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搜尋標籤隨筆,結果共152筆

生之歌/ 杏林子 /

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是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

一隻奇貌不揚的毛蟲,將蛻變為五色斑斕的彩蝶。

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可以歌詠出生命奇蹟的奧祕。

——杏林子

《生之歌》出版至今近五十年,是杏林子影響最深遠的作品,也是海內外各級學校指定課外教材,指引人生的真善美,歷久不衰。更陪伴許多人成長,一代接一代,見證生命的堅韌與無限可能。

一生飽受病痛煎熬的杏林子,不曾自怨自哀,她將對生命的熱愛,不因生病身體活動僅限於輪椅和床榻之間,而有所削減。她反而勤奮與她扭曲變形的手指在一塊三夾板中,「畫」出一篇篇的散文作品。

透過《生之歌》百篇精緻散文,闡述生命的美好,看一顆抵禦病痛纏身的心,如何來歌頌對人間的至愛。她透過細膩的觀察如〈小蜘蛛〉、〈老師傅〉,動人的小故事如〈繼續前進〉、〈一路逆風〉,還有長年生病的經驗談如〈希望〉、〈勇敢地站起來〉,以輕巧的文字,溫暖的筆調,訴說深刻的體悟,如荒漠甘泉般,讓一切有苦難的人皆有所醒悟;讓所有迷路的人可得到心靈的慰藉和安息。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行者無疆/ 余秋雨 /

走遍中國各處名勝,橫跨數千年歷史,余秋雨以《文化苦旅》、《山居筆記》,與古往今來的偉大心靈對話;從地中海出發、穿越中東直奔南亞,《千年一嘆》徹底考察人類的古老文明。走得那麼遠、看得如此多,余秋雨思考:哪個文明的量體,能與博大的中國文化相抗衡?

那是動人的「歐洲」。

於是,余秋雨的雙腳與銳筆再度行動,從義大利出發,穿越歐洲的心臟:奧地利、捷克、德國……再繞道西班牙,馬不停蹄,往法國、英國、比利時、荷蘭而去,最後,將一路上的所思所聞,凝煉於北歐的冷天雪地。他將眾人熟悉不過的歐洲,從平板的地圖與風景照,化作一連串的感動與驚嘆,讓過去與現在、東方與西方在同一個思維空間碰撞。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文化苦旅/ 余秋雨 /

行千里路,讀萬卷書。余秋雨悠悠然遍訪名山大境、城鄉僻境。時而抒發,時而喟嘆,將滿腹經綸細嚼消化,以通俗易曉的口吻,精鍊出一篇篇文情並茂、清麗高雅的散文。無論是寫文學、寫歷史、寫讀書、寫戲劇、寫藝術,亦或西方的美學與思潮,都能信手拈來、共冶一爐。讀完此書,可補自身識見之貧乏,學養之寡陋,審思身為中國人的定位與使命。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昇天記/ 夏元瑜 /

《昇天記》是夏元瑜先生七十八歲(他自稱)執筆為文的第九本書。書中包羅萬象,以古見今、以洋鑑「土」,用幽默詼諧的筆調談越戰、談賭、談「蓋」、談黃昏之戀、談社會問題……並有獨樹一幟的諷世小說,及老蓋仙津津樂道的做「秀」趣譚、雲遊天外、藝文評介等等。內容之紮實,可為「蓋」亦有道之最佳註腳。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弘揚飯統/ 夏元瑜 /

《弘揚飯統》,這是老蓋仙在九歌出版的第九本書。不但沒有「詞」窮匕首現,內容反而推陳出新,談了很多人人想知道的問題,如孔子的鬍子、二百年前的中國魔術、看了八百年的曆書、六十萬年來吃的傳統;再談金鐘獎、人生三怕、才藝小姐評審;還有哈巴狗、福祿狐狸知足的小魚……真是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無所不包,讀時獲益無窮。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歸回田園/ 殷穎 /

本書作者是一位酷愛文學與大自然及謳歌創造主的文字工作者,也是一位編輯人、出版人及傳播工作者。他的散文為多處華文地區採用作教科書。計有臺北國立編譯館、香港教育署及新加坡牛津大學出版社等地分別選作中國語文教材。

文藝評論家季薇評殷穎的散文「一清如水」,並謂陶淵明在《歸去來辭序》中「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之句堪為其文章之注腳。殷穎為文,筆觸簡潔空靈,多為謳歌自然之作,他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在作品中更隨處可見。

當代散文及翻譯家思果,評介殷穎的散文說:「他的文章好的地方太多,一下說不完。他深於思,敏於感,愛自然,有學問,有閱歷,文章講究,散文家的條件都齊了。我也算是寫散文的人,常常羡慕別人寫的好,尤其羡慕像殷穎先生這種富有詩情的筆調。他即使談信封,都有別人想不到的地方。他寫自然,觀察而兼有情思;寫遊子的感懷,比別人更深一層;寫生活細節,有獨到的地方。這兩本書裏面好文章太多,捧在手上讀,不肯放下。我要揀一段抄,也沒法揀,因為都好。他寫文章,態度認真,由這一點可見。」

