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耶路撒冷三千年

作者:賽門.蒙提費歐里
耶路撒冷三千年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部 猶太教 12、希律家族的終曲(西元四○年~西元六六年)

第一部 猶太教

12、希律家族的終曲(西元四○年~西元六六年)

希律.亞基帕與皇帝克勞狄;刺殺、榮耀與蟲

提庇留原本歡迎亞基帕的到來,然而當他聽聞亞基帕在地中海各地欠下大筆債務時,態度完全改變。但亞基帕這名天生的賭徒卻說服母親的朋友安東妮亞借錢給他,並且幫他在皇帝面前說情。嚴謹而貞潔的安東妮亞是馬克.安東尼之女,提庇留認為她是羅馬貴族的典範,對她相當尊敬。他接受安東妮亞的忠告,原諒了這名猶太惡棍。但亞基帕並沒有用這筆借來的錢還債,反而用來結交另一名破產的王子卡里古拉,卡里古拉與亞基帕去世的朋友德魯蘇斯之子格梅魯斯(Gemellus),兩人是提庇留的共同繼承人。提庇留要求亞基帕照顧格梅魯斯。

約瑟夫斯:革命即將來臨

約瑟夫斯是祭司之子,源出馬加比家族,同時也是猶大地區地主,他在耶路撒冷長大,以學問淵博與才智出眾著稱。他在十幾歲時曾參與猶太教三大宗派,甚至在沙漠苦行,而後才返回耶路撒冷。
如您所知,我生來是猶太人,我的家鄉是耶路橄冷,崇拜至高上帝的聖殿就在這裡。這座聖殿,我主蓋烏斯〔即卡里古拉〕,從未有過人手造的偶像,因為他是真神上帝的神聖之地。您的外祖父馬庫斯.阿格里帕曾來過聖殿,並行敬拜之禮,奧古斯都亦是如此。〔他接著感謝卡里古拉給予他諸多恩惠賞賜,但〕我寧可用所有〔這些賞賜〕換取一件事 ——懇求維持我祖先的制度。否則我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成為族人的叛徒,另一則是無法繼續隨侍您的左右;我沒有其他選譯。
就在耶穌釘十字架的時候,統治希律家族北方領地的腓力去世了。安提帕向皇帝提出請求,希望能擴大自己的領地。提庇留向來喜愛亞基帕;所以亞基帕趕緊前往皇帝位於卡普里島的行宮,希望皇帝能將北方領地封給自己,而非自己的叔叔。他發現提庇留憂鬱地住在朱彼得別墅裡,根據史家蘇埃托尼烏斯的說法,皇帝食不下嚥,只能靠一群男孩餵他吃飯。這群男孩被稱為皇帝的「小魚」,他們接受訓練,要在皇帝於池子裡游泳時吸他的私處。

然而,就連亞基帕也為了化解耶路撒冷的緊張情勢而傷透腦筋:他在兩年之內,連續指派了三名大祭司,而且鎮壓猶太基督徒。這件事大概與克勞狄在羅馬鎮壓猶太基督徒發生於同時——克勞狄因為他們「奉基督之名進行煽動」,擾亂社會秩序,因而將他們逐出羅馬。「那時」,《使徒行傳》說,「希律王下手苦害教會中幾個人」,而且將雅各斬首(不是耶穌的弟弟,而是同名的門徒)。亞基帕也捉拿了彼得,打算在逾越節過後除掉他。但彼得還是保住性命:基督徒說這是神蹟,但其他的史料顯示,國王放了他只是為了向群眾示好。
因扶立兩任皇帝而立下大功的亞基帕,被自己的功勳沖昏了頭,他居然未得到羅馬允許就擅自在提比里亞召集當地的王公開會。羅馬人警覺到這一點,於是下令諸王返國。克勞狄也要求耶路撒冷不許再建城池要塞。之後,亞基帕仿傚希臘神王,穿著鑲金的袍子在該撒利亞廣場上炫耀,然而此時的他也開始苦於胃病,《使徒行傳》說「他被蟲所咬」。猶太人披上麻布坐下為他祈禱,但亞基帕毫無起色。亞基帕有著過人的魅力與機敏,因而能在猶太人穩健派、猶太人狂熱派與羅馬人之間進行折衝;他很可能是唯一能拯救耶路撒冷之人,但最終還是死去。
三十七年年底,皇帝從一場怪病復原之後,變得有點精神錯亂。往後幾年,史料記載他與三個妹妹亂|倫,讓她們賣淫,而且任命一匹馬擔任執政官。我們很難判斷這些醜聞的真假,不過他的行為確實讓許多羅馬菁英感到詫異與恐懼。他娶了自己的妹妹,而且在她懷孕時硬是將孩子從子宮取出。卡里古拉親吻自己的情婦,若有所思地說;「只要我喜歡,隨時可以割掉這美麗的喉嚨。」他又對執政官說:「我只要點個頭,你的腦袋馬上就會落地。」他最喜歡的一句名言是,「如果羅馬只有一個脖子就好了」。然而他卻不智地揶揄身邊那群威武的禁衛軍,稱他們是「普里阿波斯」(譯註:Priapus,以陰|莖巨大著稱的希臘和_圖_書生殖之神)。這回他的玩笑可開大了。

