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十九 孤獨
老居禮醫生的存在,對瑪麗來說是很甜蜜的,對孩子們更是歡樂無比。假如沒有這位藍眸老人,她們的童年將會為哀悼的悲愁所窒息。他遠超過她們母親,他是她們的遊伴、良師。而她卻老是離開家——待在實驗室裡。「實驗室」這個名字,永無休止地在她們耳中鳴響著。伊芙畢竟還小,兩者之間還未建立親情。但是對年長的伊蓮,她動作遲緩而不馴,並且酷似她的父親彼埃爾,老居禮醫生是她不可或缺的友人。
瑪麗.居禮給姪女漢娜.夏萊的信 一九一三年一月六日
瑪麗首先照顧翁公和兩個女兒的全部生活。在梭鎮修曼.德.福樂街六號,她租了一間不太引人注目的房子,有一個怡人的庭園。伊蓮很高興擁有這麼一塊好幾坪的土地,她得到任聽她自己栽種的權利。伊芙在保姆照顧下,可以在地上的草叢中追尋她喜愛的烏龜,在小徑上追逐黑貓或虎斑貓。
如果拿它跟日後等著她的生活相比,這種情況還是很舒適的。「居禮未亡人」的責任會令一個強壯、幸福、勇敢的男子驚詫不置。
她很少有時間在梭鎮吃午飯。她重新回到昔日常去的地方——拉丁區乳酪販賣處。今天她像往常一樣自個兒去,唯一不同的是當時她年輕,擁有無意識的希望。要不然,她就在她那狹窄的實驗室裡來回走著,啃一片麵包或一些水果。
她也珍視她們的精神健康。她試著守護她們,使她們沒有懷鄉病的夢想,沒有後悔,沒有過度的敏感性。她採取一個簡單的決定,在兩個孤女面前,絕對不提她們的父親。這個決定最重要的是,因為她自己在這一方面,自然是辦不到的。直到她生命終了,瑪麗才困難地發出「彼埃爾」或「彼埃爾.居禮」或「妳們的父親」或者「我的丈夫」的音響。而她的談話,為了要圍繞那些回憶的小島嶼,採用了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策謀。她為了女兒,不把這種緘默判為該受非難。她寧願不讓她們投入悲劇的氛圍裡,她剝奪了她們和自己高貴的感情。
……妳在信裡說:「我真希望活在前一世紀的世界裡……。」可是伊蓮卻說:「如果能活在將來的世界裡不是更好麼?」但是我想,人無論活在哪一個時代,都能過有興味和有意義的生活,主要關鍵乃在於不浪費一生。而且要有自信地說:「我做了自己能力可以完成的事!」這些就是人們要求我們的一切,也是能帶給我們幸福的唯一途徑。
用這種家庭主婦的語詞結束了那個星期四的課。門打開了,一位僕傭帶來了一堆麵包捲、巧克力棒和橘子做為他們共同的茶點,他們一邊咀嚼、爭論,一邊滾出學校的中庭去了。
晚上常常很遲了,她才搭火車回家。冬天,她首先查看玄關上的大火爐,加添一點木炭,調節一下通風。世上除了她以外,她腦海裡根深蒂固地認為沒有人能夠像她那樣好好生一次火。事實上,她真像一個藝術家或化學家,懂得如何配備紙張,燃物,硬炭和木材。當爐火燃到讓她感到滿意,瑪麗經過一天的疲勞之後,她倚在沙發上,舒展一下身體來鬆一口氣。
瑪麗.居禮絕不讓我們誇耀她的業績和榮譽。對於那擁有令人驚嘆生涯的背景,而終其一生卻始終保持遲疑謙遜態度的瑪麗不知將有何種想法?
