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基督教
16、日薄西山的拜占庭:波斯入侵(西元五一八~六三○年)
霍斯勞二世征服了埃及、敘利亞、伊拉克與小亞細亞,一路直到君士坦丁堡。只有推羅城仍堅守著,波斯人於是命令猶太指揮官尼希米攻下這座城市。猶太軍隊非但未能破城,反而陣前逃跑。此時波斯人發現到基督徒人數越多,似乎對波斯人有利。六一七年,在猶太人統洽的三年後,夏爾巴拉茲將猶太人逐出耶路撒冷。尼希米進行抵抗,但終告失敗,他在耶路撒冷附近的埃瑪斯遭到處決。
在遙遠的南方,阿拉伯人不認為赫拉克利歐斯已經勝利,反而認為他暴露了自己的弱點。「羅馬人已經輸了」,穆罕默德說道,這位領導者才剛把阿拉伯諸部統一在他新啟示的神聖文本之下,也就是《古蘭經》。當赫拉克利歐斯在耶路撒冷時,穆罕默德派人襲擊御道,以試探拜占庭的防衛能力。阿拉伯人遭遇拜占庭的一小隊士兵——但他們很快就撤退。
耶路撒冷可以容納數千名朝聖者:有頭有臉的人物可以跟猶太人宗教領袖住在一起;窮困的朝聖者則住在查士丁尼設立的收容所宿舍,裡面有三千個床位;苦行者則住在周圍山裡的洞穴,通常是過去的猶太人墳墓。有錢人死後,他們的屍體放在石棺裡;石棺兩側裝飾著壁畫與讓死者不受魔鬼干擾的鐘。窮人的遺體則放在血田的無名大眾墳墓裡。令哲羅姆不滿的各項誘惑一直存在著:競技場上的戰車競速,藍派與綠派的支持者為各自的隊伍叫囂。「藍派的幸運女神贏了!」在耶路撒冷發現的刻文這麼寫著:「萬歲!」
查士丁尼,最後一位說拉丁語的東羅馬帝國皇帝,他相信自己畢生的任務就是恢復羅馬帝國與重新統一基督教世界:就在他出生前不久,羅馬最後一位皇帝被日耳曼酋帥逐出羅馬城。諷刺的是,這反而提升了羅馬主教的威望,不久,羅馬主教被稱為教宗,而東西方也就此出現分歧。查士丁尼在推動普世基督教帝國上獲得驚人的成功,他的方式是透過戰爭、信仰與藝術。他收復義大利、北非與西班牙南部,不過他也遭遇波斯人好幾次的入侵,而後者曾有機會掌控整個東方。查士丁尼與狄奧多拉稱他們的基督教帝國是「人類最初與最偉大的祝福」,他們打壓同性戀者、異教徒、異端、撒瑪利亞人與猶太人。查士丁尼把猶太教從允許傳布的宗教中剔除,禁止慶祝逾越節(如果那一年的逾越節在復活節之前),將猶太會堂改為教堂,逼迫猶太人受洗,並且自行編寫猶太人的歷史:五三七年,當查士丁尼在君士坦丁堡完成驚人的圓頂聖索菲亞大教堂(Church of Hagia Sofia,「神聖智慧」)時,據說他的想法是:「所羅門,我已經超越你了。」然後他轉向耶路撒冷,對著所羅門的聖殿吹起勝利的號角。
於是,在提多摧毀聖殿的六百年後,皇室野豬又把耶路撒冷交還給猶太人。
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另一邊,君士坦丁堡正受到波斯人與阿瓦爾人的圍攻,但此時霍斯勞二世卻開始猜忌夏爾巴拉茲。這位全世界的主宰,他的驕傲自滿與殘忍好殺已然離間了他與貴族間的關係。霍斯勞寫信給夏爾巴拉茲的副手,要他殺了主帥,改由他領導軍隊。副將與夏爾巴拉茲見面,並且出示信件;兩人於是秘密結盟。君士坦丁堡因而得救。