希律.亞基帕:卡里古拉的朋友

亞基帕守護卡里古拉的遺體,為了爭取時間,他宣稱皇帝只是受傷,並未死亡,因此得以召來一小隊禁衛軍入宮守備。衛兵發現簾子後面似乎躲著人,掀開一看原來是全身癱軟、嚇得說不出話的學者克勞狄,他是卡里古拉的叔叔,也就是亞基帕家族的朋友安東妮亞的兒子。亞基帕與禁衛軍當下便擁立他擔任皇帝,並且護送他到營區。克勞狄是共和派人士,他拒絕登基,但猶太人的國王勸他接受大位,並且說服元老院接受這名繼任人選。在此之前或之後,政壇上沒有任何猶太人像亞基帕一樣掌握如此龐大的權力。新皇克勞狄是一名穩健而明理的統治者,為了酬謝,他把耶路撒冷與大希律王時代的王國領土全給了亞基帕,並且讓他擔任執政官。就連亞基帕的兄長也受封為王。
然而,投機的亞基帕卻成了卡里古拉的好友。卡里古拉是受人民愛戴的將領格爾瑪尼庫斯(Germanicus)的兒子,因此連帶受到民眾的喜愛。他小時候身穿迷你合身的軍服隨父親參加軍團檢閱,他的腳上也穿著軍靴,卡里古拉這個名字其實就是小軍靴的意思。二十五歲的卡里古拉身材修長,已經開始禿頭,他在眾人寵愛下長大,生活放蕩,而且可能有精神失常的傾向,但他依然受到群眾歡迎,而且急於繼承皇帝的位子。卡里古拉與亞基帕大概一起過著聲色犬馬的生活,後者與他在耶路撒冷虔信的同胞相比,可說有著天壤之別。有一回他們搭乘戰車在卡普里島上閒遊,兩人突發奇想談起提庇留死亡的話題,這席話全被駕駛聽進去了。當亞基帕為了東西失竊而逮捕駕駛時,這名駕駛便將他們說過的話向皇帝告密。亞基帕被捕入獄,並且被上了鎖鏈,但在朋友卡里古拉保護下,他仍然可以沐浴、接見朋友與品嘗佳餚。
三十七年三月,提庇留終於去世,卡里古拉殺害年輕的格梅魯斯,然後繼任為帝。他立即釋放他的朋友,送給他黃金腳繚當禮物,以紀念他身陷囹圄的日子,並且封他為國王,賜予他腓力的北方領地。這回亞基帕可說是鹹魚翻身。在此同時,亞基帕的妹妹希羅底與耶穌仇視的「狐狸」安提帕前來羅馬,他們希望卡里古拉收回成命,改將領地賜給他們。但亞基帕構陷他們,聲稱他們正計畫謀反。卡里古拉罷黜安提帕,也就是殺死施洗約翰的凶手——安提帕後來死在里昂——並且將安提帕的土地轉封給亞基帕。
四十一年一月二十四日中午,卡里古拉在亞基帕的陪同下離開劇場,行經廊道,此時禁衛軍隊長拔劍喊道:「看劍!」劍揮中卡里古拉的肩膀,差點將他劈成兩半,但卡里古拉卻喊說:「我還活著!」謀反者齊聲大叫:「再補幾刀。」終於結束他的性命。卡里古拉的日耳曼侍衛沿街搶劫,禁衛軍則劫掠位於帕拉蒂尼山上的皇宮,並且殺死卡里古拉的妻子,打碎他孩子的腦袋。在此同時,元老院則企圖恢復共和國的體制,以結束數任皇帝以來的專制統治。
保羅陪雅各到了聖殿,不僅潔淨自己,也以猶太人的身分禱告,但他被一些猶太人認了出來,這些人曾在保羅旅行傳道時見過他。負責維持聖殿秩序的羅馬百夫長必須救他免於私刑。當保羅又開始傳道時,羅馬人以為他是亡命的埃及「行法術者」,於是將他上鎖帶往安東尼亞城堡,準備鞭打他。「人是羅馬人,又沒有定罪,你們就鞭打他,有這個例麼?」保羅問道。百夫長這才發現,眼前這名眼睛冒著怒火的空想家原來是羅馬公民,有權向尼祿上訴尋求審判。羅馬人於是把保羅交給大祭司與猶太公會,讓他們在憤怒的群眾面前質問他。保羅的回答相當侮辱人,因此他差一點又受到私刑。百夫長安撫暴民之後,便將保羅解送該撒利亞。
在宴席上,皇帝感謝亞基帕為協助他得位所做的一切,他承諾給予亞基帕要求的一切事物。國王只要求他不要將雕像放在聖殿裡。卡里古拉答應了。
