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新城對:柏楊訪談錄

作者:柏楊
新城對:柏楊訪談錄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下輯 華文與華人

下輯

華文與華人

華人都不願當兵,這就是大家水準不夠!並不是說當了兵,就可以起來造反,這是絕對不能做的敗行!馬來西亞的華人應該效忠馬來西亞,保衛這國家,要為這國家流血!為什麼不當兵呢?

保守和前進的力量要不斷平衡

說起來,雜文不容易寫好,因為對人生要有體驗,體驗得越深刻,就寫得越有深度。女孩子寫雜文比較困難,尤其是漂亮的女孩子,因為其他人會替她擔當苦難,遇到了老虎,準有年輕人喊道:「來,我替你打他!」(哄堂)。於是男人可以寫打虎的經驗,女孩子怎麼寫?何況男人可以進出很多場合。有些女孩子是專寫婚姻的,寫婚姻也不行,嫁了個丈夫,被當成寶貝,怎能知道婚姻的複雜呢?
現在的中文系還算進步呢!從前我寫過文章,建議中國文學系應改稱「中國古文學系」,然後另外加一個「中國現代文學系」,後來中國文化大學開了現代文學組。不然的話,中國文學系不過一群老弱殘兵,只會鑽在故紙堆裡,對面前的事,一無所知。
柏:(語氣相當深沉)華人從不團結,不只是在馬來西亞。講起來很悲憤,華人本身不團結,終會被人輕視!中華人最不團結是在美國,美國有左派、右派、中派、台派、左右偏中、中偏左右等等,使人眼花撩亂。
柏:讓我再補充一點,大學裡中國文學系啊,是最保守的系!那些老師,頭腦像漿糊一樣,最好的漿糊還會說:您的意見我瞭解,但我不同意。
柏:貴國政府對馬來人的保護理由,是很明顯的,如果不保護,就不可思議了,我覺得這並不構成威脅,如果品質不提高,保護並不可能保證成功。可是,過份的保護就會形成傷害,非常大的傷害!好像美國給予黑人那麼多保護,反而把黑人搞慘了!現在他們已經開始檢討這種保護,原來美國黑人每生一個孩子就給予補助,結果美國黑人在家沒事幹,專門生孩子!(哄堂)。每個黑人家庭都有七、八個孩子,造成人口膨脹,這對黑人來說是非常不利的!一定造成嚴重的墮落!

柏:這種情形各國都有。這是一個人的見解和抱負的問題,我們不能說他不對,沒什麼可以責備的。因為每個人對現實的反應不一樣,有些人一走了之,有些人則肯定自己的鄉土。
柏:對!對!傳統文化有很多東西要經過批判才能吸取!你們必須參與!你不過問政治,政治可要過問你!(眾人頻點頭)。大馬社會不應有衝突,華人必須積極參與(加強語氣),哪有一個國家將近半數人口是屬於另一個民族,而這個民族卻沒有政治地位?這是不可思議的怪事!

