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搜尋標籤外國小說,結果共481筆

堂吉訶德(上)/ 塞萬提斯 /

究竟是可笑的瘋子,還是可悲的英雄?

是悲劇的主角,或是鬧劇的丑角?

小說所引發的笑聲,隱藏著眼淚的酸辛。

塞萬提斯嘲笑堂吉訶德,彷彿也在嘲笑自己。

塞萬提斯,西班牙小說家、劇作家、詩人,西班牙文學世界最偉大的作家。代表作《堂吉訶德》被讚佩為西方文學經典、西班牙的文學典範、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西班牙黃金時代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歌德、拜倫、海涅、雨果等西方世界大文豪給予高度評價。與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歌德《浮士德博士》並稱文學傑出典型。

反騎士小說《堂吉訶德》是文藝復興時期重要文學巨作,也是歐洲最早的長篇寫實主義小說之一。故事背景是個早沒有騎士的年代,主角堂吉訶德是個窮鄉紳,痴迷於閱讀騎士小說,幻想自己是個騎士,並渴望實現自己的騎士夢。這股狂熱導致鬧了不少笑話,但無論他人如何勸阻,他都堅持自己的理想,三次出門冒險,到處闖禍,吃盡苦頭,做出種種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徑,直到臨死前才幡然醒悟,從幻夢中醒過來。

作者塞萬提斯藉堂吉訶德這位極端人物的荒唐行徑,極其深刻地揭露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當時西班牙社會的黑暗與困苦,表現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至今已超過一百多種文字將其譯成數百種譯本。本版為知名作家楊絳女士翻譯之經典譯作。

「楊絳先生早於一九五九年就選中西班牙大作家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作為翻譯的新起點,至『文革』開始已完成譯稿的四分之三。『文革』中楊絳這份心愛的譯稿幾經周折,終於『珠還』,這耽擱的數年反倒成了她的『冷卻』期。從五七幹校回來之後,她不滿意舊譯,又在原來的基礎上從頭譯起,終於將七十多萬字的小說譯竣。……,她自己說過:『我翻譯的時候,很少逐字逐句地翻,一般都要將幾個甚至整段文句子拆散,然後根據原文的精神,按照漢語的習慣重新加以組織。』當然這樣的譯法非常費力,因此楊絳還說:『我翻譯很慢,平均每天也不過五百字左右。』可謂字字皆辛苦。」——羅銀勝《楊絳傳》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麥田捕手/ 沙林傑 /

霍頓.考爾菲德是一個十六歲的寄宿生。他就讀的學校裡,充斥著勢利的偽君子和下流小團體。就連他唯一敬重的老師,後來也被他發現可能有「性變態」的傾向,在這樣的環境裡,霍頓自然無法好好讀書,四度被趕出學堂。故事就是從霍頓被學校開除之後展開:他離開學校後,不敢回家,只好在迷亂的城市裡遊蕩;他經歷了短暫腐化的生活,見識許多裝模作樣的偽君子;他無法適應這一切,於是想逃離這個現實世界,到窮鄉僻壤去當一個又聾又啞的人,但這是不可能的,結果他……

文壇名家沙林傑,以青少年敏感特異的眼光和語言,披露社會現實與其心理,開啟當代美國文學心理現實主義之先河。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書中謎/ 雪瑞登.海伊 /

美國精裝首印量即高達100,000冊

獲選美國獨立書商協會2007年三月選書

獲選邦諾書店2007年夏季「發現新人」選書

登上獨立書商協會、舊金山紀事報暢銷排行榜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追尋著一個魅影。We all pursue a phantom.