「你們要怎麼樣才能使瓶子裡的液體保持熱度?」
在
https://m.hetubook.com•com
她心中,她認為如果身為貧窮是極不方便的話,成為富豪就是多餘而令人害怕的事。她的女兒日後要自己賺錢維生,對她來說似乎是非常健全而天經地義的事。現在只留下瑪麗.居禮一人去撫育伊蓮和伊芙了。她對孩子的照顧和初期教育有固定的想法,連續的幾個家庭教師多多少少都能成功地把它闡明出來。
她並不鼓勵她的孩子擁有賣藝人的輕率,但她期望她們具有膽識。伊蓮和伊芙絕對不允許「畏懼黑暗」,或者因暴風雨的來臨而把頭藏在枕下,或者害怕夜盜和傳染病的問題存在。瑪麗深知自己這些昔日的恐懼,她把它們從孩子們身上驅走。甚至彼埃爾慘死的記憶,也使她成為一個神經兮兮的看守者。這兩位小女孩很早,在十一、二歲年紀,就單獨出去,她們很快不需要護衛者就去旅行了。
她不能離開巴黎太久。伊蓮和伊芙在阿姨赫拉.夏萊的照顆下,度過了她們假期大部分的時間。她們跟一個或幾個表兄妹,到人們很少去的英倫海峽或大西洋海濱嬉遊。一九一一年,她們第一次和母親一起到波蘭,布蘭妮雅在捷可朋的療養院歡迎她們。這兩位小女孩學會騎馬,她們到山中做好幾天的遠足,睡在山居者的小屋裡。瑪麗身上揹著囊袋,腳上穿著登山鞋,在小徑上走在她們前面。
甜蜜,太過甜蜜的「媽咪」,她默默無聞,時常笨拙地跟我們談話。她既不想使人害怕,也不願被人尊敬或傾慕。……甜蜜的媽咪,在那些年間,她完全忽略告訴我們她不是一般別的母親;她不是為工作緊迫的教授;她是人類中一個例外,一位聲名卓著的女人。
有時,她體力忽然失去抗衡,使她無法把女兒送走,而讓自己隔離起來。在我最早的孩提記憶中,我記得有一次,母親在梭鎮的餐廳裡,因癱瘓不支而昏倒在地——我還記得她那像死了一般蒼白無生氣的樣子。
一個興奮、豐饒娛樂的紀元,為了十隻男女「小猴子」而展開了。他們課餘,每天要到選出來的一位老師那兒去上一堂課。有天早晨,他們跑進索本大學的實驗室,榮.別林在那兒教他們化學。第二天,這支小部隊轉移到佛昻杜奈.歐.羅茲,郎芝萬教他們數學。別林夫人,查瓦尼夫人,雕刻家馬格羅及毛頓教授則分別教文學、歷史、現代語、自然科學、模型製造和繪畫。最後,在物理學校一個廢棄的房間內,居禮夫人奉獻出星期四下午,她教導他們最基本的物理課程。周圍的牆壁都可以聽到這種教學的聲音。
她要撫育兩個年幼的孩子,賺取她們和自己的生活費,又要成功地擔當一位教授的職責。喪失了彼埃爾.居禮強而有力的合作,她又要和她的同事追求並貫徹她的研究。她的助手和學生必須從她那裡承受命令和忠告。還有一個本質性的任務留著:要蓋一所彼埃爾夢寐以求的實驗室,俾使青年研究者能夠發展這項新興的放射能科學。
每天的生活,一開始就是一個小時的讀書或手工,瑪麗用方法來引起她們的興趣。她熱切地注意孩子們天賦的啟蒙。在她灰色的筆記簿中,記著伊蓮演算算術的成功,伊芙音樂方面的早熟。
她在家裡,沒有設立什麼來祭拜這位已去世的科學家,她也沒有對殉難的波蘭作任hetubook.com.com何祭拜。她希望伊蓮和伊芙學習波蘭語,她也希望她們知悉並熱愛她的祖國,但她卻很審慎地把她們塑造成真正的法國婦女。噢!絕不讓她們在兩國之間感到身子被拽引而碎裂,也不必徒然地為受壓迫的民族而受苦。
居禮夫人保護兩個女兒早期人格發展的動人努力是否成功了?也許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集體教學」在缺乏完整文學知識的當時,給了我姐姐第一流的科學教養,那是她在任何其他講堂上所無法得到的。至於道德教育呢?期望用它來潤飾人類親近的天性畢竟是言過其實,我並不認為在母親的庇護下我們變好了許多。儘管如此,有好幾件事是我們永遠銘記在心的。對研讀的興味——我的姐姐勝過我一千倍!而對金錢某種程度的冷漠,以及獨立自主的天性,使我們兩人確信不論在任何境遇下,我們都應該知道怎樣不靠幫助並掙脫而出。