不要衝突.而要逐漸參與

⊙文載一九八二年台北《台大大馬十週年紀念特刊》。
問:您認為華人不團結的嗎?
問:柏楊先生,能不能請您談談對文學體裁今後發展的看法?
執筆:曾光華、郭棋佳
問:提到文學,我們不免會想起教育上的問題,目前華文中學的高中華文教材是以「文言文」為主,可是學生們似乎對文言文抱著敷衍的態度,於是,不時引起爭論……
對前一個問題,我有兩個意見:第一點,這是我目前正在做的。目前,台灣幾位名作家的作品在報上一發表,貴國的華文報章便立刻轉載,這對貴國作家是個打擊!所以,我希望編一部《馬來西亞聯邦華文文學選集》,和《新加坡共和國華文文學選集》,把好的作品介紹給中國國內,然後通過台北的銷售網,普及到世界上凡有華人的地方。目前新馬的作品只限制在一個地區,一本書出來如果能銷售一、兩萬本……(眾人:恐怕沒那麼多……)。這沒什麼稀奇,二十幾年前,在台灣如果能賣出一兩千本書,就可以hetubook.com.com大大請客了!(哄堂)。我希望馬來西亞的作家,在台灣,在所有華人的地方,都能有很高的知名度,這對作家本身是個很大的鼓勵——人總是需要鼓勵的,這樣才能使他們的創作水準更能提高。文學的交流應該受到重視,我們眼光要放大,文化應該普及到世界每個角落,沒有辦到的話,不能怪別人,應該怪自己。
柏:這不是一天可以促成的,要每個人一點一滴做起。首先我們應該認識自己的缺點,美國有一家公司派考察員去歐洲考察,回來後向公司報告什麼都是美國好,結果該公司的董事會馬上把考察員開除,理由是:考察目的是要發現對方的優點,不是去發現對方的缺點,要不然該報告將造成公司的自滿!中華人應該有董事會這種觀念!「外國『也有』臭蟲!」這句話什麼意思?中華人發現了臭蟲心平氣和;外國人發現了臭蟲卻馬上消毒!我們有了臭蟲就應該想辦法,怎麼可以因為「外國也有臭蟲」,就心安理得讓他們繁殖呢?中華人不容易認識自己的錯誤,一切都是人家不好,日本人為什麼會欺侮我們?自己要檢討,是因為中國不爭氣會害了別人!中國這艘船太大了,它沉下去之後,會把附近的小船都吸進海裡去。十億人口一旦亂起來,全世界恐怕都受不了。

雜文將成為文學主流

提到「種族歧視」,應該檢討中華人有沒有被人歧視的缺點?隨地吐痰,進到餐廳哇啦哇啦,對別人毫無禮貌,自己內鬥等等,人家為什麼不歧視?同是黃皮膚,中國城為什麼骯骯髒髒?日本城、韓國城卻為什麼乾乾淨淨?講起私交,美國人非常喜歡中國人,卻很難和日本人交朋友,因為日本人很「怪」,但美國人卻尊敬日本人!佩服日本人!所以第一要先承認自己的缺點,然後才能懂得改進。
柏:我想這是技術問題,文學具有挑戰性、抗議性,假使沒那麼多苦難,像種族歧視、宗教排斥,文學就不會存在。有了許多苦悶、困惑、悲憤,才產生文學!這是處理方法問題。每個地方都一樣,這不能寫,那不能寫,寫好一點就寫出問題來了!(笑聲)。我的意思是,同一個主題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表達。
地點:台北新店花園新城柏楊宅
問:您剛才提到民族的品質問題,請問要如何提高民族的品質呢?
日期: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六日

