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搜尋標籤傳記,結果共180筆

明末四公子/ 高陽 /

古今公子中,除戰國四君以外,多姿多彩莫如明末四公子——陳貞慧、侯方域、方以智、冒辟疆出則忠義,入則孝悌愛賓客、廣交遊,風流倜儻,冠絕一時。紙醉金迷,笙歌達旦的秦淮河畔銷金窟中,多少旖旎韻事,多少纏綿風情……

古今稱謂,沿用不替而涵義亦少變化者不多;「公子」是其一。「公子」之名,最早見於《詩經》,如「振振公子」、「佻佻公子」。「振振」有五解:盛大、仁愛、信義、群飛、得意;衡之公子的風格、行為、形態,盡皆相合,誠為極妙的形容詞。「佻佻」則獨行之貌,與群飛似成矛盾,而其實不然;任性負氣,獨往獨來,恰好寫出公子的作風之另一面。

《儀禮》:「諸侯之子稱公子。」擴充其義,則達官貴人之子,皆可稱公子!迄今猶然。但公子有真假之分──此為我杜撰的說法,紈袴子弟是假公子。必振振然有所表現,不辱家風,能使人敬愛讚羨者,始得為真公子。

自戰國末期孟嘗、信陵、平原、春申以來,「四公子」成了一個專門名詞。見於載籍者,如《唐書‧周曾傳》:「周曾者,本李希烈部將,與王珍、姚儋、韋清志相善,號四公子。」韓炎《冒徵君襄墓誌銘》:「四公子者桐城方密之以智、陽羨陳定生貞慧、歸德侯朝宗方域與先生也。」是為明末四公子。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石破天驚/ 高陽 /

本書寫中華民國開國之前,國父孫中山先生歷經危難、奮鬥不屈,終底於成的片段信史。故事從夕陽下的帝國開始,寫滿清覆亡前風雨飄邈的詭變情勢,直到孫中山先生以捨我其誰的心志決意革命,歷經幾次失敗仍不輕言放棄,四處奔走只為成就大業。故事裡人物栩栩如生,情節剪裁得宜,對話雋永,我們彷彿看到了在當時動盪的年代,唯有志士的意念堅定不移。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粉墨春秋/ 高陽 /

這套《粉墨春秋》,是遠景出版的「高陽作品集」中的第十七冊,是高陽先生最得意的力作之一。

描寫汪精衛粉墨登場,以至悽涼身世的整個過程。人物包羅萬象;背景縱橫萬里,其中若干珍秘的內幕,首次公之於世。

全稿曾經中央研究院院長吳大猷先生,細心校閱,其價值可想而知。

作為一個現代中國人,不論青年、中年、老年,都應一讀《粉墨春秋》,將為您帶來無窮的益處及趣味。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慈禧全傳6:瀛臺落日/ 高陽 /

八國聯軍落幕、兩宮回鑾後一年,軍機大臣之首榮祿因病辭世,宮中頓時內鬥不斷。善用權術的袁世凱暗中輔助慶王奕劻討好慈禧,順利接掌軍機處,而袁世凱也因此穩操大權。

光緒三十年,日俄在中國東北開戰。此時慈禧已年逾七旬,卻仍心繫政權,眼見東北戰事吃緊,且袁世凱聲勢日益壯大,慈禧轉而動念支持立憲,企圖穩定內政,並一舉消除袁氏擁兵自重的危機。

另一方面,光緒皇帝因病重至瀛臺安養,慈禧有感於光緒已回天乏術,而她自己也命在旦夕,因此積極佈局,屬意由年幼的溥儀繼承皇位,而這也預告了慈禧太后女主專政四十年的時代即將落幕……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慈禧全傳5:胭脂井/ 高陽 /

光緒二十四年,皇帝下詔『定國是』,決議變法維新,一時之間新政展佈,新黨氣勢愈盛。但是慈禧怎能容忍自己大權旁落,因此假袁世凱之手先發制人,使得康有為出逃、譚嗣同等人被殺,新政一敗塗地,慈禧重新奪回大權!