六三○年三月二十一日,五十五歲的赫拉克利歐斯身心疲倦,頭髮花白,他騎馬前往金門,這是他專為這個特殊場合而建的。對於亞伯拉罕三大宗教來說,這座美麗的大門成了耶路撒冷迎接審判日彌賽亞到來最神秘的通道。皇帝在這裡下馬,帶著真十字架進入耶路撒冷。據說當赫拉克利歐斯穿著拜占庭袍服準備進門時,門突然變成堅硬的牆壁,但當他表示內心的恭敬時,門又再度為他的王室行列開啟。當赫拉克利歐斯將真十字架送到聖墓教堂,所到之處,地面上鋪著地毯,遍撒香草,莫德斯托主教也將教堂內外打掃得乾乾淨淨。帝國曾經遭遇的災難與皇帝的回歸為因時變化的啟示提供了全新的觀點,彌賽亞最後皇帝將粉碎基督教的敵人,並且將權力交給耶穌,耶穌將擁有權柄直到審判日那天。hetubook.com.com
三天後,數千名基督徒遭到屠殺。主教與三萬七千名基督徒被送往波斯。當倖存者站在橄欖山上「看著耶路撒冷時,宛如火爐竄出的火燄直沖雲端,他們不禁跪地哀號」,漫天的灰燼紛紛落在他們身上,聖墓教堂、新教堂、錫安山聖母教堂與亞美尼亞聖雅各大教堂,全在這座煉獄中焚燬。基督教的聖物——刺入基督肋旁的槍、海絨與真十字架——全送往霍斯勞的宮殿,他把這些物品賞賜給皇后希林。她將這些物品保存在泰西封的教堂裡。
這場騷動吸引了波斯沙霍斯勞二世(Khusrau Ⅱ)的注意。他在幼年時得到拜占庭皇帝莫里斯的協助得以登上王位,而當後者遭謀殺時,霍斯勞找到了入侵東方的理由,他希望就此一舉摧毀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即將迎來一段充滿動盪的時代,在二十五年間,它將受到四種不同的宗教統治:基督教、祆教、猶太教與伊斯蘭教。
一切看似高枕無憂。
耶路撒冷,實際上是整個羅馬東部地區,現在完全在年輕的波斯萬王之王、沙中之沙霍斯勞二世的掌握下,他的新帝國從阿富汗延伸到地中海。這名波斯帝王是最偉大的薩珊統治者(曾在查士丁尼時代火焚安提阿)的孫子。但他幼年時曾在敵對的貴族家庭裡擔任人質,度過了一段屈辱的時光,最後成長為一名偏執而妄自尊大之人,特別喜歡誇耀自己的權力:他的虎皮旗幟有一百三十英尺長,二十英尺寬;他在帝王之泉建立宮廷,一千平方英尺的地毯,鑲以黃金與錦緞,繡以夢幻的皇室花園;他的地宮——涼爽的地下宮殿,沙的嬪妃住在這裡——住著三千多名妃子;這名波斯帝王可能也在首都泰西封 (Ctesiphon,接近今日的巴格達)建立了巨大的宮室,擁有世上最大的會客廳。霍斯勞二世半夜騎著黑馬,他的袍子繡飾著金線,鑲以珠寶,就連盔甲也裝飾著黃金。
基督徒要求報復猶太人,但遭https://m.hetubook.com.com到赫拉克利歐斯拒絕,直到有僧侶願意以齋戒來為皇帝違背與猶太人的誓言贖罪。赫拉克利歐斯於是驅逐剩下的猶太人:許多人遭到屠殺;他日後又下令強制所有猶太人改信基督教。