尼祿為基督徒精心設計的「折磨方式」並未挽救他自己的命運。在宮裡,他踢了已經懷孕的皇后波帕埃雅的肚子,竟因此使她送命。正當皇帝殺害真實的敵人,或在戲劇裡殺死想像的敵人之時,他的新任猶大總督格希烏斯.弗洛魯斯(Gessius Florus)「也肆無忌憚地對猶太人施加暴行」。這場災難始於該撒利亞:敘利亞希臘人在猶太會堂外獻祭一隻小公雞;猶太人表示抗議。弗洛魯斯因為收了賄賂,所以支持外邦人,並且進軍耶路撒冷,要求聖殿繳納十七塔倫的稅金。六十六年春,當弗洛魯斯出現在總督府時,一群年輕猶太人蒐集硬幣往他身上丟擲。他派出希臘與敘利亞部隊攻m.hetubook.com•com擊這些群眾。弗洛魯斯要求聖殿顯貴交出這些不良少年,卻遭到拒絕。他的軍團於是開始狂亂殺人,「侵入每一家民宅,見人就殺」。弗洛魯斯鞭打犯人,並且將他們釘十字架,其中包括擁有羅馬公民身分的猶太顯貴。這是最後一根稻草:弗洛魯斯地方輔助部隊的殘酷野蠻引發猶太人的反抗。他縱容騎兵在街上「狂奔」,他的士兵甚至也攻擊國王亞基帕的妹妹,百尼基王后。王后的衛兵連忙將她捆起來送回馬加比王宮避難,但王后決心要拯救耶路撒冷。
保羅不是唯一等著受尼祿審問的猶太人。腓力斯也解送幾名運氣不佳的聖殿祭司前往羅馬受審。這些祭司的朋友,一個名叫約瑟.本.馬提亞(Joseph ben Matthias)的二十六歲年輕人,決定搭船到羅馬解救他們。此人更常聽聞的名字叫約瑟夫斯,他擁有許多身分,是叛軍司令官、受希律家族保護之人與帝國廷臣,但他最突出的身分卻是耶路撒冷最重要的史家。
保羅的父親是法利賽人,他因為家道殷實而得以成為羅馬公民。他讓自己的兒子——他與耶穌生於同時,但他出生的地點是在基利家(位於今日的土耳其)——到耶路撒冷的聖殿學習。當耶穌被釘十字架時,掃羅(保羅當時的名字)贊成「威嚇凶殺」:「司提反被害流血的時候,〔掃羅〕也站在旁邊歡喜,又看守害死他之人的衣裳」。這名說希臘語的羅馬法利賽人以製造帳棚為業,同時又幫大祭司做事,直到三十七年左右,有一回他在前往大馬士革路上親身得到「啟示」:「忽然從天上發光,四面照著他……聽見有聲音對他說:掃羅,掃羅,你為什麼逼迫我?」復活的基督讓他成為第十三位使徒,向外邦人傳福音。
即使「不自由,毋寧死」的說法只是一種誇飾的言語,這樣的信呈到卡里古拉面前仍是件十分危險的事——然而國王的調處顯然救了耶路撒冷。
幸好國王亞基帕此時仍在羅馬,而且與日漸乖戾的卡里古拉更為親密。當皇帝起兵遠征高盧時,猶太人的國王也隨侍一旁。然而,卡里古拉並未真的打仗,他只是在海上宣稱自己已經戰勝,然後檢拾海貝參加自己的凱旋式。
總督的統治無事於補。與彼拉多一樣,這些總督面對大量出現的先知,反應都是屠殺追隨者,同時不斷榨取猶大的財富。有一年的逾越節,一名羅馬士兵在耶路撒冷對著猶太人露屁股,結果導致暴動。總督派軍隊前來鎮壓,造成恐慌性的逃亡,狹窄的巷弄居然活活悶死數千人。幾年後,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發生衝突,羅馬人將許多猶太人釘十字架。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都想爭取羅馬人支持,後者有一段時間占了優勢。但年輕的希律.亞基帕在羅馬受教育,他獲得克勞狄的幹練妻子阿格里皮娜 (Agrippina)的支持,因此皇帝不僅轉而支持猶太人,甚至還讓犯錯的羅馬護民官在耶路撒冷遭受羞辱,然後處決。亞基帕二世的父親與卡里古拉交好,同樣地,亞基帕二世不僅受到克勞狄的喜愛,也與他的繼承人尼祿結為至交。當他的伯父卡爾奇斯的希律過世時,亞基帕就被封為黎巴嫩領地的國王,而且擁有管理耶路撒冷聖殿的特權。

