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後主與兩周后
後主有小令「一斛珠」一闋,近人蔣勵材作「李後主詞傳」,以爲是寫昭惠初婚在宮闈中歌唱的嬌憨情態,此詞亦見宋、歐陽修醉翁琴趣外篇,尊前集則作後主詞,當以後主爲是,惟所詠對象,是否昭惠,亦屬查無實據的明智臆測,姑從蔣說引之,詞云:
後主愛花,異錄云:「每春盛時,梁棟窗壁,柱拱階砌,並作隔筒,密挿雜花,榜曰:錦洞天。」又云:「廬山僧舍有麝囊花一藂,色正紫,類丁香,號紫風波。江南詔取數十根,植於移風殿,賜名蓬萊紫。」
采桑子云:
亡國之前,後主在江南,與小周有不少風流韻事。
昭惠豐才多藝,擅樂器外,亦長歌舞,誄詞云:「歌縈柔調,奇器傳華。翠虬一舉,紅袖飛花。……發揚掩仰,纖緊洪奢,窮幽極致,莫得微瑕,審音者仰止,達樂者興嗟。」
小周是後主元配周娥皇之妹,娥皇死後,謚昭惠后,而小周之名已不可考。姊妹兩人,爲廣陵人司徒周宗之女。後主與昭惠結婚是在南唐元宗十二年(九五四),時年十八歲,昭惠比後主長一歲,她是才貌雙絕的女子,與後主共度了十年甜蜜的婚後生活,病死於宋太祖乾德二年(九六四),隔了四年,正式立小周爲后,小周比她姊姊小好多歲,美慧不遜其姊,自幼出入宮掖,很得後主之母聖尊后鍾氏的喜愛。昭惠病時,始與後主戀愛,馬令、南唐書繼室周后傳云:
「夜長人奈何」
「晚妝初了明肌雪」
後來元代畫家嘗有一幅「太宗逼幸小周后圖」,明、沈德符在其「野獲篇」,對此圖有所描述:「太宗戴幞頭,面黔黑而體肥,周后肢體纖弱,數宮女抱持之,周后有蹙額不勝之態。」
小周之姊昭惠后,爲後主元配,素精音律,小周之嫻樂器,受姊薰陶,當在情理之中。其器銅簧竹管,非簫非笛,其爲笙乎?
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徊,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雲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兒薄薄羅,輕雙黛螺。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棵,夜長人奈何!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棵,夜長人奈何!
南唐宮嬪且有別出心裁的衣飾和化妝,陸游南唐書云:「(昭惠后)寵嬖專房,創爲高髻纖裳及首翹鬢朵之妝,人皆效之。」清異錄云:「江南晚季,建陽進茶油花子,大小形製各別,極可愛。宮嬪縷金於面,背以淡妝,以此花餅施於額上,時號北宛妝hetubook.com.com。」又宋史載:「煜妓妾嘗染碧,經夕未收,會露下,其色愈鮮明。煜愛之,自是宮中競收露水染碧以衣之,謂之天水碧。」
蓬萊院閉天台女,畫堂晝寢人無語。抛枕翠雲光,繡衣聞異香。
潛來珠鏁動,驚覺銀屏夢。慢臉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潛來珠鏁動,驚覺銀屏夢。慢臉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今朝好向郎邊去」
唐開元、天寶間著名的霓裳曲,時已失傳,後主命昭惠就殘缺舊譜,重寫新聲,誅詞有云:「霓裳舊曲,韜音淪世,失味齊音,猶傷孔氏,故國遺聲,忍乎湮墜?我稽其美,爾揚其祕,程度餘律,重新雅製,非子而誰,誠我有類。」
淸、賀裳、皺水軒詞荃,謂後主擣練子二篇,衆刻無異,嘗見一舊本,則俱係鷓鴣天,二詞之前,各多半闋。此篇遺上半闋云:「節候雖佳景漸闌,吳綾已暖越裳寒,朱扉日暮隨風掩,一樹藤花獨自看。」下換頭,接雲鬢亂五句。賀云:「增前四語,覺神采加倍。」