一本失蹤的梅爾維爾手稿

一個孤身從澳洲塔島來到紐約的少女

文學史的懸案與少女的身世之謎

還有讓這一切追尋與成長發生的神祕書店……

十八歲的女主角羅絲瑪莉剛喪母,千里迢迢從塔斯馬尼亞島隻身飛到紐約,大都市裡她唯一的歸屬是一家書店:拱廊書店。

她在書店工作,在這個書堆如山、與世隔絕的書之迷宮中,她認識了一群稀奇古怪的人:脾氣古怪的老闆、慈愛的變性人收銀員「珍珠」、無所不知的非文學區專員奧斯卡,以及主管圖像書區胖男子亞瑟。

為了一本梅爾維爾的書稿,拱廊書店開始改變,書店成了一座城市的縮影,秘密與揭發、失去與尋找、學習與成長,當然還有愛與背叛……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365號殖民島/ 雅麗嘉.古德曼 /

經歷了世紀災變「大洪水」,天空封起「穹頂」之後的輝煌紀元18年,正直聰慧的愛諾與爸媽搬到寧靜海的「殖民地」第365號島嶼。熱帶島嶼上的生活平靜閒適,眼前所見的世界沒有悲傷,一切平和而美好。

這一切要歸功於「地球之母」,將氣候控制得完美無缺,天空的色彩按照時間固定演變,所有家庭也都很適應生活中的各種秩序和規矩。

只有愛諾無法適應。她的家庭老是不遵守規矩,爸媽無視於宵禁的嚴格規定、不管「一胎化」政策生下弟弟,也從不向「地球之母」祈禱感恩,使她一直與「老殖民地學校」的同學們格格不入。而在學校裡,她認識了男同學何利克斯,正當覺得自己終於交到好朋友的同時,何利克斯卻慢慢向她揭開一個關於島嶼的重大祕密:無法適應島嶼規矩的人遲早都會「消失」,再也沒有回來。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天使/ 遠藤周作 /

本書收錄了十一個短篇小品。作者以輕靈樸實的筆調在這十一篇作品中注入了他對人世間的悲憫及批判,以溫柔敦厚的聲調,代替聲嘶的吶喊。這點,在〈科學的不幸〉一篇中可清楚地見出。另外,他也對世人看重顏面的心態有深入的描繪,如〈悲喜劇〉中藉由主角鑽牛角尖的心態,烘托出「人」愛面子的潛意識。在〈遊子方言〉中更將它加以引申擴大而訴諸於外在的行動。看到主角半可先生汲汲欲以誇耀的行為來肯定自己的存在時,讀者或許會打從心底發出諷蔑之音。然而,這種人又豈只是活在紙上而已?在每個街頭、每種場合,放眼望去比比皆是。差別只在於有人存在意識深處,而有人表現於言談舉止。在〈謊言〉及〈易容者〉諸篇中也或多或少有這方面的描寫。一方面這已是普遍存在的人之常情,另一方面也可由此窺出作者對此種「人性」的不以為然。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海與毒藥:遠藤周作中短篇小說集/ 遠藤周作 /

《海與毒藥》是遠藤周作的代表作之一,新潮獎和每日新聞獎獲獎作品。小說以真實事件為基礎,講述二戰末期,日本九州島大學利用美軍俘虜做活體解剖的罪惡行為,作者探尋事件的本質,從更深的層次拷問日本人的罪惡意識。

他的作品充斥著信仰的掙扎與情感的矛盾,在閱讀的過程中,常見他以時空旅者之姿,在作品裡不斷躍出,來回穿梭,與種種「過去之我」彼此質疑詰問,企圖為自我作告解,為生命尋找窗口,為情感與原罪作出解釋。如果自剖不只是為了自癒,那麼遠藤周作必定是位勇者,才能對自己如此的殘忍、坦白與犀利,透過對自己的「逼視」,告訴讀者生命的實相。本書輯錄的小說,各有姿態,卻隱隱然指向生之意義的終極課題,是為遠藤周作創作生涯中最經典的中短篇小說集。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蓋普眼中的世界/ 約翰.厄文 /

本書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

村上春樹極度推崇

美國文壇大師約翰.厄文成名作!