義人雅各:耶穌王朝

在這場末日的紛亂中,耶穌的小宗派開始一分為二,一個是位於耶路撒冷的猶太人領袖,一個是分布於廣大羅馬世界裡的外邦人信眾。而在所有耶穌的追隨者中,將出現一名最具活力的激進分子,他將超越所有人建立嶄新的世界宗教,並且擘畫基督教的未來。
六十四年,羅馬發生大火。尼祿或許曾親自指揮救火,事後他也開放自己的庭園供無家可歸者居住。然而有陰謀論者指出,這是尼祿自己放的火,目的是為了擴充自己的宮殿,也有人說他根本沒在救火,只是在一旁撥著自己的七弦豎琴。尼祿指責火是人數激增的半猶太教宗派,也就是基督徒放的,因此他把許多基督徒活活燒死,或讓野獸將他們吞吃下肚,或者是將他們釘十字架。在這些受害者中,有兩名是早些年從耶路撒冷逮捕的:據說彼得是頭下腳上被釘十字架;保羅則遭到砍頭。尼祿對基督徒的屠殺使他在基督教《啟示錄》這部新約最後一部經典中獲得一席之地:撒但的「獸」是羅馬皇帝與 666,這是獸的數量,或許也是尼祿的代碼。和-圖-書

新王鮮少待在國內,他似乎更喜歡待在卡里古拉身旁,但卡里古拉嗜殺的性格,很快地使羅馬人從喜愛他轉變成厭惡他。由於不像前兩任皇帝一樣以軍功得位,卡里古拉企圖以另一種方式來樹立個人威望,他下令帝國全境必須膜拜他的雕像——聖殿的至聖所也不例外。耶路撒冷群情激憤;猶太人準備反抗,他們的代表告訴敘利亞總督,要他們忍受這種褻瀆,那麼「他必須先滅掉所有的猶太人」。亞歷山卓也爆發希臘人與猶太人的種族衝突。當雙方派代表去見卡里古拉時,希臘人宣稱,猶太人是唯一不敬拜卡里古拉雕像的民族。
保羅向這對「大張威勢」而來的王族傳布基督的福音,他巧妙地使用自己的話語,將信息傳達給這名行事穩健的國王:「你熟悉猶太人的規矩,亞基帕王阿,你信先知麼,我知道你是信的。」
耶穌的非猶太人追隨者少之又少,但保羅卻在外邦人與所謂的敬畏上帝者當中獲得極大的迴響,這些非猶太人願意信仰猶太教,只是不願接受割禮。保羅在安提阿的敘利亞改信者,就是第一批被稱為「基督徒」的信眾。五○年左右,保羅回到耶路撒冷說服雅各與彼得允許非猶太人加入宗派。雅各同意做出妥協,但往後幾年,他發現保羅成功說服猶太人不再遵循摩西律法。
年輕的希律.亞基帕成長於羅馬,與皇帝家人一起生活,而且成為皇帝提庇留的兒子德魯蘇斯最好的朋友。這名充滿魅力、生活奢侈、個性外向的男子——大希律王與米利暗的孫子,大希律王被處死的兒子阿里斯托布洛斯的孩子——為了結交德魯蘇斯與其他愛好聲色犬馬的朋友,他不惜花費鉅資,因而欠下大筆債務。
此時,雅各與耶路撒冷的長老開始反對保羅的說法。他們認識耶穌,但保羅堅持:「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他主張:「我身上帶著耶穌的印記。」雅各,這位受尊敬的聖人,此時也指責保羅違背了猶太教。即使是保羅也無法對耶穌的弟弟置若罔聞。五十八年,他與耶穌王朝重修舊好。