「後主繼室周后,昭惠之母弟也。警敏有才思,神彩端靜。昭惠感疾,后嘗出入臥內,而昭惠未之知也。一日,因立帳前,昭惠驚曰:妹在此耶?后幼,未識嫌疑,即以實告曰:旣數日矣。昭惠惡之,返臥不復顧。」
我國傳說,珠能發光,今日里巷細民類能言之,所謂夜明珠是也。然究非物理之可能,上一故事,想像成分較多,姑妄言之,亦姑妄聽之。
言其美,曰:「纖穠挺秀,婉孌開揚,艷不至冶,慧或無傷。」又云:「含顰發笑,擢秀騰芳。鬢雲留鑒,眼彩飛光。情瀾春媚,愛語風香。」寫其儀容,更云:「煙輕麗服,雪瑩修容,纖眉範月,高髻凌風。」
後主與昭惠爲伉儷,先後僅十年,享盡了人間富貴風流,在昭惠逝世以前,臥病期間,他倆的愛子仲宣因意外而夭亡,僅早昭惠死期一個月。
李後主歸宋後,不足三年死,小周后不久亦卒。後主之死,據王性之默記,爲太宗命秦王以「牽機藥」所毒斃。「牽機藥者,服之,前却數十回,頭足相就如牽機狀也。」但據與後主一同投降的舊臣徐鉉所撰後主墓誌,則曰:「構疾卒。」龍袞、江南野史亦曰:「太平興國三年(九七八)秋,後主因疾作,上(太宗)宣翰林醫視藥,中使慰論者數四,翌日而卒。」南唐書亦云:「三年公病,中使慰論者數四,翌日而卒。」
五國故事云:「煜有慧性而尚奢侈。常於宮中以銷金紅羅冪其壁,以白銀釘瑇瑁而押之。又以綠鈿刷隔眼,糊以紅羅,種梅花於其外。又於花間設綵畫小木亭子,纔容二座,煜與和_圖_書愛姬周氏對酌於其中,如是數處。」
仲宣爲後主次子,釋文瑩、玉壺清話云:「後主煜幼子宣城郡公仲宣,周后所生。敏慧特異,眉目神采若圖畫,三歲能誦孝經及古雜文。煜置膝上,授之以數萬言。聞作樂,盡別其節。」
偷偷摸摸,因恐被人聽見,手中提鞋,衩襪移步,在花明月黯之夕,到畫堂與情郞幽會,故圖名「提鞵」。偎人顫三字,把緊張心跳的情况,體貼入微,刻畫細膩。
後主與元配昭惠情愛亦篤,昭惠死後,後主傷悼至爲沉痛,有若干纏綿悱惻的詩、文、詞流傳到後世。所撰誄詞,把昭惠的儀德才藝,描寫得很細膩。
「向人微露丁香顆」
馬令、南唐書昭惠后傳云:「后生二子皆秀嶷,其季仲宣,傈甯清峻,后尤鍾愛,自鞠視之。后既病,仲宣甫四歲,保育於別院,忽遘暴疾,數日卒。后聞之哀號顛仆,遂致大漸。後主朝夕視食,藥非親嘗不進,衣不解帶者累夕。后病雖亟,爽邁如常。謂後主曰:婢子多幸,託質君門,冒寵乘華,凡十載矣。女子之榮,莫過於此。所不足者,子殤身沒,無以報德。遂以元宗所賜琵琶及約臂玉環,親遺後主。又自爲書請薄葬。越三日,沐浴正衣妝,自內含玉,殂於瑤光殿之西室。」
宋乾德二年(九六四)十月間,「仲宣裁四歲。一日戲佛像前,有大琉璃燈爲貓觸墮地,劃然有聲,仲宣因驚得癇疾。」(吳任臣、十國春秋)後數日卽死,病中的昭惠受不住此一打擊,於十一月初二日亦溘然長逝。
後主的詞婉摯清新,悽愴哀怨,且擅書畫,在我國文學及藝術史上,都有他卓越的地位。其一生,初則縱情聲色,沉湎物慾,後來國破身亡,落一個十分悲慘的結局。
有人說,文學家的氣質,與所謂管理衆人之事的政治工作,是格格不相入的。文人而爲政治領袖,於國無益,於己有損。明、陳眉公論李後主曰:「天何不使後主現文士身,而必予以天子位?」惋惜中有無限感慨。
陶榖、清異錄云:「李煜居長秋,周氏居柔儀殿,有主香宮女。其焚香之器,曰杷子蓮、三雲鳳、折腰獅子、小三神山、卍字、金鳳口、罌玉,太古容華鼎,凡數十種,皆金玉爲之。」
後主的豪侈,宋、王性之「默記」有故事云:「小說載,江南大將獲李後主寵姬,夜見,輒閉目,云:煙氣。易以蠟燭,亦閉目,云:煙氣愈甚。曰:然則宮中未嘗點燭耶?云,宮中本閣,每至夜則懸大寶珠,光照一室,如日中也。」