當時的報紙,密切地注視著瑪麗的一舉手一投足。他們抓住了這種課程,並對這些科學家的兒女在很謹慎小心監視下闖入進入官方實驗室一節,加以嘲笑揶揄。
我並非不了解我所奮力以求的那些激勵瑪麗最初與我們相處的原則。我因為被偏見所囿,深怕它只提示單調、有條不紊的事物而已,但其實並非如此,這位渴盼我們成為無懈可擊的人物,由於她自己太溫和、太精細和太能熬受痛苦,她對我們一向自願隱匿感情。雖然她並不自認,然而她無疑的也希望我們多去擁抱她,並給她說些甜言蜜語。她希望我們不要太敏感,但最輕微而漠不關心的表示,也足以令她憂傷萎縮。她從不因為我們的戲謔而責打我們,來試探我們的「鈍感性」。傳統的懲罰,從無害的打耳光到「罰站牆犄角」,或者不給布丁吃,在我們家是從沒有過的。哭叫和發脾氣也是聞所未聞,母親對任何人,不管是生氣或高興都不允許揚起聲音。有天伊蓮很無禮,我的母親為了想懲一儆百,決定兩天不跟她說話。這段時光對她和伊蓮是一種磨難——然而,在二者之中瑪麗毋寧受罰更多。她坐立不安,在充滿憂傷的房子裡,神色黯然地踱步,她比女兒承受更多的苦頭。
去年春天,我的女兒飼養蠶兒。那時由於我的病尚未康復,無所事事,幾個星期內,我不斷在那兒觀察蠶兒吐絲結繭,我對這個感到異常興趣。那些仔細勤勉的小蟲兒,牠們堅強的意志及耐苦的精神給我很深的印象。看著牠們,我深深感到:我就是牠們的同伴。雖然我不能像牠們那樣組織而且工作得很理想,但是我也始終在為一個鵠的努力在工作。我那時除了依存的真理之外,沒有絲毫自信。人生是脆弱的,在它背後,一無憑藉。我知道別人也許抱持著迥然不同的想法,我深信有某一種什麼強制著我,因此我就像蠶兒被強制結繭似地地努力工作。可憐的蠶蟲啊,當牠無法完成繭子,也不得不竭盡全力工作。在牠們無法完成之際,也不改其面目,用盡全力,悲壯而死。
瑪麗笑著說:「嗯,如果是我的話,我一開始先把蓋子關上。」
居禮夫人以親切、永恆的獻身來酬償這個傑出的人。一九〇九年,因為罹患幾次肺炎的結果,使得這位老醫生臥病床褥達一年之久。她把所有空閒的時間都用來守和_圖_書在病人的床側,並企圖安慰這個行動不便和不耐煩的病人。
他並不滿意於僅只灌輸伊蓮對自然歷史和博物學方面的知識,或傳達給她自己對雨果的熱情,或在夏日給她寫些理性及啟發性的有趣信件。這些信中反映出他嘲謔的精神和富麗的風格,他給她智能的生涯一個決定性的方向。今天伊蓮.卓利歐特.居禮精神上的均衡,對悲苦的厭棄,對現實永不止息的愛慕,反教權論,甚至於政治上的同情,也都直接傳承自她的祖父。
當伊蓮達到上學年齡,並得到入學通知,瑪麗焦急地為女兒尋找一種方法來指導她超出和踰越一般的慣例。
這位諾貝爾獎得主,有時教給這些有野心的孩童一點簡單的常識課程。
瑪麗很滿意她的女兒一點也不知道她自己親身體驗的困苦的孩提時代、忙碌的少女時代和貧窮交迫的青年時代。同時,她也不希望她們生活奢侈,有許多機會,瑪麗可以保證給伊蓮和伊芙大筆財產,但她並沒有這樣做。當她成為孀婦,她必須掌握那一克由她和彼埃爾用雙手準備出來的鐳底所屬權。那是她的私有財產。她不顧老居禮醫生和親族會議中幾個人的忠告,而卻分享那位已經去世的人的意見,她決定把這個極小量寶貴的物質做為一種贈禮,贈給她的實驗室,它價值在一百萬黃金法郞以上。
瑪麗另外一個,也是她最珍貴的同盟——居禮老醫生。彼埃爾的去世,對他來說始終是一種可怕的考驗,然而這位老人從他嚴格的合理主義中得到某種勇氣,這是瑪麗所辦不到的。他輕視無意義的悔恨和墳墓的祭拜,葬禮過後,他不再去墓地。因為彼埃爾沒有留下什麼,他拒絕再為一個鬼魂所折磨。
