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叩問死亡

作者:高行健
叩問死亡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附錄 馬賽高行健年「叩問死亡」獲滿堂彩

附錄 馬賽高行健年「叩問死亡」獲滿堂彩

高行健希望將「馬賽年」忙完再進醫院,他一貫平靜地說:「我已經連續做了兩次大手術,短時間再做第三次,怕身體會吃不消。但是如果不治,則可能癱瘓。」他除了比較瘦,氣色比手術剛復元時好了很多。
「飄零鳥」是電影主題音樂,也是為期兩個月的馬賽畫展的名稱。展出地點是有二千六百年歷史的馬賽老街區的一棟十八世紀的宏偉建築「慈善堂」(La Vieile Charite),在其教堂中展出,將放大的作品攝影蒙在前廳的一個個拱門上,內廳則是沿牆普展的原版長幅,全黑或雪白的牆壁上,畫面亦留許多的m.hetubook.com.com白,空遠寂寥,但氣定神閒。
(楊年熙/報導)

新戲「叩問死亡」,為何以死亡為題?高行健說,其實是對當代藝術的批評和反思,以一個創作者在後現代時期的社會和歷史背景前的角色為出發點。
原刊於《聯合報》、《民生報》文化版
馬賽市政府為高行健籌劃的一整年活動以畫展「飄零鳥」(L'Errance del'Oiseau)掀開序幕,接著是新和-圖-書戲「叩問死亡」(Le Quêteur de la Mort)的公演。一部他編導和演出的電影亦開始攝製,預定二〇〇四年九月完成後期製作。在台北所創的大型歌劇「八月雪」則計畫於七月來法公演。這是非常緊密而豐富的日程,高行健的工作量可想而知,對他動過頸動脈大手術的健康亦是個考驗。
《歐洲日報》法國新聞版二〇〇三年十月一日
這幾句簡單的描述之後,他說,所拍攝的影片既非故事片,也不是紀錄片,很難歸類,真實、想像和心理過程都在一起,應該稱之和-圖-書為電影詩,主題音樂「飄零鳥」由許舒亞作曲……他說得不多,但讓人深刻感到話中的熱忱,尤其是他「知道自己要什麽」的篤定。
而這次排戲中間,他連續數次出現整個大腿失去知覺現象,緊急回到巴黎檢查。醫生診斷是下肢動脈堵塞,需要繼續檢查,也許再動手術,但目前沒有緊急性。因此他的影片是一種經過再創作的真實。
嚴格說起來,戲中只有一個人物——被困在關了門的當代美術館中的老人——,另一個在下半場出現,是老人的良心,他們之間展開對話,卻始終不看對方,當他們終於對視時,便爆發了最後的危機,老人在和「良心」https://m.hetubook.com.com檢討了過往的一生後,決定「謀殺自己」,如飾演「台詞甲」(這主)的狄耶里.伯克(Thiery Bosc)所說「面對良心反敗為勝」。
高行健的這齣新戲是在以保持距離的幽默,以及一度近乎遊戲的諧趣來處理嚴肅的問題,將死亡不過看作一個「生命歷程」,和戲同時於月底結束的畫展一樣有感染力極強的平靜,一種解脫的自由,在在顯示作者內心的高遠。在他健康亮出紅燈時,年輕的法國副導演羅曼伯南(Romain Bonnin,後提升為聯合導演)似已得其真傳,非常興奮從GAO的戲劇中借到了更新西方戲劇的火種。「和圖書叩問死亡」馬賽首演四場,每晚爆滿。在座二百年歷史的「體育劇院」(THeatre du Gymnase)中,在漁港之側,對比性很強地閃出當代菁英文化的火花。此戲計畫再到各地巡迴演出。
當記者廿五日由巴黎抵達馬賽看當晚的演出,依高行健約定先到劇院時,他們正在拍攝他導演「叩問死亡」的情況。演出的是:台上演員的對白因導演手捂著眼睛站起來而中斷,問他:「你怎麽了?」他答道:「沒什麽。」隨之坐回去。這一段實際上是他上次在巴黎法蘭西喜劇院排練「周末四重奏」時,突然發病的真實情況。他說,先是視線模糊,後來是救護車來接走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