夏爾巴拉茲撤回到亞歷山卓,統治敘利亞、巴勒斯坦與埃及。赫拉克利歐斯率領艦隊經黑海到高加索,然後與他的可薩人騎兵一起進攻波斯。他的軍事才能遠勝過波斯軍,並且在三次與波斯將領的決鬥中獲勝,他擊潰波斯主力,最後在霍斯勞二世首都外停下。無法看清局勢的霍斯勞走上了毀滅之路。他遭到逮捕,並且被關押在地牢「黑暗之屋」裡,他最寵愛的兒子在他面前遭到殺害,而他自己則被拷打至死。波斯人同意回到戰前的狀態。夏爾巴拉茲同意迎娶赫拉克利歐斯的外甥女,而且說出了真十字架的收藏地。在經過一連串殘忍的陰謀之後,夏爾巴拉茲取得波斯王位——但不久他就遭暗殺身亡。
霍斯勞二世統治著多國的臣民,包括許多猶太人與基督徒,他自己信奉祆教,但他娶了一名可愛的景教基督徒希林(Shirin)為妻,聽說為了得到這名女子,霍斯勞二世把他的情敵差遣到遙遠的貝胡坦山修築石階,這是永遠也無法完成的任務。
六二二年,復活節星期一,赫拉克利歐斯以船艦載運軍隊,並非(如預期的)穿過黑海直抵高加索,而是繞過地中海的愛奧尼亞海岸,在伊索斯灣登陸,他從這裡進軍內陸,擊敗了夏爾巴拉茲。即便此時波斯人對君士坦丁堡造成威脅,赫拉克利歐斯依然繼續朝波斯腹地挺進。次年,他故技重施,穿過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朝霍斯勞位於岡薩克(Ganzak)的宮殿進攻。霍斯勞撤退。赫拉克利歐斯在亞美尼亞過冬,然後在六二五年以驚人的用兵技巧阻止三支波斯軍集結,並且將他們個個擊破。
赫拉克利歐斯:第一位十字軍戰士
耶路撒冷又還給了基督徒。現在輪到猶太人受害。猶太人跟先前的基督徒一樣,從東門離開耶路撒冷,前往耶路哥。基督徒發現聖城飽受摧殘:在主教不在期間,負責管理聖城的僧侶莫德斯托(Modestos)努力地想恢復被破壞的聖墓教堂,但這座城市始終未能恢復君士坦丁與查士丁尼時代的舊觀。
聖城實施的是正教會的儀式。朝聖者從北方穿過哈德良的大門進城,然後沿著卡爾多大街前進。卡爾多大街是一條鋪設石板與兩旁立有列柱的街道,寬度四十英尺,足夠讓兩輛運貨馬車通行,街道兩旁林立著店鋪,沿著這條街走下去就可以到達新教堂。富人住在聖殿山南側與西南側的兩層樓宅邸裡,當中設有中庭。有人寫道,「能住在這樣的房子https://m.hetubook.com.com裡實在幸福極了」。房子、教堂乃至於店鋪全都裝飾著華麗的馬賽克:亞美尼亞國王或許曾經委託製作蒼鷺、鴿子與老鷹的明亮圖案(「為了紀念與救贖所有的亞美尼亞人,他們的名字只有上帝知道」)。比較不可思議的是,在世紀之交於大馬士革門北方發現的生動半基督教馬賽克,內容是淘氣的俄爾甫斯(Orpheus)彈奏著豎琴。富有的拜占庭女性穿著長長的希臘袍子,金色、紅色與綠色滾邊,紅色鞋子、珍珠項鍊與耳環。耶路撒冷曾挖掘出一只金戒指,上面裝飾著金質的聖墓教堂圖案。
新教堂落成不久,狄奧多拉便因癌症病逝,但查士丁尼一直活到五六五年,直到他八十幾歲,統治了近五十年為止。他所拓展的領土僅次於奧古斯都與圖拉真,但到了六世紀末,帝國已因過度擴張而搖搖欲墜。六○二年,一名將領奪取了王位,為了掌握政權,他利用戰車競速的藍派人士來打擊敵人,後者的支持者是綠派,並且下令要猶太人全部改信。藍派與綠派各自結合了狂熱的支持者與政治暴力人士,並且在耶路撒冷出現嚴重衝突:「邪惡與懷有惡意的人們充塞了整座城市,他們犯下了殺人與其他罪行。」綠派贏了,但拜占庭軍隊重新掌控這座城市,並且鎮壓了這場暴亂。