面對洋人處處進逼,皇帝蠢蠢欲動,慈禧聽信載漪、徐桐建言,縱容義和團進京,卻闖下幾近滅國的大禍!聯軍不但破城,甚至要深入大內,倉皇之間,慈禧只有帝后出亡的一條路!

但是慈禧立刻又想到珍妃的那張紙條,皇帝會不會乘機重振乾綱,挺身出來問事?看來,只有將珍妃扔入井中,才能去除她的心頭大患……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慈禧全傳4:母子君臣/ 高陽 /

隨著光緒皇帝年紀漸長,慈禧開始考慮撤簾歸政。然而她為了大修三海及頤和園,備妥未來頤養之處,竟然不惜挪用海軍經費,甚至要李鴻章向國外借款!使得清廷原已窘迫的財政更形拮据,為日後國力衰敗種下了遠因。

光緒十三年,十七歲的光緒皇帝終於親政。雖然他力圖振作朝網,但是慈禧實際上仍大權在握,皇帝有名無實,母子之間漸生齟齬。

光緒大婚後,美貌機敏的珍嬪備受寵愛,卻因此遭忌。慈禧聽信太監李蓮英的讒言,以為珍嬪從中遊說皇上爭權,勃然大怒!在這暗潮洶湧的宮廷內,一場『母子』之間的風暴儼然將至……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慈禧全傳3:清宮外史/ 高陽 /

同治皇帝崩逝後,兩宮太后再度垂簾聽政。東宮太后慈安的個性溫順,不與人爭,然而慈禧在暗地裡仍視她為眼中釘。某日,原本只是小傷風的慈安在吃了慈禧送來的點心之後,驟然病逝!此後,慈禧更順理成章地獨攬朝政。然而慈安太后的死因,不免啟人疑竇……

繼俄國擾境之後,法國也屢屢進逼越南,中法糾紛四起。慈禧面對法國的挑釁,一心主戰,然而軍機要臣恭王卻主張以和為重,兩人從此有了嫌隙。於是慈禧另指派醇王參政,最後更進一步罷黜了恭王。

慈安暴崩,恭王被黜,慈禧從此再無忌憚,她要趁皇帝親政前,好好掌握這分大權……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慈禧全傳2:玉座珠簾/ 高陽 /

兩宮太后聽政以來,溫厚的慈安事事交給慈禧決定,軍機大臣對慈禧的果決明理也不得不心悅誠服。

同治三年,曾國藩平定江寧之亂,立下大功,接著劉銘傳、李鴻章、左宗棠也剿撫捻匪,表面上大清朝似乎國運昌隆,事實上對外割地賠款,對內則爭鬥不斷。

憂心忡忡的慈禧除了日理萬機,還得控制想奪回實權的皇帝,她跟前的第一紅人太監安德海則樂得趁機興風作浪!但天命難測,一心要伸展鴻圖大志的皇帝竟得天花猝死,皇后也跟著香消玉殞,原因不明。宮闈內幕永遠成為秘密,恐怕只有坐在珠簾後的慈禧瞭然於胸……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慈禧全傳1:慈禧前傳/ 高陽 /

清咸豐十一年,文宗在熱河駕崩,長子載淳繼位為同治皇帝。因皇帝年幼,文宗派八位顧命大臣輔佐幼主,而這位幼主的母親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慈禧太后!

早在初入宮做貴人、後被封為懿貴妃時,她就野心勃勃,時時想效法武則天!如今被奉為『聖母皇太后』的她,當然不會讓大權旁落大臣的手中,於是決定與文宗最嫉恨的弟弟恭親王奕訢發動政變!