過份的保護會造成傷害

華人本身不團結會被人輕視


我想,大馬文壇落寞,不是作家問題,也不是作品問題,而是讀者問題。有一個最大的癥結是,除了中國本土,其他國家的華文華語,都有同樣困難的處境。我在貴國看到,一部份華人已經放棄了華文華語,這也不奇怪,人總是為了未來而生存。但是,華文作品如果沒有華文讀者,就是一個基本危機。目前的馬華文壇,必須培植讀者。想培植讀者,必須先培植華文華語!如果把這工作放棄了,什麼都不用談,什麼人都沒辦法!就好像海明威在英語世界可以成名,如果來到中國,一定成不了名,因為我們英文讀者很少!
問:請問柏楊先生,作品的水準不高,和它的銷路是否有關係呢?
談到雜文,同樣有人反對。但是,不管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雜文勢將成文學的主流,一個潮流過來了,誰都阻擋不住!雜文沒什麼,太簡單了!每個人都會寫,只是好壞的問題。它可以抒情、可以批判、可以談道理說仁義,是個萬能的文體,想怎麼用就怎麼用,不受限制。不像小說、詩歌,要通過一定的形式。我說這些,跟我寫雜文毫無關係,我只是說明文體的進展,至遲二十一世紀,將是雜文世紀。
(情緒稍微平緩之後)任何一個團體裡都有毀滅自己本身的因子,任何一個生命,任何一個細胞都有!這種因子如果能被克服,團體就能壯大。每個社和_圖_書會都有保守的力量,保守力量有平衡作用,如果每人都拚命的往前跑,就會容易栽倒;而且沒有了保守力量,容易形成一種狂熱,也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太過份的活躍容易產生毒素,因此,保守和前進的力量,要不斷平衡。
柏:對!你們應該這樣做!一個剛起步的新興國家,總是比較脆弱。如果你在美國,隨便你談什麼都沒關係,只要你不用暴力,因為它太強大了!但是馬來西亞卻不是這樣,所以你們要體諒它。反過來看,如果你們是馬來人,心裡是不是也會有些害怕?所以華人要自愛,不要惹來仇恨。像看大戲啦,辦喪事啦,阻塞了交通,都是不應該的!華人也不要太自傲,太自傲了一定會得到回報!一定會!(強調)。我想,能減少一點摩擦,就應減少一點摩擦,對華人社會來說,非常重要!
柏:(突然激動起來,眾人為之一愣),哎喲!文言文早就應該取消了!還用得著爭論嗎?我請問,你們回馬來西亞是乘飛機啊?還是輪船?或者是,獨木舟呢?(再度強調),這還用爭論嗎?文言文阻礙我們華語民族的進步!像我主張簡體字和拼音字,很多人就反對,(加強語氣),中國方塊字太困難了,就算中國武力強大到征服全世界,都不能使中國方塊字成為世界性的文字!文字是一種工具,用久了之後便容易產生民族性的感情,就像買了一輛腳踏車,每天又擦又洗的,日子久了也會產生感情。可是如果現在要到高雄去,還能騎腳踏車去嗎?再有感情都得坐火車去!ABC也者,英國用它,它就是英文字母,法國用它,它就是法文字母,德國用它,它就是德文字母,中華人用它,它就是華文字母。
問:我們的上一代從大陸過來馬來西亞,他們只希望賺了錢帶回家鄉,可是自從一九四九年中共政權建立以後,大多數的華人便把馬來西亞當成自己的故鄉,全心全意的在這裡建立自己的家園,雖然以後華人把握了經濟力量,可是卻在過份的金錢和功利主義中迷失了自己,今天我們看到,華人所面對的是教育和文化的問題……
可是中華人有個特徵——不管是基於什麼原因——中華人喜歡讓孩子們唸書,這是一個很大的武器!中華人再窮困都一定要下一代受教育。台北有個感人的故事,有個媽媽當娼妓供孩子唸大學。肯讀書的人,腦筋裡才有「管道」,有了「管道」,才能吸收營養,才有使自己更豐富的可能。

柏:任何團結都應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上!尊重很重要,不是說我團你的結,或是你團我的結。團結是須要談判的,談判不一定就是說服!比如我說出了一個意見,這是我個人的看法,是供你參考,而不是在說服你,這點大家要明白!
柏:我讀過方北方、孟沙等人的作品,他們都有很高的水準,文字的功力也很夠。使我覺得,大馬很像三十年前的台灣。三十年前,台灣沒有一個作家可以靠寫作生活,沒有一個作家過得愜意,除非他本身已有很好的「資源」。當時剛光復不久,讀者不多,而且對中文的閱讀能力、吸收能力也不夠。可是現在,能力不但夠,而且好得不得了;有能力賞監,也有能力批評,會買他認為好的書。一旦經濟力量充足的話,文學就會「開花結果」,才能從事作家這個行業。