瑪麗細心擬定的教育計劃卻有一個漏洞:教育本身——良好的風度。這個居喪之家,只接待親近的朋友,別林和查瓦尼兩家人。星期天,安德烈.德比爾給兩個女孩帶來書籍和玩具。他會一連好幾個鐘頭,取悅沉默寡言的伊蓮,用紙給她畫一連串的動物和各式各樣的大象……伊蓮和伊芙除了看過寬容、親愛的友人之外,沒有見過別人。伊蓮一看見陌生人,就感到痛苦,變得啞口無言,而執拗地拒絕「對這位女士請安」,她永遠無法革除這個習慣。
這一小撮人,幾乎還不懂得如何寫字和閱讀(一個好管閒事的作者寫),卻允許他們操縱儀器,從事實驗,製作儀器和查驗反應……。索本大學和居維爾的建築尚未遭炸燬,但所有的希望並未完全喪失。
像多數的孩子一樣,我們也許太自私,沒有注意到感情的陰翳。我們同樣也只覺察到她的魅力,抑住的柔情和隱藏的優雅。我們那滿是墨水汙跡的稚拙的小信件,用糖果商人的彩帶捆著,瑪麗直到死時仍舊保留的信件的開端——我們稱之為「親愛的媽咪」,「我親愛的甜心」,「我的甜心」,要不然就是我們常稱的「甜蜜的母親」的那種優雅。
她們四肢經常接受考驗。她們做花園的工作、製造模型、烹飪和針黹。瑪麗不管自己有多累,也強迫自己陪伴她們做自行車的遨遊。夏天,她跟她們一起潛到水波中,指導她們的泳技。
每當她們一天工作完畢,這兩個小女孩就被帶到戶外去。不管什麼天氣,她們都要做長途的散步並緞鍊身體。在梭鎮的庭園中,瑪麗安裝了一根橫木,上面有鞦韆、飛環和一根光滑的繩索。在家裡做過這
和*圖*書
些運動之後,日後這兩個女孩都變成體育館裡熱心的學生。並且由於她們是機械操的能手,而獲得許多使人高興的一等獎。她沒有讓女兒受洗,也沒有讓她們接受宗教教育,她感覺自己無法教育她們那些自己已不再相信的教條。最重要的是,她害怕她們和她一樣,一旦失去信心時會感到痛苦。這裡面並無反對教權的門戶之見,由於絕對的寬容,瑪麗好多次確切地向她的孩子保證:日後如果她們要信仰某種宗教,她將給她們絕對的自由。
很快地,佛蘭西絲.別林、榮.朗芝萬、伊莎貝拉.查瓦尼、和伊蓮.居禮——她是班上的科學明星——提出他們聰明的解決辦法:用羊毛布包裹瓶子,用精鍊的而難以實現的程序把它絕緣。
我沒能見到妳的受護人K先生。他來時,正值我身體不適,這是常有的事。第二天,我又有一堂課。我的翁公是一位醫生,不准我接見任何人,他知道跟人交談會使我感到非常疲倦。
這種集體教學,像人類其他企業一樣脆弱,兩年後乃告終止。這些父母為他們自己的工作而疲於奔命,孩子們由於大學入學資格考試等著他們,也只好投身於正規的課程中。瑪麗讓伊蓮進入一所私立學校——賽瓦紐中學就讀,在那裡上課時數多少受到限制。大女兒在這個完善的學校完成中等教育,伊芙日後也在那兒研讀。
一個人要微笑,和善,訪問,接見客人,說有禮貌的話語和完成各種禮儀規定的姿勢,伊蓮和伊芙全然不知道這些事。十年、二十年後,她們將會觀察到生活本身也有其苛求和律則。很不幸,「向這位女士請安」竟然是必要的事啊!
斯多噶學派的平靜給了瑪麗有效的作用,在迫使他自己過正常生活而言笑自若的翁公面前,瑪麗耻於因悲傷而投入茫然自失的狀態裡,她試著要輪到自己使別人看來有個平靜的外貌。
瑪麗給她的友人卡西亞的信 一九〇七年
她希望伊蓮不要學得太多,但要學得精良。她要如何著手呢?她反覆沉思,並與那些和她同為索本大學教授,也是一家之長的朋友磋商接洽。在她推動之下,一種創造性的教學合作計畫產生了。那些偉大的心智都將依據這種新教育方法去開導他們的孩子。
……我常想:與其把孩子像現在的學校那樣幽閉起來,毋寧讓他們溺斃在水裡更好,我確有這種感受哇!