卡里古拉命敘利亞總督佩特羅尼烏斯執行命令,打擊耶路撒冷。希律王室率領的猶太人使節團懇求佩特羅尼烏斯改變心意。總督也感到猶豫不決,他知道執行命令將導致開戰,但不執行他的性命就會不保。此時,向來揮霍無度、隨波逐流的國王亞基帕卻令人驚訝地突然支持猶太人,他鼓起勇氣上書卡里古拉,而這可能是為耶路撒冷發聲的書信中最震撼人心的一封:
「你這樣勸我,幾乎叫我做基督徒了,」國王回道:「這人若沒有上告於該撒,就可以釋放了。」但保羅「已經」上告尼祿——於是他必須到尼祿那兒去。
亞基帕離開耶路撒冷時是一文不名的無用之人;等到返鄉時卻成了猶大國王。他在聖殿獻祭,盡責地向民眾宣讀《申命記》。當他為自己融合不同家世的血統哭泣,並且將卡里古拉的金腳繚——象徵他的好運——獻給聖殿時,在場民眾都深受感動。新任希律王贏得了「聖城」——在他心中,這座「母城」不僅屬於猶大地區的猶太人,也屬於居住在歐洲與亞洲各地的猶太人——他的錢幣上稱他為「亞基帕大王,皇帝之友」。離開耶路撒冷,亞基帕過著羅馬-希臘式君主的生活,但當他回到耶路撒冷時,他又恢復猶太人的身分,每日到聖殿獻祭。他針對不斷擴大的耶路撒冷進行美化與增添堡壘,他修築第三城牆,將新的貝澤薩(Bezetha)郊區涵蓋在內——這個地區的北部已經被挖掘出來。
約瑟夫斯抵達羅馬之後,就與受皇帝寵愛的猶太演員接觸。這位皇帝既邪惡又帶有悲劇色彩。尼祿殺害自己的妻子,然後愛上了波帕埃雅(Poppaea)。波帕埃雅是有夫之婦,有著一頭紅髮與白皙的肌膚。波帕埃雅成為皇后之後,在她的激勵下,尼祿鼓起勇氣殺死自己惡毒的母親阿格里皮娜。不過,波帕埃雅自己也成為半猶太的「敬畏上帝者」。透過演員朋友的介紹,約瑟夫斯與皇后接觸,皇后於是協助釋放他的朋友。約瑟夫斯的援救行動相當成功,然而當他與朋友返國時,卻發現耶路撒冷瀰漫著「強烈反羅馬人的叛亂情緒」。但叛亂並非不可避免:約瑟夫斯與波帕埃雅的連繫顯示羅馬與耶路撒冷的溝通管道仍然是敞開的。耶路撒冷每年總會湧進大量的猶太朝聖者,這當中幾乎看不出有任何麻煩,唯一可能造成騷動的源頭,其實是駐防在安東尼亞要塞的輔助羅馬步兵大隊(六百到一千兩百人)。猶太人國王任命的猶太人大祭司把這座富庶的聖殿城市管理得「和平而繁榮」。正是到了這個時期,聖殿才終於完工,但也造成一萬八千名建築工人失業。於是,國王亞基帕為他們創造了工作機會,要他們鋪設新的街道。https://www.hetubook.com.com
保羅的勇氣感染了猶太基督徒。六十二年,大祭司阿納努斯,也就是曾經審判耶穌的亞那之子,他逮捕了雅各,並且在猶太公會審判他,最後將他從聖殿牆上丟下,或許就是從魔鬼誘惑耶穌的殿頂扔下的。雅各當時曾受石擊之刑,最後用一根木鎚結束他的性命。當時人在耶路撒冷的約瑟夫斯抨擊阿納努斯是「野蠻人」,他表示,絕大多數的猶太人都對此感到震驚:耶穌的弟弟受到眾人的尊敬。國王亞基帕二世立即解除阿納努斯的職位。但基督徒已經由附庸蔚為大國:耶穌與雅各的領導地位由他們的親戚,或者是同母異父弟西門繼承。