要把每個人當成是人

問:是不是缺乏「文化根基」的關係呢?
問:您對血緣性或地緣性幫會有什麼看法?
問:您認為團結要建立在什麼基礎上才能達成?
柏:作家本身不要自暴自棄,「自尊」很重要。中華人常生活在兩個極端中,一端是自卑,一端是自傲。舉個例子:不少中華人到美國旅行,過斑馬線時看到車子來了,就拚命跑,跑得滿頭大汗https://www.hetubook.com.com,後來導遊說:「不要怕,美國是禮儀之邦,慢點走沒關係。」結果發現車子果然停下來,於是就慢慢慢慢的走過去,反正車子不敢撞自己。但美國人本身就不是這樣!他知道車子停在那裡是「讓」他過去,他會很快過去,這就是互相尊重。中華人卻一面是害怕恐懼得要死,另一面卻傲慢自大得要死。有些作家認為他寫的東西都是騙人的,沒責任,沒使命感,反正賺幾個錢。還有一些作家覺得了不得的很,天下無比,地上無雙,連蕭伯納跟我提鞋我都不要。這算什麼?作家須有自尊!要愛惜自己,如果要寫就要盡力寫得好,並且要追求第一流的水準!
華語民族如果不再覺醒,不再反省,這民族就陷入危險!可能像印第安人一樣。印第安人在保留區內,部落間還在互鬥,而且不接受進步的東西,這樣的民族終於會走向滅亡!
在西方的移民中,中華人往往不能和當地文化融合為一。大馬方面,由於宗教的問題,也很難跟當地的文化融合,這樣下去,中華人會嚴重的感到很孤單,不能發揮更大的力量。
問:柏楊先生,馬來西亞華人的覺醒,在當今的情況下是不是太慢了一點?
問:以馬華文藝現況來看,如果談到社會問題,將很容易牽涉到「政治」,這在我們國度,可能一下子不太容易被接受……
問:要提高作品的品質,須從哪方面著手?
柏:我覺得新加坡的水準很高,不亞於台灣,非常難得。馬來西亞的則似乎比較「弱」一點。
問:與台灣的文學作品比較,您認為星馬的水平如何?
你們都是馬來西亞公民,你們應該在那地方生根,(強調),如果模仿台灣的作品,寫得再好,頂多跟台灣一樣!何必呢?因此要找出自己的特色。不必故意的製造特色,它自然會成為一種特色。好比交通、氣候等,是非「特色」不可的,然後才是馬來西亞特有的情調,一個擁有移民色彩的社會,有兩種現象,一種是把很多古老的東西一下子拋棄掉;一種是很多古老的東西,祖國已經拋棄了,它還是留著!這些特色都是寫作的重要題材。
從前吳稚暉就不坐飛機,他說當飛機不能停在天空中修理之前,他就不坐!(哄堂)。這也不能怪他,因為有些新興事物是不好的。但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需要,比如京戲吧,從前流行的時候,誰也擋不住,可是現在再提倡也沒用。最近我看《雙城復國記》,以西洋歌劇的形式演出,就覺得這是正確的道路,但這個新興的事物一定有人反對,你們放心!(哄堂)。我認為,只有這種新形式的戲劇,才能在國際上站得住,京戲怎麼行呢?「啊啊啊啊」拉得那麼長,一個人在唱的時候,身邊的人都像呆子一樣。
柏:它的影響是非常大,甚至超越了槍桿。我們每天都受文化的影響,但不會每天都受戰爭的影響。
不團結的因素很多,幾千年來政治專制,分化……比如本縣人不能在本縣當官就是一種分化。不過我們不必探討不團結的原因,只探討中國人有不團結的現象,這種現象非常可怕!到什麼地方都一樣。不過,要中國人團結,須要用很慢的方式來進行,最好不要用激烈的手段,好比說不團結就砍頭,這種方式的「團結」只是一種表象。團結太不容易,各國都有不團結的事實!猶太人平時也吵得很厲害,但是他們作出了決定之後只有一個方向,而三個中華人作出決定後,卻有三個方向!這便涉及中華人的品質!
問:有不少的大馬華人知識份子不願留在馬來西亞,而跑到外國定居,您對這現象有什麼看法?
柏:不慢,絕對不慢。文化有文化的力量,它的步伐本來就比較遲緩,但我們必須全力以赴。文化的交流如文學作品的翻譯工作,同樣重要!那樣才能使民族間互相瞭解,互相瞭解是最基本的!如果和*圖*書我對你不瞭解,想崇拜你都沒法崇拜你!
問:我們是不是換個話題?
柏:實際上,這是一個政治問題……華人啊,幾千年專制下來,大家對「政治」有畏懼之感,古時候的詩人、讀書人,以不從政為清高。他們認為從政都是骯髒的、危險的,所以大家都不願意從政……
至於說對其他種族的不平等待遇,這是當然會發生的!長相不一樣,語言不一樣,錢又賺得那麼多!這並沒什麼嚴重,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品質!
問:您對「華僑」這字眼有什麼意見?
問:對對對!所以我們同學會的大會宣言,就是以建立一個自由、民主,繁榮康樂的馬來西亞為大前提……
一旦華人對事實可以判斷是非之後,才會發覺什麼地方不對勁,華人的團結才會產生。團結實在不容易,「人」這種東西很奇怪!變數太多!今天佩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明天你跟我好,我都不要。華人要團結在一起,要有更高的靈性素養!比如兩個人在一塊,必須彼此間水準平衡,不要一方讓步了,另一方卻以為你害怕了,可以得寸進尺!每個人都有這種水準,擴大之後才能促進一個民族的團結。一個不團結的民族,會失去很多權益,而且有覆滅的危險。