★甫出版即受到作家史蒂芬.金、村上春樹以及《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時代週刊》等的高度評價。

★同名電影由羅賓.威廉斯、葛羅.克倫斯主演,並獲得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紐約時報》:「一本出色的小說……作者對人生精微處的細膩觀察與描寫,尤其扣人心弦。透過形式上的千折百回,這本小說是研究女性運動時代的家庭生活,同時還是探討現實如何被想像所扭曲的論文。厄文先生講故事的才情如此卓越不凡,以至於他能以聳人聽聞而且沒有結局的通俗情節劇,忠實完整地重建我們的時代。」

★本書展現了作者豐富、睿智、幽默、一路讀來不能釋手的寫作功力,讓他因此奠定了文壇地位。喜歡看好故事的人,不可不讀。

「孩子叫什麼名字?」

「T.S.蓋普。」

「T.S.是什麼的縮寫?」

「不是縮寫,就叫T.S.。」

與其說父不詳,不如說珍妮.費爾茲要的就只是個孩子。她不需要一個男人來當孩子的父親,更別說是丈夫。因此,出身名門望族的珍妮,放棄了得以嫁入豪門的大學,成為了一名「有損千金身分」的護士;並且,為了得到自己的孩子,珍妮在充滿傷兵的醫院之中,「強暴」了一名腦部受傷的技術士官蓋普——而且一次就成功受孕。

就這樣,T.S.蓋普誕生了。當母親珍妮進入名校史迪林中學擔任駐校護士時,小蓋普也和母親一同前往。在史迪林裡,蓋普遇見了摔角教練的女兒海倫,酷愛讀書的海倫告訴蓋普,她以後一定要嫁給作家——於是,蓋普便矢志寫作。只是沒想到,當蓋普終於成為作家後,珍妮出版的自傳卻讓世人幾乎永遠只記得,「這作家是那個珍妮.費爾茲」的兒子。

珍妮在她那劃時代的前衛自傳出版後,成為了所謂「女性主義代言人」;而T.S.蓋普卻被「女性主義」份子仇視,帶著他身為男性的「淫慾」,在書寫裡表達他對這世界的愛恨,對人生的奇妙領悟……

【名人盛讚】

「就我個人的領會,厄文是位本質上非常單純的作家。但由於太過單純,以至和這個不單純的世界產生了齟齬,反倒令人覺得他的現代性更加明顯。這種獨特感真是不得了!如此的獨特與激進,希望有更多人能夠理解。」——村上春樹

「約翰.厄文的小說令人百讀不厭,情節錯綜複雜,並且是自我影射的。透過形式上的千折百回,這本小說也是研究女性運動時代的家庭生活,同時還是探討現實如何被幻想所扭曲的論文。厄文先生說故事的才情是如此卓越不凡,以至於他能以聳人聽聞且沒有結局的通俗情節劇,忠實完整地重建我們的時代。」——紐約時報編輯年度選書編輯評論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密探/ 康拉德 /

◎首度繁體中文版

◎現代主義先驅康拉德代表作之一

◎BBC多次改編為電視劇集、希區考克改編為電影,曾多次被改編為舞台劇與電影

◎藍燈書屋二十世紀百大英語經典小說

故事發生於一八八六年的倫敦,關於一個秘密探員維洛克的生平。

維洛克平時是個商人,擁有一家銷售情趣用品、避孕藥具和各種小玩意的商店。他和妻子溫妮、岳母以及低能的小舅子史蒂夫一起生活,溫妮如同照顧兒子般地照顧著弟弟。維洛克雖然受雇於外國駐倫敦使館當密探,卻有一群無政府主義者的朋友奧西彭、麥凱里斯和「教授」。他們的小組以《無產階級未來》(The Future of the Proletariat)的縮寫「F. P.」的小冊子形式出版無政府主義文獻。

維洛克應僱主外國駐倫敦使館第一秘書瓦迪米爾的要求,如果要證明自己是個好探員,必須炸毀格林威治天文台。後來格林威治公園果然發生了爆炸案,有一人遇害,於是警方開始調查。原本麥凱里斯被列為嫌疑犯,而助理處長想要找他的線民維洛克來幫忙,但在陰錯陽差之下,督察長錫特根據爆炸現場遺留的大衣找到了維洛克的商店,發現受害人是史蒂夫。維洛克對溫妮承認了爆炸案是他所為,溫妮驚嚇之餘,在痛苦中刺死了維洛克,並逃離現場。