在這場充滿豪賭與野心的戰爭中,霍斯勞再度逆轉了戰局。他派遣將領攻取伊拉克,又派夏爾巴拉茲聯合從事掠奪的游牧民族阿瓦爾人(Avars),圍攻君士坦丁堡。霍斯勞以「諸神中最高貴者,全世界的王與主宰」的頭銜寫信給赫拉克利歐斯:「你說你相信上帝;為什麼祂不從我手中解救該撒利亞、耶路撒冷與亞歷山卓?我難道不能也將君士坦丁堡夷為平地?我不是已經擊敗你們希臘人了嗎?」赫拉克利歐斯派了一支軍隊到伊拉克應戰,另一支護衛首都,他自己則僱用四萬名游牧突厥騎兵,也就是可薩人(Khazars),組成第三支軍隊。
六二九年,赫拉克利歐斯與妻子(也是他的外甥女)從君士坦丁堡出發,護送真十字架返回耶路撒冷。他饒恕提比里亞的猶太人,並且住在當地一名猶太富人的家裡,這名富人名叫便雅憫,他陪伴赫拉克利歐斯前往耶路撒冷,並且在途中改信了基督教。猶太人得到承諾,接下來將不會有任何報復事件,他們可以安心居住在耶路撒冷。
五一八年,三十五歲的查士丁尼發現自己在伯伯查士丁登上王位之後,成了東羅馬帝國的統治者。這位年老的新皇帝是個不認識字的色雷斯農夫,他相當仰仗自己聰明的姪兒彼得,而彼得後來改名為查士丁尼。他不是獨自一人取得大權——他的情婦狄奧多拉(Theodora)是藍派戰車競速隊馴熊師的女兒,從小在滿身大汗的賽車手、淫穢的浴場與君士坦丁堡競技場血腥的熊坑當中成長。據說她在青春期之前就已經開始擔任脫衣舞孃,而且她天賦異稟,可以同時滿足好幾個男人的需要。狄奧多拉的色情宴會,壓軸好戲就是由她躺在舞臺上,伸開四肢成大字形,然後男人們就像鵝群啄食穀粒一樣的親吻「這朵熱情花朵的花萼」。這種鉅細靡遺的性描述,顯然是宮廷史家的誇大說法,這名史家肯定是厭倦了每日歌功頌德的工作,才寫出這麼極端的文字。無論這是不是實情,查士丁尼顯然無法拒絕她的活力,因此修改了法律,讓自己能娶她為妻。雖然狄奧多拉的陰謀詭計讓查士丁尼的人生變得曲折複雜,但她也協助堅定了後者的意志。當查士丁尼在尼卡暴動中差點失去君士坦丁堡,並且準備逃走時,狄奧多拉說,她寧可以穿著象徵帝室的紫袍而死,也不願平凡地茍活人世,於是她調兵遣將對叛軍無情地加以屠殺。https://m•hetubook•com.com
在數世紀的壓迫後,猶太人在一個難以捉摸的尼希米帶領下,急欲向基督徒展開復仇,因為直到耶路撒冷城破之前數星期,基督徒仍不斷迫害他們。波斯人在蓄水的瑪米拉池(Mamilla Pool)囚禁了數千名沒什麼價值的人犯,根據基督教的史料記載,這些人跟先前的猶太人一樣,他們只有兩種選擇:改信或死。有些僧侶改信猶太教,有些人則殉教。歡喜的猶太人開始重新為聖殿山祝聖,因為猶太人現在「獻祭」,而且彌賽亞的狂熱充斥著整個猶太人世界,激起了《所羅巴伯書》的熱情。
次年,穆罕默德又派了一小股部隊攻擊拜占庭領土。但赫拉克利歐斯年事已高,他輝煌的人生已接近盡頭。於是他離開耶路撒冷,返回君士坦丁堡。
五四三年,查士丁尼與狄奧多拉開始建造巴西利卡,也就是新的聖馬利亞上帝之母教堂,長將近四百英尺,高一百八十七英尺,牆壁厚度有十六英尺,這座教堂不