認識自己的缺點.訓練思考能力

第二點,在馬來西亞,不少華人的馬來文那麼好,為什麼不把華文作品翻譯成馬來文?伏爾泰有一句話:一個愛國,愛他母語而且通曉外語的作家,有兩個神聖的任務,一個是把外國好的作品翻譯成自己的文字,一個是把自己國家好的作品翻譯成外文。作家不但不要在小地方醬住,而要和其他國家交流,還要超越華文的範圍。應該是這樣的,華文一有作品發表,就應馬上翻譯成馬來文。我看華文作品翻譯成馬來文的很少,可能文筆不成熟,但不成熟是另一個問題。華人生於斯、長於斯、葬於斯,要和其他民族互相瞭解,瞭解之後才能增進感情。在馬來西亞,華人佔少數,說實在的,非常需要和平。不要衝突,衝突之後,誰都不會獲益。即使能獲益也不能衝突,這就成了仗勢欺人。要共同繁榮就必須互相瞭解,讓其他種族瞭解,華人並不是只懂得金錢的民族。過去抗戰時,我們都認為日本人是畜牲,後來有人翻譯了大批日本的作品過來。我們一看,他們也有愛情啊!男女間也非常纏綿啊!也有正義,也有壞蛋啊!中國有五千年歷史,我們的心胸應該像澎湃的大海!不要說在台北報上登了一篇文章,就「啊喲!不得了啦!」那有什麼了不起?為什麼不能再擴大?為什麼不進入世界性、國際性文壇?所以作品除了給華人看之外,還要翻譯成馬來文,這是有意義的工作!至於翻譯出來後賣不出去,賣不出去慢慢來!一個突破性的事情不是普通人可以做的,文化的工作是一種一步一步呈現成果的工作,快也快不得。
柏:我不贊成!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談到這問題。「華人」這稱謂很恰當!拿中國護照的才稱「華僑」,不然美國人也可以被稱為「英僑」了!
柏:我在馬來西亞的時間太短,沒有實際的接觸到幫會問題。這麼大的問題須有很多年的研究,我的意見太膚淺。

