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視聽傳播你和我

作者:趙寧
視聽傳播你和我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敎學媒體篇 圖表奏奇效

敎學媒體篇

圖表奏奇效

口語傳播易失之抽象,繁複,艱澀。如何能抽絲剝繭,一針見血,過目不忘,恐怕就非要請『圖』與『表』兩位大將出馬不可。原因何在?請往下看:
二、柱(bar):柱,就是柱子嘛,大家排排站,比高矮,用途就是來做比較或者預測用的。譬如說中日韓三國一九九四年國民年所得,那麼一比之下,貧富立見。又譬如說我國,九四、九五、九六年進出口總額的可能差距,那麼就不妨鑑往知來,大膽預言一番。
二、流水(flowm.hetubook.com.com):說明組織概況或次序流程。中華民國設有總統,下有五院,院下有部,部下有司,司下有科,科下有挨官腔吃排頭的老百姓。這樣系統分明,雜而不亂,才不致混淆、誤導、模糊。
一、派(pie):這個派是『西字中用』,就是檸檬派、蘋果派形狀的圓形圖。用途是詮釋一部分佔全部的多少。就好像切生日蛋糕一樣。譬如說台北市選民結構新黨、民進黨、國民黨各佔幾成就可用派狀圖。又譬如https://www.hetubook.com.com說企劃半小時電視節目,開場白、訪問、歌唱、結尾時間分配各幾分鐘也可用此類統計圖。
三、對照(comparison):最常見的,就是火車時刻表,自強、莒光、平快、南下北上、站名、車次、時刻依序羅列,無須辭費,一目了然。機場看板,更是電腦排字,中英對照,與時俱進。時代在變,潮流在變,圖表也在變吶。
因爲『百聞不如一見』,所以符號、線條或幾何圖形來詮釋數字或關係常常m.hetubook.com.com能事半功倍,更可以打破文字的迷障,搭起國際之間的橋樑。所以是一種快速,精確溝通和說服宣傳的利器,我們逐一細說,先從『圖』開始。用途最廣,使用最多的非『統計圖』(graphs)莫屬,而琳琅滿目的各式統計圖,嚴格分類,不過三種,簡述如下:
表解(charts)(不是表妹)常以排列、比較的方式釐清觀念,說明關係,解釋事物。常見者,亦有三種,簡述如下:
三、線(line):只有一個用途,就是表示變和_圖_書化。你看那董事長辦公室牆上掛的,準是線狀圖,八九不離十,畫著業績節節高升,一飛沖天。至於有沒有每下愈況,一路下滑的線狀圖?那還用問,當然是有,只不過大多都藏在老董的抽屜裡頭,羞於見人罷了。
一、大樹(tree):向下扎根,才能枝繁葉茂,繼而開花結果。用來解釋關係,趨勢,沿革!譬如說畫一棵大樹,根爲哲學,幹爲傳播,枝爲廣電、新聞、廣告、公關,葉爲編採、播報、寫作、剪輯、導播等。果爲什麼?那就要問你嘍。
您要高票和圖書當選嗎?您要溝通順暢嗎?請別忘了十字訣,『小兵立大功,圖表奏奇效』!
讀者諸君,休要小瞧了圖表。君不見民意代表選舉的公辦政見發表會中,在大家唇槍舌劍,妙舌粲花之際,總有那具有視聽傳播素養的候選人,抽個冷子忽然亮出一張圖表,指證鑿鑿,歷歷如繪,頓時如虎添翼,更添威風,殺傷力、公信力、說服力各增三成。可憐的對方,雖然胸有萬卷,可惜手無寸『圖』,空手奪白刃,談何容易?只有任人宰割,徒喚負負。一著失誤,全盤皆輸,豈不是冤哉枉也。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