花明月黯飛輕霧,今朝好向郎邊去。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爲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爲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m•hetubook.com.com
晚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箇。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牀斜凭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吐。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牀斜凭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吐。
南唐李氏,原不過五代割據羣雄之一,爲了政治號召,冒姓李,自稱唐宗室之後,在江南也建國號稱帝。元宗李璟死後,傳至後主李煜,宋室已興,太祖漸次削平羣雄,後主曾改稱江南國王,向宋廷納貢,修藩臣之禮。宋開寶七年(九七四),太祖遣曹彬伐江南,八年二月宋師薄金陵,十一月城陷,後主出降。曹彬俘後主歸汴,在一大羣俘虜中,有後主的繼后周氏,後世紀載,稱之爲「小周后」。
昔人所焚香料,搏作獸形,故名香獸,放入鑪中焚之,香烟靄靄,氤氲滿室。南唐宮中所用香料,甚講究,洪芻香譜云:「江南李主帳中香法,用丁香、酸香、沈香、檀香、麝香各一兩,甲香三兩,細剉,加以鵝梨十枚,研取汁於銀器内盛卻,蒸三次,梨汁乾卽用之。
昭惠的音樂才藝,不限於歌唱或演奏樂器,且能作曲。毛先舒、南唐拾遺記云:「昭惠后善音律,能爲小詞,其所用筆曰點靑螺。」陸游、南唐書云:「昭惠后好音律,時得新聲。」馬令、南唐書亦載:「後主常演念家山舊曲,后復作邀醉舞,恨來遲新破,皆行於時。」
子殤妻歿,後主的哀傷,當可想見。十國春秋云:「後主哀苦傷神,扶杖而起。自製誄,刻之石,與后所愛金屑檀槽琵琶同葬。又作書燔之,自稱鰥夫煜。其辭數千言,皆極酸楚。」
雲鬢亂,晚妝殘,帶恨眉兒遠岫攢。
斜托香腮春筍嫩,爲誰和淚倚闌干?
斜托香腮春筍嫩,爲誰和淚倚闌干?
後主偕小周降宋,在汴期間,據宋、王性之「默記」,曾發生宋太宗逼幸小周后的屈辱之事。默記云:「李國主小周后,隨後主歸朝,封鄭國夫人。例隨命婦入宮,每一入輒數日,而出必大泣,罵後主,聲聞於外,後主多宛轉避之。」
誄文於前面已略引述,最後一段,尤沉痛,云:「歲云暮兮,無相見期。情瞀亂兮,誰將因依?……神之不仁兮,斂怨爲德。既取我子兮,又毀我室。……天漫漫兮愁雲曀,空曖曖兮愁烟起。娥眉寂寞兮閉佳城,哀寢悲氛兮竟徒爾。」又云:「木交柯兮風索索,鳥相鳴兮飛翼翼。弔孤影兮孰我哀,私自憐兮痛無極。……夜寤皆感兮,何響不哀?窮求弗獲分,此心墮摧。號無和_圖_書聲兮何續,神永逝兮長乖。」
後主另一詞,調寄「玉樓春」,云:
後主另一詞,亦調寄「菩薩蠻」,據傳,寫小周晝寢,他潛入閨中情景。詞云: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鑪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撚花蕊齅,別殿遙聞簫鼓奏。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撚花蕊齅,別殿遙聞簫鼓奏。
後主與小周戀愛,史書記之,爲無可置疑的事實。後主詞,傳於後世者五十餘首,歷代版本,次第凌亂,治史或詮釋者不能考其寫作年月,僅就所詠内容,酌定先後。此兩闋菩薩蠻是否確爲小周而作,前人均未提出確鑿佐證,然自內容判斷,有迹可尋,歷來均認捨小周莫屬,豈如昔日老吏斷獄,所謂「事出有因,查無實據」吧?