本書作者從事寫作多年,他的文筆簡約清徹,靈修作品有《石頭的誘惑》、《十字架下的沉思》、《心靈的苦杯與饗宴》與《耶穌的腳印》,散文有《歸回田園》與《秋之悸》,另編有《編輯鉤沉─談編、寫、譯的素養與實務》。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單騎走天涯/ 徐統 /

這本遊記是作者一九七一年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讀書時,利用五月中旬到八月下旬的暑假時間到歐洲九國旅遊,到訪的國家有的盧森堡、比利時、荷蘭、德國、丹麥、瑞典、挪威、奧地利和瑞士,歷時九十一天。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我的朝花夕拾/ 顧西爵 /

這是一部發掘于生活,但不完全同於生活的隨筆小文。記錄輕鬆的小片段,為自己留點紀念,也博君一笑。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大概是最後的招呼/ 東野圭吾 /

「這是一場愉快的遊戲,謝謝大家!」

日本推理天王——東野圭吾

台壓初回.生涯最後一本隨筆集登場

作家生平自我解密,東野迷此生必讀!

揭開出道20年創作背景

坦蕩回首文學獎10連敗紀錄

自爆影視化辛辣內幕

愈是身處困境,愈要放聲大笑

體現「大阪精神」的自傳式散文集

他是日本推理文壇新神話,風格多變的百萬暢銷作家,

深受影劇界鍾愛,改編作躍上螢光幕屢屢造成轟動,

卻是海外媒體「最難接近」的神祕人物,

這回,他將爽快打開話匣子,笑談生命中的辛.酸.血.淚

【你所看不見的東野圭吾.小說背後的謎樣身影】

當東野大神遇上藤木直人……

「可惡,(藤木直人)年輕俊俏就罷,居然頭腦也這麼好?甚至連毛孔都沒有?我可是前幾天才受重傷,臉上縫好幾針耶。」

當東野大神遇上廣末涼子……

「作品改編成電影,且由廣末涼子主演──天底下哪有這種好事。……至於廣末小姐,用一句話來說,就是美人。」

當東野大神談起他家那隻貓……

「我養的貓本名「夢吉」,但平常都叫牠『ㄆㄨㄣ』……關於我們家的「ㄆㄨㄣ」,完全沒有一點「小趣事」。真的,牠是一隻無用得令人失望透頂的貓。」

紅不起來?不打緊。

日子仍得過,小說仍得寫……

且聽「作家」東野圭吾,詼諧細數無名時期的冷暖點滴,

辛辣吐嘈業界的種種奇聞怪象,幽默揭露與文學名家的交往趣事,

分享和電影明星驚奇的第一類接觸,侃侃而談廣泛的極密私人嗜好。

有點小刻薄,有點重名利;

沒那麼遙不可及,卻也沒那麼平易近人……

什麼?跟想像差太多?

沒關係,你可以再靠近一些,

保證能挖出東野流強韌的生存哲學!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謊言的年代/ 喬賽.薩拉馬戈 /

《謊言的年代》(The Notebook)為薩拉馬戈(José Saramago)個人部落格的文章集結,從二○○八年九月美國總統大選前夕開始,記錄作者生命當中整整一年的時光。在書頁中,薩拉馬戈召喚出他所深愛的城市——里斯本的靈魂,作為部落格寫作計畫的開場,行文動人心弦而又情感豐富。他也重新回顧與朋友的對談,並且對他摯愛的作家們進行深度的思索。身為一名無神論者、共產黨員,薩拉馬戈以其激烈的革命靈魂對社會、政治、經濟、宗教以及文化等議題,提出敏銳的觀察、立體的思考與尖銳而不肯妥協的批判。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讀城記/ 易中天 /

每一個城市都是由人組成的有機體,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特色。中國可讀的城市尤其多——北京大氣,不單指街道寬闊,也指她的「兼容性」,是五湖四海各路人馬集結之地,容許各種文化作出種種融合與交流;上海是中國最時尚最有氣派的城市之一,但名聲卻不好,常被外人」聲討」和譏諷;廣州人生猛鮮活,生活方式和語言文字都與眾不不同,但因為是改革開放的先頭部隊,遂成為內地人的仿效對象;還有悠閒的成都府、古樸的西安、溫馨的廈門、擁有「最好同時也最壞」的地形的武漢三鎮……

易中天教授將各個不同性格的中國城市作出分析和比較,包括地理、歷史淵源、文化和人民性格。請看《品三國》的作者今次怎樣以淵博的知識和活潑的文風來品讀城市!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我從戰場歸來/ 唐師曾 /

1990年,中東火藥庫被引爆,戰爭硝煙瀰漫海灣,並迅爾演變為20世紀僅次於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海灣戰爭。遠離「冷兵器」的現代戰爭,少了蕩氣迴腸萬人衝殺的壯烈,多了瞬間殞命變幻莫測的神秘,禁飛、戒嚴、封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文明」戰爭造就的是人間地獄——精神肉體雙重摺磨中的無可逃遁。