下一步,慈禧當然就是想方設法改變祖宗成法,讓自己統領全中國!為了要做女中的漢武帝、唐太宗,成為獨一無二、空前絕後的聖后,她沒有不敢做的事……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李娃/ 高陽 /

《李娃》本於唐朝白行簡的《李娃傳》,是唐人傳奇中的精品。後人根據此故事而製作的劇本,有元朝石群實的《曲江池》及明朝薛近允的《繡襦記》,李娃稱為李亞仙,鄭生稱為鄭元和。

五姓望族之一的滎陽鄭徽,進京趕考。由於對長安名妓李娃的過分眷戀,最終榜上無名,而隨後的好友之死、李娃的「背叛」使鄭徽竟然淪落為街頭乞丐。看著倒在雪地裡、渾身散發著腥臭味的乞丐--鄭徽,李娃在幾乎昏厥的同時決定重新塑造鄭徽;然而,在鄭徽功成名就、赴任成都府錄事參軍時,李娃卻飄然離去……

1962年,高陽受邀於臺灣聯合報副刊連載《李娃》,此部作品不但一鳴驚人,也成了高陽歷史小說創作的濫觴,爾後發表的《慈禧全傳》及《胡雪巖三部曲》,更確立他當代首席歷史小說家的地位。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李鴻章/ 高陽 /

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但在亂世,天堂也成了地獄。《李鴻章》一書描寫同治年間,太平軍控制下的蘇州和杭州,在地方士紳支持下被官軍克復的經過。

高陽所著的《李鴻章》以李鴻章在蘇州殺降為故事的骨幹,取材深廣,氣勢不凡,人物眾多,高陽尤其著筆於長毛與洋將兩類人物的刻畫,更見生動。此書實為高陽迷不可錯失的佳作。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胡雪巖3:燈火樓台/ 高陽 /

從一介貧民到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

真正的資本主義從胡雪巖開始!

清末最有名的官商,從錢莊經營、藥店商號,

到發展新式造船廠、到現代織呢廠甚至軍火買賣,

胡雪巖是近代民營大企業的始祖,

其商場手腕更是清末在面臨西化過程中的一場燦爛花火。

高陽︰「其實胡雪巖的手腕也很簡單,胡雪巖會說話,更會聽話,不管那人是如何言語無味,他能一本正經,兩眼注視,彷彿聽得極感興味似的。同時,他也真的是在聽,緊要關頭補充一、兩語,引申一、兩義,使得滔滔不絕者,有莫逆於心之快,自然覺得投機而成至交」。

胡雪巖赤貧出身,身處清末海禁大開、動盪不安的時代,以其才思敏捷、膽識過人,對經商有獨到見解,憑藉如「商道即人道,信譽即是錢」等信念,在傳統複雜的社會中脫穎而出。《胡雪巖3:燈火樓台》接續《胡雪巖2:紅頂商人》,講述胡雪巖的事業雖處於顛峰之際,卻因助左宗棠西征新疆,涉入左與李鴻章之間的政爭,在複雜的官場鬥爭中屢遭挫折,加以洋商貿易的巨大衝擊,旗下錢莊等各項生意逐漸陷入危機……昔日燈火璀璨之樓台,如今竟成風前殘燭,令人不勝唏噓。

高陽寢饋文史、浸淫至深,更有千萬字以上的小說創作經驗,有其獨到處。

讀高陽小說,層層婉轉、淋漓盡致、擘肌析理、勝義紛呈,令人目不暇給。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胡雪巖2:紅頂商人/ 高陽 /

從一介貧民到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

真正的資本主義從胡雪巖開始!