m•hetubook.com.com
面對聖殿山,旨在奪取所羅門遺址的光采。當查士丁尼的將領貝里薩里烏斯征服汪達爾人的首都迦太基時,他發現了當初提多從聖殿掠奪的分枝燭臺。當君士坦丁堡舉行過貝里薩里烏斯的凱旋式之後,分枝燭臺就被送到耶路撒冷,或許用來裝飾查士丁尼的新教堂。尼希米二世;猶太人的恐怖
征服耶路撒冷之後,夏爾巴拉茲又征服埃及,但他離開沒多久,耶路撒冷人又起而反叛波斯人與猶太人。夏爾巴拉茲迅速回師圍困耶路撒冷,前後達二十天,他毀滅了橄欖山與客西馬尼園的教堂。波斯人與猶太人從東北面的城牆挖掘地道,這個地方一直是耶路撒冷城防最脆弱之處,到了第二十一天,也就是五一四年五月初,波斯軍攻進耶路撒冷,目擊的僧侶斯特拉提戈(Strategos)說道:「他們滿腔怒火,宛如野獸一般。民眾躲藏在教堂裡,但波斯人在盛怒下摧毀教堂,他們齜牙咧嘴,見人就殺,像瘋狗一樣。」
查士丁尼與舞|女皇后:拜占庭耶路撒冷
赫拉克利歐斯並沒有特別留意這件事:各自為政的阿拉伯部落騷擾巴勒斯提那已長達數世紀之久。拜占庭人與波斯人都僱用阿拉伯部族擔任彼此之間的緩衝國,而赫拉克利歐斯甚至在自己的部隊裡也部署了大批阿拉伯騎兵。
波斯人在重裝騎兵的領頭下,征服羅馬的伊拉克,然後攻下敘利亞。安提阿的猶太人,長久以來遭受拜占庭的壓迫,此時跟著叛亂。當傑出的波斯統帥夏爾巴拉茲(Shahrbaraz)——皇家野豬——往南前進時,安提阿與提比里亞的兩萬猶太人加入他的行列,前去圍攻耶路撒冷。在城內,撒迦利亞主教試圖協商,但戰車隊的政治好戰分子走上街頭,拒絕與對方和議。於是波斯人與猶太人破城而入。
金髮高大,他看起來就像帝國的拯救者。阿非利加總督之子同時流有亞美尼亞血統,赫拉克利歐斯於六一○年取得權力,當時東方絕大多數地區已落入波斯人之手,而且情勢似乎有越來越惡化的可能——事實上也是如此。當赫拉克利歐斯進行反攻時,他遭到夏爾巴拉茲擊敗。皇室野豬乘勝追擊,不僅攻下敘利亞與埃及,兵鋒也直指君士坦丁堡。赫拉克利歐斯只能羞辱地言和,為自己爭取時間重建拜占庭軍力與籌畫反擊。
沙與皇家野豬:瘋狗之怒
從提多以來,猶太人曾三度獲得在聖殿廢墟裡自由祈禱的機會——一次或許是在科克巴時代,另外兩次則是在尤利安與霍斯勞時代——但往後一千三百五十年間,猶太人未再控制聖殿。至於勝利的波斯人,他們現在面對一名積極進取的年輕拜占庭皇帝,他有個名副其實的名字——赫拉克利歐斯(Heraclius)。
幸虧拉溫那(Ravenna)的聖維塔教堂(San Vitale Church)留下他們的寫實肖像,我們才得以知道查士丁尼是個臉孔瘦削,而且長了不討喜的紅臉頰的人,至於狄奧多拉則是五官細緻、皮膚白皙,她的表情冷淡,但目光炯炯有神,嘴唇微噘,她的眼睛直視著我們,令人感到不自在,在她的頭上與胸前都覆蓋著飾有珍珠的袍子。查士丁尼與狄奧多拉是政治夥伴,兩人同是最高的領袖。無論他們的出身為何,他們同樣都是缺乏幽默感,以無情而嚴肅的態度面對帝國與宗教事務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