清、顧懷三,補五代史藝文志謂:「霓裳譜一卷,南唐後主周后撰。」惜書已不傳。
陸游、南唐書記有一個頗富風趣的小故事,說她「嘗雪夜酣讌,舉杯請後主起舞。後主曰:汝能創爲新聲則可矣。后卽命箋綴譜,喉無滯音,筆無停思,俄頃譜成,所謂邀醉舞破也。又有恨來遲破,亦后所製。」
「春花秋月何時了」
精審的史家,都以爲牽機藥之說爲不可信。牽機藥毒性旣烈,服後不應隔日方死,而宋初對諸國降王,都很寬大,正如趙翼、二十二史劄記所云:「角力而減其國,角力而臣其人,未有不猜防疑忌而至於殺戮者,獨宋初不然。……統計諸降王及諸降臣,無一不保全者。」
別有「擣練子」一闋,寫少女在戀愛中嬌愁善感的情懷,疑亦爲小周而作,詞云:
又,宋、田况、儒林公議云:「馬亮尙書典金陵,於牙城艮隅,掘地得汞數百斤,鬻之以備供帳。其地乃偽國(南唐)德昌宮遺址,此鉛華之灰積也。李氏區區,偏據江南之地,而淫|色奢縱如此,欲其國祚之永長,其可得乎?」方輿勝覽亦云:「本朝修李氏宮,掘地得水銀數十斛,宮娥棄粉膩所積也。」
然後主與昭惠,始終沉湎於紙醉金迷的生活中,我們在這裏可以旁及他們的奢靡情况。後主曾賦「浣谿沙」一闋,寫宮中的狂歡醉舞,詞云:
太祖命曹彬將兵伐江南之初,諭曹彬曰:「李煜一門,不可加害。」太宗於開寶九年(九七六)十月繼位,次月卽將後主「違命侯」封號,晉爲「隴西郡公」,明年二月,又給後主月俸。後主優柔文弱,雖有思念故國的吟詠,但無復國的野心與能力,似乎用不着猜忌酖殺,牽機藥之說,未必是事實。
兩詞溫馨旖旎,後主的風流,小周的癡情,躍然紙上,用筆平易率直,而意味無窮。後主是亡國之君,在政治上一無可取,而https://www.hetubook.com.com倚聲填詞,雖屬小技,却不愧南面千古。昔人評此兩詞曰:「情眞景眞,與空中語自別。」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嬌娥魚貫列。鳳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偏徹。
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照燭花紅,待放馬蹄清夜月。
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照燭花紅,待放馬蹄清夜月。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後主的生活,極富藝術意味,而且豪華富麗,盡奢靡享樂的極致。其父元宗於中興元年(九五八)奉周正朔,無帝號。後主婚後,到宋建隆二年(九六一)元宗殂,嗣位金陵,使如宋,奉朔稱號,悉遵周制。南唐國勢,早已衰微,此時不過偏安苟存的宋朝附庸弱小而已。
銅簧韵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眼色暗相鈎,秋波橫欲流。
雨雲深繡戶,云便諧衷素,讌罷又成空,夢迷春睡中。
雨雲深繡戶,云便諧衷素,讌罷又成空,夢迷春睡中。
嬪娥們晚妝初罷,魚貫上殿,配合音樂,婆娑起舞,而霓裳曲,正是昭惠的「重新雅製」。
昔時婦女,足以纖小爲美,然人工加以裹纏,據傳始自後主宮中,南宋周密、浩然齋雅談,引道山新聞云:「李後主宮嬪窅娘,纖麗善舞。後主作金蓮,高六尺,飾以寶物,細帶纓絡,蓮中作五色瑞雲,命窅娘以帛裹足,令纖小,屈上作新月狀。素韤舞花中,回旋有凌波之態。唐鎬詩曰:蓮中花更好,雲裏月常新。人皆效之。」後世形容女子足美,謂之三寸金蓮,典卽出此。
後主所作「長相思」及「采桑子」,據說也可能爲悼念昭惠之作,長相思云:
這裏所謂飄香屑用一「飄」字,則香料不僅用於焚燒,且挫成粉屑飄灑,亦如今日結婚典禮之用五色紙屑向新娘飄灑乎?
清畫家周兼,工仕女,衣紋清古,設色淡雅,嘗作「南唐小周后提鞵圖」,畫的是後主與小周后在沒有正式結褵前偷情密愛的一個鏡頭。此圖今僅見文字記載,是否尚在人間,已不可得知。
後主別有「菩薩蠻」一闋,寫少女演奏管樂時的嬌媚情態,論者亦以爲詠小周之作,云:
此南唐李後主(煜)國亡歸宋後,懷念故國所作「虞美人」詞。往事不堪回首,悽怨哀感,抑鬱牢騷,此詞逐成千古絕唱。昔人評曰:「吐露心中萬斛愁恨,令人不堪卒讀。」
後主有「菩薩蠻」詞,詠他和小周的風流韻事,圖卽據詞意而寫,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