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是猶太教與基督教最重要的經典,並被亞伯拉罕諸教認信為神聖經典。猶太教的聖經只有《塔納赫》,基督教稱為《舊約》;基督教的聖經則有《舊約》以及承接的《新約》兩部。其由多部由古希伯來語、亞拉姆語、通用希臘語寫成的書卷匯為選集而成,並被翻譯為多種語言的譯本通行於世。
基督教各宗派的《新約》卷數相同,均為27卷;《舊約》卷數的認定則不一致,其中的大部分被通認而納為正典,少部分視宗派的認定與否歸類為次經或經外書。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亦稱《壇經》、《六祖壇經》、《六祖法寶記》,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是佛教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的一部經典。
《六祖壇經》記載惠能一生得法傳法的事跡及啟導門徒的言教,內容豐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禪宗思想淵源的重要依據。最早六祖惠能大師應邀至大梵寺開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法海將此事記錄題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一卷》。《六祖壇經》可分三部份,第一部份即是在大梵寺開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第二部分,回曹溪山後,傳授「無相戒」,故法海於書名補上「兼授無相戒」。這時《壇經》開始外傳。第三部分,是六祖與弟子之間的問答。
現有明清諸藏本、房山石經本及元代僧人宗寶在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校讎三種《壇經》異本,而成為宗寶本《壇經》,即後來的明藏本,流行七百多年,故又稱流通本。其中心主張是佛性本有、見性成佛,「以定慧為本」,「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指出「法即一種,見有遲疾」,「法無頓漸,人有利鈍」。佛性本有思想與《涅槃經》「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說一脈相承。《壇經》認為「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又說:「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壇經》同時還論述了什麼是功德,說:「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下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又說:「功德需自性內求,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
本書一共收錄了《佛說阿彌陀經》(鳩摩羅什譯)、《八大人覺經》(安世高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般剌密帝譯)、《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鳩摩羅什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彊良耶舍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鳩摩羅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三藏般若譯)、《佛說四十二章經》(摩騰、竺法蘭共譯)、《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三藏法師玄奘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三藏法師玄奘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佛陀多羅譯)共十一部經書。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簡稱圓覺經,大乘佛教經典,相傳在初唐時,由佛陀多羅在洛陽白馬寺譯出。此經歷來受到天台宗、華嚴宗及禪宗的高度推崇,在漢傳佛教中有重要地位,根據其內容思想,佛教學者將其歸類為如來藏學派的作品。
但因為其譯出過程不詳,又無梵文本傳世,現代佛教研究學者懷疑此經可能是在中國寫成,非由印度傳入。
