的專利,士農工學商都會樂於利用此強勢媒體與大衆作最直接最有效的溝通。那麼,應邀接受電視訪問,在應對態度,服裝技巧方面應該注意那些事項呢?我們來聊聊:
七、語音清楚,字幕正確:https://m•hetubook.com•com避免同音異義的混淆,或太文字化拗口嚼舌的句子,免得弄巧反拙。專用的學術名詞或英文術語,在錄影後宜將講稿留交執行製作,千叮萬囑,字幕不可打錯。免得金言變笑柄,雞湯變開水,多麼的可惜。
三、姿態舒適,切忌穿幫:攝影棚沙發,十之八九中看不中坐,陷身其中會顯得頹廢沮喪,宜要求背墊撑腰,就不會老氣橫秋。正襟危坐,固然莊嚴隆重,但會加強緊張度。男士蹺二郎腿切忌著短襪白襪,露出一截小腿,十分地礙眼。
四、眼光自然,面面俱到:被訪者談話時眼睛應注視主持人?攝影機?還是現場觀衆呢?電視人會告訴您:『當然是攝影機』!筆者有不同看法,竊以為應把主持人和*圖*書、攝影機與現場觀衆當做三個正在聊天的朋友,您眼光當然宜自然隨話頭在三者間輪轉。生手會雙目凝視發問的主持人傾囊以告,這時現場觀衆與電視機前的觀衆會有被忽視冷落之感。而秀場老將民代官員又會矯枉過正,目不斜視,死釘住攝影機說話,完全不理會主持人與現場觀衆,又會予人以虛假作秀、僚氣十足的印象。所以對攝影機的目光不宜輕視、藐視、無視,亦不宜太過重視,才能自然而然、面面俱到。您又會問我:『說話的時候左、前、右都有攝影機,是那一台在照我?』答案是:『亮紅燈的那一台』。聽說張小燕下班驅車回家時,每遇十字路口亮紅燈,立刻會滿面堆笑脫口而出:『大家好!』這種職業病倒是難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