經濟方面我沒有困難,我能賺足夠的錢來撫育孩子,我現在的情況甚至還比我先夫在世時好得多。
這位全心的研究家,為了孩子迫使她必須做的過多的工作所縈繞。對她來說,當孩子們要自由遊玩的年齡,卻把她們安放在通風不良的教室裡,被無數毫無生氣的「出席時數」所強奪,似乎是不人道的。她曾給姐姐赫拉這樣寫:
她堅忍著而且深藏哀傷。她從不在人前哭泣,並拒絕同情和安慰。她從未向人吐露絕望之情或睡夢中折磨她的可怕夢魘。但是她的近親們感到不安,他們看到她神色恍惚,雙手因一陣抽搐而顫動,神經質的手指,受到大量鐳的燒灼而感到不適,她身不由己,困擾而相互摩搓著雙手。
我們羨慕瑪麗,當她由一個天才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男子支持,她能處理家務並從事偉大的科學工作。我們似乎不能認為她能過比這更困苦的生活,或竭盡更大的努力。
親愛的卡西亞:
她的這些弟子——有些後來都成了科學家,並永遠保留著這些難忘而有趣的課程,和對瑪麗親切、仁慈的記憶。感謝她把教科書上抽象而無趣的現象,栩栩如生地闡釋出來。沾著墨水的腳踏車球狀軸承,放在一個斜坡的平面圖上,描述拋物線,它證明了物體下落的法則。鐘錘規則的擺動刻在煙紙上,由學生們設計完成的溫度計被認為和正式溫度計一樣有效,這些孩子們為此而感到自豪……。
漢妮雅!我們不必探究:「何故」或「為何」,各自努力織結自己的繭子罷!
在和痛苦抗衡的奮鬥上,伊蓮異常活躍,而我並沒有那麼成功。雖然我母親試著給我幫助,但我的少女時代並不快樂。在一種簡明的尺度下,瑪麗得到全然的勝利。她的兩個女兒應該感謝母親給予她們健康的身體、靈巧的體能,以及對運動的熱愛,這就是這個聰明傑出的婦女所獲致的最大成功。
瑪麗把她對科學的愛好和工作的興味傳達給孩子,她也教給他們自己長期研讀中所發展的技巧。她是一位心算名家,她堅持那些受護者反覆練習。「你們務須達到萬無一失!」,她強調:「秘訣在於不要太快。」如果學生有人在製造電池時擾亂秩序或弄髒,瑪麗會勃然發怒。「不用告訴我你以後會清理它,一個人在做實驗時絕對不可弄髒桌子!」
至於說到休息,我能告訴妳什麼呢?我的生活這樣紛亂,無法再步上正軌。我想它將來也會是這樣,我並不想加以更動。我希望竭盡所能好好撫育兩個孩子,但是她們卻無法喚起我的生命力。她們都很健康、甜美和可愛,我正努力使她們得到堅實健康的發育。當我想到次女的年紀,我知道還要再花二十年的時間,才能撫育她們成人。我懷疑我是否能夠再活這樣長的時日,因為我的生活那麼疲累,而憂傷對氣力和健康都是不利的。
一九一〇年二月二十五日,這位老人終於溘然逝世。梭鎮公墓上,冬日冰凍而蕭條,瑪麗向挖墳工人要求一個意想不到的工作。她請求把彼埃爾的棺木從墳中挖起,把老居禮醫生放在底部。彼埃爾從上面再放下去。她毫不畏懼地凝想,要在死後也要同穴的丈夫陵寢上面,為自己留下一個空位。
在瑪麗寡居生活最憂鬱的時刻,有兩個人給她伸出援手。一個是瑪麗亞.卡米恩赫卡——約瑟夫.斯克羅德夫絲卡的小姨。她是很甜蜜優雅的女人,由於布蘭妮雅的請求,她答應在居禮家當家庭教師和管家的職責。她的出現給瑪麗帶來一點波蘭的親情,瑪麗的流放法國似乎奪去她太多這種親情。當卡米恩赫卡小姐因健康不佳而回華沙,另一位波蘭籍家庭教師取代她照顧伊蓮和伊芙,她沒那麼可靠和親切。
居禮夫人償付這種安排卻夠使她疲憊,離實驗室有半小時火車的距離。每天早上,人們都可以看見她以穩定而匆忙的腳步走向車站,使人想到應以某種遲緩卻不疲倦的工作加以調和。這個仍然穿著深色喪服的婦人,每天搭上同一輛火車,坐在同一節二等車廂,很快就成為這條線上旅客們所熟悉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