溫妮逃離之後,巧遇奧西彭,乞求他協助,奧西彭協助溫妮並搞出曖昧,不過真正的目的其實是維洛克的銀行存款。他們計畫逃亡,他幫助她乘船去歐洲大陸。然而,溫妮不穩定的情緒加上維洛克被謀殺的公告愈來愈讓奧西彭擔心,於是他丟下了溫妮,帶著維洛克的存款逃逸無蹤。

後來,奧西彭看見一則新聞報導,有個符合溫妮外貌的女人從渡輪上失蹤了,她留下了一枚結婚戒指,溺斃於英吉利海峽中……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黑暗之心/ 康拉德 /

除了呼吸和行進所要的空間外,他真的不需要再從荒野裡得到什麼東西。他的需要是生存,並且冒最大的險,忍受最大限度的苦向前推進。

薄霧的黃昏、寧靜的泰晤士河上,潮水的波盪撩起船長馬羅內心深處的記憶,他開始講述那一段在非洲大陸,所謂蠻荒之境遭遇的故事,他沿著剛果河深入非洲心臟,進入西方社會無法瞭解的黑暗,試圖探究謎樣人物——象牙代理商庫茲的傳奇。

馬羅全神貫注的喃喃獨語,引領讀者身歷其境,感受異境的神祕、陌生的恐懼以及內心潛在蔓延擴散的不安。全書藉由康拉德所選取的逼真紀錄,營造出貪婪、愚蠢、道德穢污的瘋狂狀態,產生驚人的不祥和奇異氣氛,從而召喚人性的深奧及精神的恐怖。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鋼琴師和她的情人/ 珍.康萍 凱特.普林格 /

《鋼琴師和她的情人》不止是小說,也是一部得獎的影片,導演兼原著者珍.康萍創造了一個有力而具原創性的愛情故事,深深地吸引著千萬影迷!

艾達、她九歲的女兒,以及她的鋼琴,在一場婚姻的安排下來到十九世紀的紐西蘭。就在她卸下所有行李之後,她的丈夫史都華特拒絕搬運她的鋼琴而將它留在海灘上。艾達無法忍受和自己心愛的鋼琴分離,她開始和身有刺紋的鄰居班斯進行了一場交易:只要艾達讓他在自己彈奏時做一些事情,艾達便能取回鋼琴,每次一個黑鍵。在自己堅定的意志和企圖之誘惑下,艾達逐漸陷入複雜的愛慾、裸露的激情,以及義無反顧的糾纏當中……

這部小說深受愛蜜莉.狄金遜的詩以及布朗特姊妹們的小說影響,顯得格外地豐富、浪漫。故事裡藏著許多神秘:艾達的沉默、女兒的身世、婚嫁的原因;班斯和史都華特過去的歷史也交織於其中。

《鋼琴師和她的情人》是一部描寫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一個女人浪漫的愛情故事。透過她的沉默,意志的力量被人感受——這意志是如此的強烈而奇異,艾達擔憂著它將引領自己前往何方?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奇幻小小說/ 佚名 /

由慧龍文化有限公司於一九七八年出版之「慧龍書系313」,朱佩蘭譯,收錄四十二個短篇。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天使與昆蟲/ A.S.拜雅特 /

「布克獎得主」A. S. 拜雅特——

英國《泰晤士報》評選:1945年以來最偉大的50位英國作家之一

榮獲英國歷史最悠久的文學獎 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

.繼布克獎暢銷名作《佔有》之後,結合博物學與浪漫派詩歌之小說名作

.1995年改編電影《情色風暴》,第48屆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入圍

.特別收錄「維多利亞時代小說」專家導讀

◆第一部〈尤金妮婭閃蝶〉

身為博物學家的他

以為自己找到了夢寐以求的尤金妮婭閃蝶

美麗耀眼絕世

沒想到那其實是一隻蟻后

在亞馬遜原始森林裡研究螞蟻、蝴蝶等動植物的博物學家威廉,歷經艱難困苦的十年研究生活之後,從南美回到英國,卻在一位富有鄉紳家裡舉辦的舞會上,愛上他的大女兒尤金尼婭。她有如百合、雪花一般純白無瑕,也如同他在亞馬遜叢林裡捕捉到的那隻藍色尤金尼婭閃蝶一般熠熠生輝。她是他的夢想終於成真。為了得到她,威廉決定留在這棟維多利亞大宅裡為主人整理動植物標本。