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新華社攝影記者唐師曾主動請纓,獨自潛入伊拉克。孤膽英雄憑藉北大國際政治系的學養修鍊,憑藉多年對時事的關注和特有的新聞敏感,穿梭交戰雙方,鬥智斗勇,發出一張張珍貴照片,炮製一篇篇戰地飛鴻。

在巴格達,他頂著薩達姆共和國衛隊的槍口,吸著混雜各種燃燒物釋放的氣體,暍著被貧鈾彈污染的自來水。在約旦,他與外國同行勇闖戒備森嚴的邊防站,深入報道約伊邊境難民,混跡支持薩達姆的反美遊行,用相機傳遞戰爭的緊張。在以色列,他在「飛毛腿」空襲中奔走街頭,記錄戰爭廢墟、防毒面具下的恐懼;在戒嚴的加沙的槍聲中,悄無聲息地拍下以色列軍人與巴勒斯坦人的每一次交鋒……

作為戰時涉足國家最多的中國人,也是唯一往返交戰國雙方的記者,「唐老鴨」將海灣戰爭時的工作激情,沉澱為富有節律而流暢的文字,以成本書。現代戰爭的肅殺氛圍、孤單無助的大量難民、並肩報道的各國同仁等,在詼諧而亢奮的文字中淋漓盡現,紀實中游弋著唐式之「瘋」,向我們展示了關於血汗、夢想、死亡和榮譽的戰地風雲。

這是一本用身軀和生命譜就的一個人的戰爭史實,他的詩一般的文字十幾年來感動了無數讀者,閱讀的激情在全國大小校園裡隨著青春蕩漾,累計發行超過百萬冊——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為數不多的經典。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非常法史:歷史上的法律趣事/ 劉典 /

本書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法史奇聞笑古今。發掘法律史上鮮為人知的奇聞趣事,對讀者有所啟迪。第二部分:千秋法治誰引領。講述法律史上傳奇人物故事,讀之令人扼腕,一唱三歎。使讀者在獲取歷史知識的同時,或悲天憫人,或感慨莫名。第三部分:叱吒風雲法天下。介紹法律史上的實踐者的所作所為,使人們在輕鬆閱讀中掌握歷史。第四部分:法海溯源踏浪行。刨根問底,生動揭示一些律法的來龍去脈與鮮為人知的故事。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浮桴記:謀府生涯六載事與思/ 練乙錚 /

二零零四年七月,練乙錚被免去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全職顧問職務之後,帶著「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心情,放下一切,隻身前往英國學習他喜愛的帆船遠航知識和本領,其後並寫下他任職政府、當董建華政策顧問六年當中所見、所聞、所思,於零五年六月中首先在《信報》刊出;文章共十七篇,凡四萬字,提供了香港主權回歸祖國初年有關政府管治方面的一些有用資料,以及獨特的近距離個人觀感,趣味之餘,對將來研究這一段香港歷史的人而言,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結集出書之時,除上述文章外,編者還附加了練氏寫的政治遊記三輯、論言論自由的文章兩篇,作為旁徵,亦必可讀。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銀海千秋/ 李翰祥 /

李翰祥先生是中外聞名的導演,他本身幾乎就是一部中國當代電影發展史的見證者,他不但自己導演不少名片,還與電影界不同時期的編導演等從業者有緊密的聯繫,因此他筆下的文章,都有可貴的史料價值。李翰祥先生文筆恣肆,嘻笑怒罵皆成文章,對於影壇舊人舊事有一份情意。他的文章也可視為影壇掌故,輕鬆有趣,描寫人物活靈活現,細節豐富,讀來有如他的電影作品。李翰祥先生所著《天上人間》系列,是兩岸三地影壇風俗畫。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牛棚雜憶/ 季羡林 /

作者季羡林是中國一名出名的翻譯學家,亦是世上現存少數懂得梵文(古印度文)的人,曾為不同國家翻譯出古印度的書籍,為世界進一步了解印度歷史貢獻不少。既為知識份子,當然逃不過文革時期被扣帽子清算的日子,本書說的正是作者於北京大學任教時期遇上文化革命後的種種遭遇及心路歷程。作者用了憤慨又幽默的手法去寫出被稱為《黑暗十年》的非人生活,牛棚就是作者於那時期住和工作的地方……

「文化大革命」已落幕多年,種種瘋狂、野蠻、愚昧和扭曲人性的悲劇,於不少國人心中仍留存難以磨滅的傷痕。 本書記錄的,係一代文化宗師季羨林教授用血和淚來的煉獄人生。 書中內容不啻蘸滿懾人心魂的奇情怪象,暴露諸式玷污文明社會的「非人」與「變色龍」;其可貴之處顯見於作者將親身經歷的原委和盤托出,讓你我從中得到深度啟迪,並引為後事之師,有助偵緝社會潛在的癌細胞,免中華民族再遭浩劫蹂躪。

書末附錄四輯:《我的心是一面鏡子》、《一個老知識份子的心聲》、《季羡林自傳》和《季羡林年譜》,是進一步瞭解季羡林教授的家世、學術研究及成困的參考資料。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1...6789...10
跳轉到: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