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他們走出房門,在明亮陽光下瞇起眼睛,然後到櫃台去還鑰匙。職員對於他們早早就退房顯得很不安,一開始擔心會不會房間有什麼問題,當他們告訴他不是這樣,他便認為他們只是把這裡當作按終點計費的一夜春宵便利店,又開始氣惱起來。李奇告訴他說他們只是臨時改變行程,如此而已,純粹是公事,沒別的。可是他能理解那傢伙的用意。他們剛淋浴完,頭髮還是濕的,而事後的滿足感就像核能輻射,從他們身上源源不斷發散出來。
然後他們終於明白為什麼。
「這就像龜兔賽跑,老弟。」
她回到手機上。在他們擇定的三個月範圍的最後一篇文章是關於和西岸平行的一條海洋走廊,這條走廊從加州延伸到奧勒岡州,是大白鯊季節遷徙的必經路徑。不是多數人關心的議題,除了有一位法國人計畫在他從日本泳渡太平洋的途中通過那裡。他每晚都會睡在護航船上,每天早上開始游泳,一天游八小時。顯然鯊魚是次要問題,首先他必須越過太平洋環流,那是流動緩慢、廣達千哩的巨大漩渦,它的中心充滿廢棄塑膠、有毒汙泥和各種垃圾。
「那到底什麼時候動手?」
李奇靠著椅背,仍然沉浸在滿足中,仍然渾身軟綿綿的,而他身邊的張看來也一樣。她說:「圖書館志工應該是本地人,對吧?基本上這是社區的事務,我們應該不必跑遍芝加哥去找人。」
接下來是一篇名為「深層網路」(Deep Web)m.hetubook.com.com、探討搜索引擎和網際網路的文章。看來網路表面的資訊是比較容易搜索的。之後是關於蜜蜂的,說全球各地的蜜蜂正在滅絕,沒有牠們,農作物將無法充分授粉,而所有人都會餓死。死亡人數肯定遠遠超過兩百。此時李奇透過車窗看見的就大約有兩百人了,因為車流又更慢了。他們還在右側車道,中間和左側車道的速度仍然稍微快一點。一輛黑色林肯城市轎車出現在張的那一側,逗留了一下,和它前方的車子拉開一小段距離。它的後車窗打開,李奇匆匆瞥見裡頭一個男人的部分身影,他轉過頭來對著他們。有那麼極短的一瞬間,感覺像是那個人想對他們說什麼。可是接著無可避免的事情發生了。那輛城市轎車在中間車道,卻以右車道的速度行駛,可是它後方的一輛紅色轎跑車並沒有減速,一個不注意便撞上了城市轎車的後保險槓。兩者速度差距不大,頂多每小時五到十哩,但即使如此城市轎車還是結結實實往前顛了一下,副駕駛座乘客的腦袋往後撞上座椅頭枕,接著又往前衝,牛頓運動定律當場上演,慣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李奇被它的威力嚇一跳。也許急性頸扭傷確實是會發生。城市轎車加速補上前方的空隙,紅色轎跑車跟在後面,兩輛車都沒有減速,顯然都沒有大礙。聯邦安全保險槓果然夠力。
司機把車子直接開進黑漆漆的倉庫裡。
沒有大驚小怪,沒有狂按喇叭,沒有揮舞拳頭,沒有比中指。以洛杉磯的交通https://m.hetubook.com.com狀況,這種事大概很稀鬆平常吧,李奇想。
計程車啟動,緩慢、穩定地穿越耀眼的陽光,在小街裡左彎右拐,一直到了聖塔莫尼卡大道,從這裡往南再往西,直驅四〇五號公路。
李奇說:「同意。」
張說:「法國人瘋了。」
張把清單往下捲動。沙鼠文章的底下是一篇關於氣候變遷的五個月前的文章。標題寫著海洋正在上升,摘要則是說地形的碎形幾何特性意謂著,想築一道東岸海堤,就算人類截至目前攪拌的所有水泥加起來都還不敷使用。
右側車道的速度更慢了。那輛城市轎車和紅色轎跑車一下子便遠遠超前,沒了蹤影。左側車道的車速甚至更快。李奇湊向前問:「你為什麼不轉換車道?」
車流慢了下來,至少在最右側車道是變慢了。中間和左側車道的車子紛紛超越他們,可是司機並沒有轉換車道。
張拿出手機,用兩根大拇指搜索《洛杉磯時報》網站。手機網路不像wifi那麼快速,但終究還是找到了。「四個月?或者我們應該假設他研究的是較早的文章?」
李奇說:「妳應該查一下魏斯伍德四個月前寫的文章。我們得知道麥肯到底在想什麼,才好去和他碰面。我們得弄清楚到底是什麼促使他打了第一通電話。」
「可是海克特人就在那裡。」