要和諧就必須互相瞭解

——「大馬社會不能有衝突,華人必須積極參與建國行列。」
第二點,要訓練思考能力,中國人都是經別人思考好了,然後跟著走,幾千年來搞科學,寫聖人之言,沒有真正思考,有思考也只是「情緒性思考」!「你說的是對的,但我不接受」,這是什麼話?對就應該接受,有了獨立思考能力才能明辨是非。明辨是非之後,才有能力擔當,品質自然提高。這些都是從個人做起,像平時多說「對不起」「謝謝你」,便立刻會造成和諧的氣氛。任何優點,不管土的、洋的,都要學習!
柏:每個時代都有它代表性的文學體裁,周王朝和https://m.hetubook•com.com春秋戰國時代有上古文學《詩經》和《楚辭》,以後進入的形式是「賦」,接著是六朝的「駢體文」,然後是唐朝的「詩」。詩控制中國文壇的時間很久,一直到現在還居於很重要的地位。清王朝末年,它還曾再度成為中國文學的主流,沒有一個知識份子不會寫幾首詩、不會背幾首詩的。至於中國的小說——為什麼稱為「小說」呢?小嘛,不入流嘛!好像獅子不叫「小獅子」,螞蟻卻叫「小螞蟻」!唐王朝時開始有「小說」,應考的士子常拿長篇大論的作品,給有權影響考試的大官看。誰要看長篇大論?所以那些苦心的士子只好用「小說」作為誘導。不過,雖然小說有這麼大的力量,因為道德掛帥、政治掛帥的原故,仍不能居於主流。直到二十世紀「五四運動」之後,它才成為文學的基幹。而散文方面……流行的時間更久,唐代、宋代的小故事,可以說是小說,也可說是散文。我們普遍對散文的印象是:它是抒情的,純抒情的!所以女作家寫散文最多。其實,除了小說以外的散文,包括議論文,都是「雜文」!雜嘛!就像過去,凡不屬於八股文的,都稱為雜文。凡不屬於特定範圍的文體的,也都叫「雜文」。但使它活躍起來的,創自魯迅,還是個新興的事物!任何一個新興的事物,都有人反對!
問:可是如果不參與不爭取,我們可能連經濟地位都沒有了,而我們的子子孫孫更不堪想像!!
問:您認為馬華文壇應往哪一方面發展?還有,馬華文學對大馬華人的地位有什麼影響?
不過,據我所知,這問題涉及到民族性和經濟利益,幫派是求生的工具,是不得已之下的產物。從前,由於政治的黑暗,遭了委屈無法受到法律的保護,只好自己保護自己,擴大後便是一個幫會。所以中華人最重「朋友」,朋友和外國的Friend絕不一樣!外國的「朋友」要經過「同伴」——Company——的階段,就算男女一塊睡了覺仍是「同伴」。但是中華人一見面便成為朋友,中華人太需要朋友了,因為中華人太不安全,洋人可以背了背包獨自去度假旅行,中華人很難這樣。看起來洋人不團結,我們團結,其實不是。我們只是需要友情,需要安全!所以這種幫會是迫不得已之下產生的,況且當初不是有計畫的移民,等到民智開了,品質提高了,法律可以提供保護,它自然會消失。就算不消失,它也會軟弱無力。
以前貴國有過種族流血事件,我聽朋友說,他們在東馬的鄉親,卻受到馬來人的保護,因為平時相處得很好,尊重對方是「人」。從這個事實可以瞭解,把人當成是「人」,是多麼的重要!中華人有很多時候不把人當成人,在某些地方把別人當成是神,某些地方卻又把別人當成奴,這種絕對自卑和絕對自傲的態度,使人作嘔!這種現象如果不消除,就是自掘墳墓!人都是「以敬還敬」的,絕對不會因輕視對方而仍得到對方的尊敬。中華人一定要自愛,要把每個人當成是人,跟自己同樣高貴的人,這才能顯示一個真正偉大民族的偉大品格!
問:您對「種族保護」有什麼看法呢?

作家須有自尊

華人的遭遇,我認為不是問題。我只是就歷史的發展來看,成問題的是華人自己的品質,要得到別人的尊敬,要別人看得起,必須先有被別人尊敬、看得起的條件,這非常重要!
柏:沒有好的銷路,就沒有好的作品,這是藉口!現代社會才講銷路,以前社會講什麼銷路?《紅樓夢》賣給誰?這都要看自己的要求,有了讀者也未必能寫出好作品!有些人賣出了一點書,被稱為「作家」後,便飄飄然的自滿起來。我有個朋友,別人問他:「你平時看些什麼書啊?」「嗨!看什麼書?我是寫書給別人看的!還要看別人的書?」(哄堂)。這種作家怎麼會有成就?
⊙國立台灣大學馬來西亞同學會紀念特刊編輯委員會專訪。
——「發展馬華文學,必先培育讀者;培育讀者,則須維護華文華語。」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