希律.亞基帕二世:尼祿的朋友

大數的保羅:基督教的創建者

可以想見,雅各與耶路撒冷的基督徒一定對這名新改信之人充滿疑慮,但保羅有著無窮的活力,他必須將自己得到的信息傳布出去:「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最後,「主的兄弟雅各」接受了這名新夥伴。往後十五年,這名無可扼抑的煽動者在東方旅行,他獨斷地傳布他認為的耶穌福音,反對福音只有猶太人才能知曉。「外邦人的使徒」相信,上帝「為了我們」而「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教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保羅把焦點集中在耶穌復活上面,他認為這構成了人類與上帝溝通的橋梁。保羅的耶路撒冷是天國,而非實際的聖殿;他的「以色列」是耶穌所有的追隨者,而不是猶太人。就某方面來說,保羅的思想極為現代,他一反古代世界的嚴酷,相信愛、平等與包容一切:希臘人與猶太人、女性與男性、所有人都是人類的一分子,只要信仰基督,每個人都能得救。保羅的書信是新約的主要部分,約占了所有篇章的四分之一。他的願景是無限的,因為他希望讓所有人都信仰基督。
耶路撒冷才剛從最近的一場末日暴動中恢復。一名埃及猶太人率領暴民攻上橄欖山,宣稱他聽到耶穌的回音,表示他將拆毀城牆攻占耶路撒冷。這名假先知試圖衝進城內,但耶路撒冷居民站在羅馬人這一邊,將他的追隨者趕出城外。腓力斯的軍隊隨後將其殲滅大半。此外,還有人追捕「行法術者」,當時保羅剛好抵達耶路撒冷,對此事知之甚詳。
猶太基督徒,也就是拿撒勒派,在耶穌的弟弟雅各以及他們所謂的「長老」領導下,繼續在耶路撒冷傳布。最初的門徒仍一如猶太人,在聖殿中進行崇拜。耶穌絕不是最後一名挑戰羅馬權威的傳道者:約瑟夫斯提到大量的假先知持續出現,其中絕大多數都被羅馬人捕殺。
無論在什麼時期,只要有勤勉治國的皇帝與審判公正的總督,那麼就算猶太人出現派系糾紛也能很快恢復秩序。當帝國是由尼祿底下辦事極有效率的希臘自由人管理時,他喜歡擔任演員與運動員的癖好,乃至於血腥的整肅,都是可忍受的。然而一旦經濟開始衰退,尼祿的無能就會蔓延到猶大,羅馬總督就會成為「無惡不作」的惡棍。在耶路撒冷,新任總督表面上忠實地執行保護的任務,實際上卻收受顯貴的賄賂,任由顯貴的侍從到處殺人,其恐怖的程度與西卡里派沒什麼兩樣,因此使耶路撒冷人心惶惶。無怪乎此時出現另一名先知(諷刺的是他也叫耶穌)在聖殿大喊:「耶路撒冷有禍了!」由於這個人被認定是瘋子,因此只受了一頓鞭打,並未被處死。但約瑟夫斯認為這當中的反羅馬情緒並不強烈。
保羅是一名未婚而禁慾的孤獨者,他在旅行時曾遭遇船難、搶劫、毆打,以及被扔擲石塊,但沒有任何事能動搖他的意志——將粗俗土氣的加利利猶太人改造成人類的救世hetubook.com.com主耶穌基督,他很快就會再臨,而天國即將到來。有時,保羅仍是一名猶太人,他五次回到耶路撒冷,但有時他會把猶太教當成新的敵人。在最早的基督教文本,也就是《帖撒羅尼迦前書》(改信基督教的希臘外邦人)中,保羅怒斥殺死耶穌以及先知的猶太人。他認為割禮——猶太人與上帝立的約——是猶太人的責任,與外邦人無關:「應當防備犬類,防備作惡的,防備妄自行割的,因為真受割禮的,乃是我們這以神的靈敬拜,在耶穌基督裡誇口,不靠著肉體的。」他也指責那些打算接受割禮的外邦基督徒。