全經一般分作序、正、流通三分。共有十二章,主要內容是釋迦牟尼佛回答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凈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和賢善首菩薩就有關修行菩薩道所提出的問題,以長行和偈頌形式宣說如來圓覺的妙理和方法。此經在《開元釋教錄》中被列於大乘「修多羅藏」,後收入華嚴部。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經》,玄奘三藏譯為《說無垢稱經》。現存三譯,以鳩摩羅什三藏所傳之本,流通最廣。
本經基於般若空義闡揚大乘菩薩道,全經以在家居士維摩詰為中心人物,透過與文殊師利等人物共論佛法來宣揚大乘佛理,特別集中在不二法門上,梵文本提到的其中一個經題,就稱作《消除種種兩重對立》。
「維摩詰」為鳩摩羅什的音譯詞,而後玄奘意譯為「無垢稱」。維摩是清淨、無垢,詰是名聲、名望,合起來就是「淨名」、「無垢稱」。
四念處又稱為四念住,在《雜阿含經》及《中阿含經》中都有詳細地記載說明,也是比較早期接近佛陀所說修行方法的本質,內容涵蓋三十七道品、止觀、七覺支,所以四念處就成為一種十分完備的修行方法,也是修行法門的核心。
四念處簡介內容分為:對修習四念處的利益,四念處是調伏欲貪的正觀禪法,培養正念是修三十七道品的重點,正念、正知、專注之間的關係,如實知法、義、法次法及四念處次第的介紹。內容雖然不是說全部完整,但對一位真正想要修四念處者,可從簡介中獲得一些修四念處的知見,希望清淨正直者能藉著四念處的實踐,親自體驗到正法律,完成自證佛陀的大智慧,也能促使正法律能在台灣流傳。
《乾隆大藏經》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第0316部、唐西天竺沙門伽梵達摩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菩提道次第廣論(藏語:ལམ་རིམ་ཆེན་མོ།,威利轉寫:lam rim chen mo),十五世紀藏傳佛教格魯派宗喀巴的宗教著作。大多以《廣論》作為簡稱。 以印地阿底峽所著《菩提道燈論》之道次第為框架,整理顯教經論成24卷之巨著。而金剛乘教法的整理則寫為《密宗道次第廣論》。
漢譯版由漢藏教理院法尊法師在1931年譯出。
《廣論》是總攝佛經三藏十二部要義,依「道前基礎」和「三士道」次第由淺入深編寫而成的重要論典。其主要內容,簡略介紹於下。
「道前基礎」最重要的是「敬」和「信」。經由聽聞軌理、說法軌理、完結軌理等,它使得性情孟浪的人,生出恭敬的心;自我中心的人,注意到別人的優點;麻木遲鈍的人,產生感恩的心;個性孤獨的人,走入群眾;害羞木訥的人,開口分享他們的內心;生活規律不良的人,調整自己的腳步;思想喜好多有束縛的人,看到開擴無限生命的存在。這些都有可能令人產生人生第一次巨大的改變和感動。
「下士道」是希望「此生與來生的串習能有比較好的條件、可以繼續努力」修行的學人所應修習的事項。「下士道」要深信因果,七支供養等行持累積資糧,四力懺悔淨治罪障,以備學習正法之資糧。
「中士道」是希望「斷除煩惱障,不隨煩惱墮」,而希求解脫生死輪迴的學人,應修習的項目與次第。「中士道」要趁著暇滿人身,觀修四聖諦十二因緣,由戒定慧解脫生死輪迴,成就聲聞聖果,但宗喀巴大師執持大乘宗,因此未在中士道詳說止觀。
「上士道」是可以成為菩薩,承擔如來事業之學人的修習內容與次第。「上士道」的修習為正式的大乘種性學修。必須因為大悲心而生出大菩提心和四無量心,並且啟動六度四攝的修行。但欲成就十地功德,菩薩須菩提心及空性雙運,觀修空性則需止觀雙運,是六度之中後二度:靜慮波羅密多、般若波羅密多,即「奢摩他」、「毗缽舍那」,譯為「寂止」、「勝觀」,二者別修後雙運,方能完成甚深空性的觀修。為了幫助領悟「止觀」的正確意義,「戒」就非常重要。「無我」、「出離」,最後還要和善知識「無二無別」,才有可能成為菩薩,乃至成佛,承擔如來事業。
道前因為尊敬和相信,而生出希求來世之心,進入下士道。因為懺悔、皈依三寶和勝解空義、靜息不善、修菩提心等四力淨修,而生出遠離生死輪迴之心,進入中士道。因為修習戒定慧三學,而生出今生悟道,即身成佛的大發心,進入上士道。最後,在上士道中,跨時空以一「定」,覆天地於一「無」,成就「止觀」之果。這就是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令道次第「動態」銜接的有效構想和意圖。
「菩提道次第論」(Byan-chub lam-gyi rimpa),藏傳佛教格魯派重要論書之一, 是宗喀巴大師根據「菩提道燈論」(Byan-chub lam-gyisgron-ma) 和阿底峽尊者 (Atisa) 的三傳弟子霞惹瓦的略注,加以發揮補充而成,為宗大師學說的精要所在。
本論共分「廣論」與「略論」兩種 ,鑑於菩提道次第廣論內容豐富精深,不適合初入門者,而撮取其精要,另作論書,以作為《廣論》入門之用。
漢譯由大勇法師翻譯的五卷,及法尊法師補譯止觀章,合前五卷發行出版。
法華經、楞嚴經與華嚴經並稱經中之王。不入法華,不知佛恩之浩瀚。法華經共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是說一乘之因,後十四品是說一乘之果;也可說前十四品是開權顯實,後十四品是開近顯遠,都是說最上乘法。
這部妙法蓮華經淺釋,是由宣化上人在美國萬佛聖城講演,以最淺顯的方式,解釋經中的每一字句,非常適合初中學人藉由此經淺釋,一窺法華經成佛之殿堂。
