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視聽傳播你和我

作者:趙寧
視聽傳播你和我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後記 五十感懷

後記 五十感懷


人類不斷的創造科技,科技也在嚴酷的考驗人類。對於資訊傳媒的日新月異,誰不是抱著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的態度呢?視聽傳播你和我,拉雜寫來已快五十篇,有同行說:『趙老大,你這是學識常識化,有夠委屈,有損威風啦!』雖是玩笑話,然事關原則,有答辯必要:『學識不是在象牙塔供奉或少數人的玩偶,能夠通俗,普及人人享用,學識下鄉www•hetubook•com•com,搖身一變爲常識,正應敲鑼打鼓,普天同慶。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自己吃癟大家威風,正是我輩讀書人終身職志,何委屈之有!』
(全書完)
有同事說:『知識推介宜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能大鍋攪拌,囫圇吞棗。』言之成理,一般教科書和*圖*書也多遵循此一原則。然視聽世界,浩如瀚海,孰淺孰深,誰優誰劣,難有定論,媒體亦不宜按由靜到動,從視而聽之次序,恐有輕重強弱之誤導。隨緣寫來,時靜時動,忽視忽聽,反而可以換換口味,吊吊讀者胃口,也是傳播技巧啊!等到編輯成書時再章分六篇。排列整齊,配上插圖,活潑有趣。在此要誠懇大聲地謝謝皇冠編輯楊淑慧、崔玉珍、蔡鳳儀小姐和年青大漫https://m.hetubook.com.com畫家李日江先生與許多校對的無名英雄。
乙亥驚蟄,大地春回,北窗獨坐,忽悟人類所有科技無一不違反自然,縱然視聽傳媒,日新月異,吾人誠惶誠恐,亦步亦趨。但是耳提面命,四目相投,朝夕相對的視聽傳播,才是最高最深最溫馨甜蜜的境界,科技哪裡能比得上?走筆至此將室內所有電插頭拔掉,攜妻抱女赴公園散步去也!
有好友說:『視聽傳播和圖書已走入媒體科技,不宜故步自封,宜多著墨電腦方爲時髦。』說的不錯。六〇年代趙茶房負笈留美,眼見這一行由『視聽教育』結合『圖書館學』,到今日與『電腦傳訊』三合一的過程,正好與筆者的求學就業經驗互相印證。當初唸傳播除本行科目外,要修第二外國語,茶房也苦口學法文,後來取消要唸統計,再修九個學分。取得視聽中心主任資格至少要有十八個圖書館學分,自然照單再唸。https://m•hetubook•com•com博士論文用的是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暗合傳播、圖書館、電腦桃園三結義的精神。報章專欄要作者有情,讀者有意,寫來才神清氣爽,情投意合。只要讀者深體傳媒之重要,看得有味道,筆者自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要把新知舊識一古腦兒,洋洋灑灑陸續搬出來與大家見面,瞻前也顧後,喜新不厭舊,那裡分什麼古董時髦。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