他相信這裡是他下半生的港灣,沒想到這棟表面上光輝耀眼的大宅裡,藏著一樁見不得光的祕密。這裡是文明社會,生活在其中的人卻無異於昆蟲。人,是大自然的造物,也不可避免受動物的本能支配……

「變形」(Metamorphosis)是這篇故事的主題之一,拜雅特在這裡用隱喻的手法一次施展了好幾次「變形」,有人從蝴蝶變成螞蟻,有人從毛蟲變成蝴蝶,有人從屠夫之子變身王子,而豪廈莊園最後變成了蟻窩……最終,這篇小說也從一部維多利亞時代家庭羅曼史,變身為一部黑暗的哥德風格(Gothic)寓言。

◆第二部〈婚姻天使〉

人一輩子只會有一個「真正的另一半」

不論在人世間如何顛沛流離,兩人終將在天堂結合

成為兩人一體的「婚姻天使」……

為了召喚年輕早逝的戀人亞瑟·哈倫(Arthur Henry Hallam, 1811-1833),英國大詩人丁尼生(Alfred Tennyson, 1809-1892)的妹妹艾蜜莉召開了兩場降靈會,希望召喚亞瑟前來,懇求他原諒自己後來成了別人的妻子。她相信亞瑟·哈倫才是她的靈魂伴侶。雖然她嫁給了傑西上校,他也帶給她世俗的快樂,但她念茲在茲的是在另一個世界的亞瑟……而當亞瑟的亡靈真的降臨了,艾蜜莉不得不當場為自己這一生的感情作出最後判決……

拜雅特在一個通靈故事的框架裡,從女性的視角重新講述了19 世紀桂冠詩人丁尼生的妹妹艾蜜莉與他早逝的摯友亞瑟·哈倫之間的故事。艾蜜莉以未婚妻身份為亞瑟·哈倫守寡九年後,終於接受傑斯上校的求婚,卻得不到任何人的諒解,包括她的哥哥丁尼生,丁尼生甚至在他花費12年為哈倫之死所寫的英詩名作《悼念集》(In Memoriam,1850)裡刻意將艾蜜莉的存在隱略不提。

艾蜜莉是怎麼面對這一切的?她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什麼代價?愛情的美好回憶,現實裡不盡然滿意的夫妻生活,究竟孰輕孰重?

在這個中篇小說裡,拜雅特寫下艾蜜莉對於社會期待她所扮演的角色如何作出抗拒,以及由此而生的內心痛苦和自我質疑,卻也在這當中展開對自身情感、現世生活的不斷思辯。

這就是拜雅特

《天使與昆蟲》的情節如同一部懸疑偵探小說,同時具有高度文學性。這是一部融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流行的進化論、社會風俗與洶湧思潮、生物學、宗教理念與神話等內容的文本,結合近乎貪婪的智性好奇心與古怪的想像力,也充滿對那些浪漫主義詩人的憐愛。拜雅特迷戀語言,其語言卻從不感情用事,以哲學家一般的冷靜推演自己的理念,用最理智的風格表達最有情的事物。這就是拜雅特。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迷情書蹤/ A.S.拜雅特 /

1990年布克獎得獎作品,電影《無可救藥愛上你》原著。

再現維多利亞時代愛情風格,《泰晤士報》推選為九零年代最令人難忘的傑作。

一部以小說書寫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文學史的經典巨作。

小說巧妙地將作家傳記置入偵探推理的敘事中,故事始自研究助理羅蘭,他協助文學教授茉德.貝莉,研究維多利亞時代的兩名詩人藍道弗.艾許及勒摩特開始,這兩位詩人之間不尋常的通信成了茉德.貝力與羅蘭.米契爾致力探索的懸案,隨著研究的深入,茉德和羅蘭也衍生出糾纏不清的情感和權力關係。