《妙法蓮華經》(梵文:सद्धर्मपुण्डरीकसूत्र Sad-dharma Puṇḍárīka Sūtra),簡稱《法華經》。梵語Sad-dharma,意為「妙法」、「正法」。Puṇḍárīka 意譯為「白蓮花」,以蓮花(蓮華)從淤泥出而不沾染淤泥,比喻佛法的潔白、清淨。Sūtra 意為「經」,故此經之全名為《妙法蓮華經》。
按天台宗的觀點,《妙法蓮華經》為一乘圓教,表達了佛陀開權顯實(三乘方便、一乘真實,跡佛伽耶始成、本佛久遠實成)、諸法實相(十如是)的教法,究竟圓滿,無上微妙,在天台五味教中,屬最上醍醐。全經總共二十八品,前十四品說一乘之因,後十四品說一乘之果。大乘佛教以《法華經》為佛陀晚年之教法,旨在顯示「眾生皆可成佛」之一乘了義。
《法華經》是《法華三經》之一,其餘兩部經為《無量義經》與《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亦是《護國三經》之一,其餘兩部經為《金光明王經》與《仁王經》。
本經為鳩摩羅什的譯本,七卷二十八品,六萬九千餘字,收錄於《大正藏》第9冊,經號262。鳩摩羅什譯本原先沒有〈提婆達多品〉以及〈普門品〉的重頌,是另行譯出之後,後人再附入其中。
本書為聖一法師弟子衍輪根據聖一法師的講演輯錄而成。
在中國文化中,《金剛經》是影響非常大的一部佛經。千余年來,不曉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剛經》,念誦《金剛經》,因《金剛經》而得到感應,因《金剛經》而悟道成道。
《金剛經》在學術的分類上,歸入般若部,昕以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什麼叫般若呢?致上說,大智慧就叫做般若。所謂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夠了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人聖的這個智慧。這不是普通的聰明,這是屬於道體上根本的智慧。所謂根本的智慧,就是超越一般聰明與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兩方面整個投入求證到的智慧。
《金剛經》為大乘佛教重要經典,被視為六百卷大般若經之精華,在漢地流傳廣泛。此經自譯出后,凡解經註疏者不下百數,其中不乏慧解獨特、闡發精到這。迨民國大善知識江味農居士本講義出,教內各宗派,則無不嘖嘖讚歎,咸推上乘。講義深器般若精神,廣援諸大乘要典,釋經申義,見解卓爾。如以此經為至圓至頓教,儼然有別於歷史上天台、賢首諸宗的教判。高屋建瓴,進而對禪宗、凈土的點評,也無不切中肯綮,要言不繁。至於就經中字句的解讀、點斷的處理等,在在可見出其身後的功力與靈動的心智。更難得的是,作者有解有修,觀照的妙用與義理的發揚雙管齊下,在整個講解的過程中無所保留地和盤托出,使人時時處處有受益匪淺之感。誠如民國另一位大居士夏古農所謂,展斯卷,「不啻讀余經十百部邊」。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般若系的重要經典,屢經重譯,歷代註疏研習者無數。在佛教史上,該經可謂流傳範圍最廣、傳誦時間最長的經典之一,而且對佛教中國化的進程乃至中國傳統文化都具有重大影響。
驤陸居士主講于印心精舍已五年,以梁注三十二分有未盡焉,乃參無著大士意,重判之為二十分,附以小分,名曰分段貫釋。上述其分段之義,下注以貫釋之理,使讀者瞭然于全經之旨:何者為經中主要綱領?何者為初修人降心法要?又何者為初地證道發大身時之意境?以及最後為已證得者,如何決定?分分開示,段段詳釋,尤恐學人之不易醒目也。復冠之以總說,附之以簡表,更提經內文句以啟其參,末附釋字一門以便初學,而補他書之所不及,是總說焉,分義焉,註釋焉,參句焉,列表焉,以及釋字焉,綜為六門。是一經而反覆六次講解矣,后再接解心經,亦分段釋義,計分為七分,兩經匯釋,文約義深,都為八萬余言,所以嘉惠後學者至矣。
中印度惹爛馱囉國密林寺
三藏賜紫沙門臣天息災奉制譯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屬方等部經典。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冊。全四卷。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敘說觀自在菩薩之威力化現及六字大明陀羅尼「嗡嘛尼叭咪吽」之功德。
《阿彌陀經》或稱《小無量壽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大乘佛教經典之一,為中國淨土宗所尊崇,被列為淨土三經之一。此經是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的祇園精舍所宣説的,是少數非由佛陀弟子提問,而不問自說的經典。
本書是明末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蕅益智旭對《阿彌陀經》的解讀。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