在羅馬,老邁的克勞狄被阿格里皮娜下毒,他可能是在吃了一盤毒蘑姑後身亡。十幾歲的新皇尼祿賜予亞基帕二世更多領土,包括加利利、敘利亞與黎巴嫩。亞基帕心懷感激地將他的都城該撒利亞腓立比改名為尼祿尼亞斯(Neronias),並且大肆宣揚他與皇帝關係密切,甚至在錢幣上刻了「敬愛吾皇」的字樣。然而,尼祿派駐當地的總督依然腐敗而不得人心。其中最糟的是腓力斯,史家塔西佗寫道,這名貪污的希臘自由人「殘忍而多慾,手持國王的權柄,本性卻如低賤的奴隸」。由於腓力斯的兄弟是克勞狄與尼祿(一段短暫時間)的書記,因此猶太人的苦情總是無法上報羅馬。國王亞基帕行為不檢的妹妹更是體現了這名菁英的腐化。「美貌絕倫」的土西拉嫁給阿拉伯國王埃梅薩的阿吉祖斯(Azizus of Emesa)為妻,但腓力斯卻對她「魂牽夢繫。深感自己過得不幸福的土西拉,為了擺脫姊姊百尼基的陷害」,於是與腓力斯私奔。百尼基是卡爾奇斯的王后(她嫁給自己的叔叔),她離開丈夫卡爾奇斯國王,與自己的兄長一起生活:羅馬人謠傳她與兄長亂|倫。腓力斯在剝削猶大的同時,一批稱為西卡里派(Sicarii,以他們手持的羅馬短劍為名,這個字也是sickle〔鐮刀〕的字源)的「新盜匪」也開始利用節慶在耶路撒冷城內暗殺猶太顯貴——他們最早成功暗殺的是前任大祭司。面對層出不窮的種族屠殺與「假先知」,腓力斯在努力維持和平的同時,卻也不斷地搜括財富。
二十三年,德魯蘇斯英年早逝,心碎的皇帝不願再見到兒子的朋友,破產的希律.亞基帕只好回到安提帕統治的加利利,此時安提帕已娶了亞基帕的妹妹希羅底為妻。安提帕給了亞基帕一份在提比里亞的單調差事,但亞基帕受不了平凡無聊的生活,於是逃到以都瑪雅,也就是希律家族的故地,並且打算自殺。然而,天無絕人之路,這個揮霍無度的惡棍又找到了機會。
國王的死引發了暴亂。國王的兒子亞基帕二世只有十七歲,克勞狄仍打算讓他繼承王國,此時有人進言,認為這名男孩太年輕,恐怕無法鎮住猶大這一觸即發的火藥庫。皇帝於是恢復羅馬統治,指派羅馬總督,並且賦予去世的亞基帕的兄長卡爾奇斯的希律王,任命大祭司與管理聖殿的權利。往後二十五年,耶路撒冷由羅馬總督與希律王室共治,但他們無法緩和當地出現的騷亂:接二連三的假先知,希臘人、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的族群衝突,以及親羅馬的顯貴與虔誠猶太人之間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
在此同時,淪為犯人的保羅也被運抵該撒利亞,總督腓力斯與他的希律家族妻子(前王后土西拉)一同接見保羅,並且提出賄賂做為釋放他的條件。保羅拒絕了。腓力斯此時有更急迫的憂慮。猶太人與敘利亞人之間正爆發衝突。腓力斯屠殺大量的猶太人,並且被召回羅馬,他只能把保羅留在獄中。亞基帕二世與他的妹妹百尼基(前卡爾奇斯王后與前基利家王后,而且可能是與兄長亂|倫之人)前往該撒利亞向新任總督致意,總督於是讓這名基督教犯人與國王見面,就像當初彼拉多讓耶穌與安提帕見面一樣。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