拜雅特成功地揉合了學術計謀、文學歷史以及男女浪漫情愛,細膩地再現維多利亞時代手法,誠為大師之作。

本書于冬梅翻譯第一至十七章,宋瑛堂翻譯第十八至二十八章、後記。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趕象人/ 葛林.克洛斯 /

《趕象人》(The Great Elephant Chase)獲頒一九九二年英國惠布萊特(Whitbread)小說獎

一個渴望被肯定的孤兒,一隻突然闖入的大象,一場騙局,一段冒險。

人性、利益、友情、親情的交雜,帶著希望往正確的路前進。

泰德,一個自幼失去雙親的孤兒,某日,在他的小鎮上突然來了一隻大象,真正的大象。這景象引起小鎮居民的好奇與圍觀,一陣混亂中,大象忽地用牠的長鼻捲起人群中一個跛腳的小女孩,小女孩昏了過去,好不容易大象將小女孩輕輕放下,牽象人在女孩身上灑上某種藥水,女孩清醒了,腳也跟著不跛了……是大象?還是那藥?還是那個牽象人?

泰德目睹了這一切,陰錯陽差間,他上了載著大象的火車。在過了十五年被指責、被當成箭靶的日子,泰德無聲無息地離開了小鎮馬克爾,沒有任何人知道,除了一隻大象……

泰德成了照顧大象的好手,一份辛苦又沒有報酬的工作,他知道自己隨時可以逃走,但他沒有,因為這是他十五年來頭一次得到肯定,大家都肯定他把大象照顧得真好!然而,泰德發現了一樁天大的陰謀和騙局,他下定決心要保護大象,帶著牠逃離手段冷漠、眼光如鋼鐵般銳利的漢尼寶.傑克森先生。但是,怎樣才藏得住大象呢?尤其是一隻有主見的大象。泰德走遍整個美國,用盡各種方法,不顧一切,不讓傑克森先生捷足先登。這場追逐要到何時才會結束?最終大象又身歸何處?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烏鴉/ Charles Dickinson /

「一本幻惑人心的小說,充滿神秘氣息的人物性格……Dickinson之筆飽含機智、趣味與迷人的詩意。」——芝加哥論壇報

「強而有力的新奇創作!Dickinson是美國小說界的天才!」——柯克斯評論報

「一本關於人心奧祕的小說……Charles Dickinson贏得眾人的肯定與讚賞。」——紐約新聞日報

遺忘和周而復始的宿命輪迴是人性的兩個主題,作者藉由烏鴉寓言一樁離奇失蹤案的聯結,描繪出人類的擅於遺忘及人在情愛關係中的糾結與疏離的弔詭。在謎樣的、陰濕的氣氛中,述說著人心與愛情的陰鬱、神祕的主題,於此,我們看得見人與宿命共舞的軌跡及生命的啟示。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橡子姊妹/ 吉本芭娜娜 /

「想寫封mail,但不想寫給認識的人時,可以寫給橡子姊妹。」

一場意外奪走雙親的同時,也帶走了兩姊妹的笑容。姊妹輾轉住到孤僻的叔公家,在叔公過世後,秉持著想要讓人不必再隱藏寂寞的理念,經營起一個網站。

姊姊的名字是Donko,妹妹的名字是Guriko,兩人的名字合起來就是「橡子」(DonGuri)的意思。相差兩歲的姊妹,取了一組名字,像雙胞胎一樣。爸爸說,這樣就不用孤伶伶地活著。

不久,陸續收到陌生人的來信。由在女性雜誌擔任撰稿的姊姊負責回信,妹妹則利用直覺,出點靈感,並檢查是否有漏回的信件。橡子姊妹以不是遊戲的態度,堅持下去。

姊妹藉著這樣一個網站把自己從別人那裡獲得的收穫,也傳達給其他人。一本充滿故事,讓人會想要細細品味的療癒系小說,來自吉本芭娜娜。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1...3456...31
跳轉到: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