清末最有名的官商,從錢莊經營、藥店商號,

到發展新式造船廠、到現代織呢廠甚至軍火買賣,

胡雪巖是近代民營大企業的始祖,

其商場手腕更是清末在面臨西化過程中的一場燦爛花火。

高陽 ︰「其實胡雪巖的手腕也很簡單,胡雪巖會說話,更會聽話,不管那人是如何言語無味,他能一本正經,兩眼注視,彷彿聽得極感興味似的。同時,他也真的是在聽,緊要關頭補充一、兩語,引申一、兩義,使得滔滔不絕者,有莫逆於心之快,自然覺得投機而成至交」。

胡雪巖赤貧出身,身處清末海禁大開、動盪不安的時代,以其才思敏捷、膽識過人,對經商有獨到見解,憑藉如「商道即人道,信譽即是錢」等信念,在傳統複雜的社會中脫穎而出。《胡雪巖2:紅頂商人》繼《胡雪巖1:平步青雲》後,描述太平軍攻杭州,胡為浙江巡撫王有齡在外奔走,購運軍火、食糧。王有齡殉難後,胡投靠閩浙總督左宗棠,協助他創辦福州船政局,不僅承攬採運、籌餉以及訂購軍火,還代向外國銀行團借款,開清朝政府商借外債之先例。因而積功升遷,賞黃馬褂,所戴朝冠頂上飾以鏤空珊瑚,俗稱「紅頂子」。胡雪巖以商人身分,官拜二品布政使銜,成為清末首富,人稱「紅頂商人」。

高陽寢饋文史、浸淫至深,更有千萬字以上的小說創作經驗,有其獨到處。

讀高陽小說,層層婉轉、淋漓盡致、擘肌析理、勝義紛呈,令人目不暇給。

長毛軍攻杭州,胡雪巖為浙江巡撫王有齡在外奔走,購運軍火、食糧。王有齡殉難後,胡雪巖投靠閩浙總督左宗棠,協助他創辦福州船政局,不僅承攬採運、籌餉以及訂購軍火,還代向外國銀行團借款,開清朝政府商借外債之先例。因而積功升遷,賞黃馬褂,所戴朝冠頂上飾以鏤空珊瑚,俗稱「紅頂子」。胡雪巖以商人身分,官拜二品布政使銜,成為清末首富,人稱「紅頂商人」。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胡雪巖1:平步青雲/ 高陽 /

從一介貧民到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

真正的資本主義從胡雪巖開始!

清末最有名的官商,從錢莊經營、藥店商號,

到發展新式造船廠、到現代織呢廠甚至軍火買賣,

胡雪巖是近代民營大企業的始祖,

其商場手腕更是清末在面臨西化過程中的一場燦爛花火。

高陽︰「其實胡雪巖的手腕也很簡單,胡雪巖會說話,更會聽話,不管那人是如何言語無味,他能一本正經,兩眼注視,彷彿聽得極感興味似的。同時,他也真的是在聽,緊要關頭補充一、兩語,引申一、兩義,使得滔滔不絕者,有莫逆於心之快,自然覺得投機而成至交」。

胡雪巖赤貧出身,身處清末海禁大開、動盪不安的時代,以其才思敏捷、膽識過人,對經商有獨到見解,憑藉如「商道即人道,信譽即是錢」等信念,在傳統複雜的社會中脫穎而出。《胡雪巖1:平步青雲》從他結識「候補浙江鹽大使」王有齡寫起,為了助王補實官位而挪借錢莊銀票,兩人結為莫逆。此後一人在朝一人在野,結識不少朝中江湖友人。胡更插足蠶絲、中藥、放貸等事業,最後王有齡升任浙江巡撫,全力相挺胡所創立的「阜康錢莊」,助其事業更盛。

高陽寢饋文史、浸淫至深,更有千萬字以上的小說創作經驗,有其獨到處。

讀高陽小說,層層婉轉、淋漓盡致、擘肌析理、勝義紛呈,令人目不暇給。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紀曉嵐全傳/ 公木 /

紀曉嵐是「詼諧大師」、風流才子、一代文宗,舉世聞名的《四庫全書》的總纂。他的一生趣事甚多,本書有詳盡生動的記述。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狂飇英雄的悲劇/ 羅龍治 /

當我們扶窗重讀李廣、李陵、龍延、華佗的悲劇。凄涼的畫面,可以說是不容於中國儒家傳統社會的最美的構圖!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1...4567...12
跳轉到: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