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湯
預防熱氣除煩清燥
調理胃腸潤澤臟腑
飯湯,中藥稱之為「米油」,北方人則名為「粥油」,廣東人名為「飯湯」。在鄉村裡,人多吃飯的人家,想飲飯湯很方便,當洗米落鑊煮飯的時候,除應用的正常米水之外,再加多一兩碗水,待飯滾和_圖_書將過,米粒已熟,即揭開鑊蓋,濾取一兩碗米汁,然後蓋回鑊蓋焗飯,所濾得的米汁,糯白色有如牛奶,飯味甚濃,這就是飯湯。
根據中醫前輩的經驗,認為飯湯能滋陰補精,在藥用上,有「滋水制火」之效,通常適用「六味地黃丸」的人,皆適用之。通常來說,飲用飯湯,能令人和*圖*書強壯。
飲用飯湯,既可清除胃腸熱滯,又能調理肝臟燥氣,潤澤腸臟使大便通暢。兒童身體生長發展迅速,飲用最適宜。倘經常每隔一兩天飲飯湯一碗,可減少或預防熱氣情狀發生。雖有人認為,飯湯是「寒滯」之品,其實這種米湯,是米飯的精華,不但營養成分好,且有清熱、除燥、潤臟腑之力,而無寒滯和圖書之弊。
健康正常的兒童,多數是「熱底」的,就算日日飲飯湯,亦有益而無害。乳婦飲之,可增加乳汁分泌。炎熱天時,以飯湯作飲料,可以消暑熱,除煩躁,對由於出汗過多所引起的疲倦,有消除之效。
曾聽過一位朋友這樣說:「其長女出世時不足月,身體極弱,母親乳水不足,乃哺以牛奶補助,但一吃牛奶則嘔吐和圖書,其後有人介紹試用飯湯哺育,果然吃後不嘔吐了,於是採用飯湯作為補助乳水不足的食料,女兒平安長大了。」這位朋友又說:「據介紹用飯湯哺嬰兒的人說,飯湯用來調理肝虛火盛、頭痛頻頻、氣虛便秘、口苦口乾、胸膈翳悶不舒,飲食之後胸腹脹滿、反胃、乾嘔之類衰弱症候,效果不錯。」
往日農村人家,和圖書養兒育女有經驗的婦女們,倘若發覺小兒女的性情暴躁,不時嘈吵,口氣有臭味,大便硬結,早上起床時,眼屎很多,每餐吃飯,雖給他平日最愛好的餸菜,也引不起胃口,只喜歡飲茶喝水等情狀時,便認為兒女的胃腸有熱氣問題了,於是採用最方便得來的,而且可口的飯湯給兒女飲用,胃腸的熱氣就有可能消除,孩子的性情、飲食又恢復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