四〇五號公路就像平日般繁忙,但總算在移動中。三線道,車流平穩,清洗抛光得乾淨鮮亮的車身和鍍鉻配件,還有威猛閃耀的陽光,還有遠方的黃褐色山脈。車子十分www.hetubook.com.com舒適,張從頭到尾把車窗開到底,微風暖呼呼的,將她的頭髮吹得亂飛亂舞。頭髮原本棲息的T恤肩頭部位仍是濕的。司機的動作非常俐落精準,一點都不慌亂。他讓車子始終行駛在右手邊的線道,隨著車流前進,老練的程度不輸洛杉磯高速公路上的任何駕駛,看來準時抵達目的地應該不成問題。
「那為什麼不趁著還沒塞車趕快超前?」
「可以這麼說。」
張在報社網站的搜索列輸入Westwood,得到一堆關於洛杉磯同名地區,西木區的查詢結果。因此她改以艾胥利.魏斯伍德加引號搜索,結果好多了。頁面最上方是右側的一個邊欄,包括一張照片和此人的簡介。照片看來像是多年前的一個大晴天拍攝的。魏斯伍德看來年輕點頭髮和鬍子稍微整潔一點,灰色也少一點。簡介中說他是分子生物學系和新聞系研究生。左邊是他發表的文章清單,每一篇都有標題和一小段精簡的摘要。最上面是一則關於他的一篇即將刊登在下一期週日版報紙的小麥發展史文章的小廣告,底下是一篇他們在阿拉巴馬市基佛住處看過的關於創傷性腦損傷的文章。
「還沒。」
「相信我,他們上不了飛機的。」
「有道理,」李奇說:「我想如果麥肯是精通網路的人,他幾乎什麼都找得到。不過,把魏斯伍德寫過的東西全部列出來恐怕幫助不大,就縮減為三個月吧,先查四、五、六個月前的東西。」
「你就相信我們的專業,好嗎?西好萊塢汽車旅館裡死了兩個人可是大事一樁,他們和*圖*書對這種事非常看重的,一分鐘不到就會有十輛巡邏警車趕過去,而且會派四名警探展開調查,消息也會立刻登上夜間新聞。海克特擔不起暴露身分的後果,太危險了,他總得為自己留條後路。」
在四個月標記的最上方是一篇關於有機農作的文章,蔬菜水果和主要農作物。標題相當聳動,摘要則暗示大型農糧企業正在顛覆農業的定義,藉以輕鬆獲取高價利潤。在那之前兩週魏斯伍德寫了關於沙鼠的文章,說得精準點,根據標題是古代沙鼠。看來流行於中世紀的黑死病並不是藉由長久以來認為的野鼠身上的跳蚤傳染的,而是經由亞洲大沙鼠身上的跳蚤。
張在螢幕上滑動手指,停在往下第八篇的地方,也就是四個月前的文章。這人幾乎每兩週發表一篇新論文,每篇都相當長而且可能都作了頗為廣泛的研究調查。就它的工作性質而言,無疑是比礦工或急診室醫師輕鬆多了,但是在李奇看來,其實並不輕鬆。他這輩子沒寫過比行動後報告更長的東西。那通常是在形式上短得多的紀律報告,而且不必然經過調查,甚至也不無加油添醋的成分。
聯絡人說:「別擔心,快了。」
張說:「大家都在寫氣候變遷,麥肯不需要特別挑魏斯伍德這一篇,對嗎?」
「她很瘋嗎?」
司機瞥了下後照鏡,說:「等一下就會大塞車。」
對街的路邊有一輛計程車,李奇和之前一樣吹口哨揮手招呼,這次管用了。那輛車子緩緩繞了個U形彎來到另一側路邊,在後車門把剛好對著李奇腰部的位置停車。司機打開後行李箱,然後下
hetubook.com.com車幫張把行李箱放進去。他是一名穿著短袖襯衫的壯漢,臂膀肌肉隆起,鼻子留有骨折的舊傷痕,濃密的眉毛上黏著痂疤。年輕時打過拳擊吧,李奇心想,或者只是單純運氣差。只見他毫不費力地提起箱子,將它放進後行李箱。張坐進駕駛座後方的人造皮座椅,李奇隨後在她旁邊入座。司機回到駕駛座,在後照鏡裡和李奇對上目光。
車流又慢了下來,而且非常平均,左車道減成中間車道的速度,中間車道減成右車道的速度,而右車道幾乎成了靜止狀態。司機仍然沒轉換車道,只是一點一點前進,走走停停,比走路快不到哪裡去。
「洛杉磯國際機場,」李奇說:「美國航空,國内航線。」
「意思是沒有?」
在剛過庫佛市,即將到達英格塢,距離洛杉磯國際機場不遠的地方,司機突然從右邊一個沒有標記的出口下了公路,轉入一條看來像通往一座廢棄維修廠的狹小道路。計程車嘎嘎輾過散落在柏油路上的碎片殘屑,從好幾間生鏽的鐵皮屋之間穿過,接著轉了個彎,顛簸著駛過一片碎裂的水泥地,來到一處沒有盡頭的岔路。眼前除了一間廢棄倉庫之外空無一物,一扇破爛的大門敞開著。
李奇說:「我母親是法國人。」
這次穿牛仔褲、頭髮有型的男子沒有等他的固定電話響起。他想盡速得到消息,於是搶先一步打電話給他的聯絡人。「完成了嗎?」他問。
張一手放李奇的臂膀上,把他拉回來。她說:「司機先生知道該怎麼做啦,你駕駛不及格,記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